集合各式民俗活動中所使用之器物,表現臺南工藝的豐沛與價值

2018/8/28  
  
本站分類:藝文

集合各式民俗活動中所使用之器物,表現臺南工藝的豐沛與價值

《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圖錄》詳實呈現臺南市民俗工藝特展中的展品,集合各式民俗活動中所使用之器物,表現臺南工藝的豐沛與價值。

立即訂購《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圖錄》

 

 

|書序|

 

市長序

擊節歎賞  鑑往知來

        臺南是一座文化古城,每一處街頭巷尾,每一處轉彎拐角,都擁有時光所沉澱的記號,擁有生活所呈現的智慧。透過歲月的洗禮,臺南特有的人文地景與歷史演變造就了豐富且多元的民間信仰文化,隨著春秋遞嬗,森羅萬象的民俗活動,成爲人民生活的調劑與慰藉,也成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的黏著劑。

        民俗工藝是信仰、社會、人民的文化形象載體,其本質立基於各別地域環境中,族群爲適應土地、凝聚共識累積產生並約定成俗的傳統知識及實踐。而民俗文化生態中,工藝品可分爲生命禮俗工藝、歲時節慶工藝、廟會祭典工藝、寺廟裝飾工藝、信仰俗工藝等,而本次展覽除展現漢人文化民俗外,亦介紹臺南西拉雅族十字繡、受日治時期影響的日式竹藤編藝品等,皆展現臺南深厚文化底蘊及歷史脈絡。

        本次「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中,呈現出時光與智慧、實用與象徵性的產物,匯集了臺南傳統民俗中所使用到的物品,並依其材質分爲「紙質」、「木質」、「金屬」、「竹編」、「複合媒材」,這些工藝品與民間信仰、祭典儀式、生命禮俗密不可分,觀展民眾可從中窺探其功能及價值,瞭解其所代表的意涵,並透過展覽感受傳統禮俗的珍貴、臺南工藝的豐富與生命力。

        藉《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圖錄》之出版,感謝所有襄助本次展覽之廟宇及工藝巨擘保存維護文化內涵、薪火相傳工藝技術,使臺南多元豐沛的文化資產得以永續發展。

臺南市代理市長  李孟諺

 

 

局長序

精工藝匠  歷久彌新

        臺南是臺灣歷史的首府,也是臺灣傳統藝術的重鎮,城市中的建築、人文、民俗等都顯現出文化藝術的厚度,爲與社會大眾分享臺南文化內涵,本局文資處2017年籌劃舉辦「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展示本市民俗及工藝類文化資產精髓。

        民俗工藝的產生源自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求,其中累積了先人的智慧與巧思,表現出人民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且受到風土民情、歷史傳統、信仰習俗而展現各地區的特色;民俗工藝的價值也體現在滿足人民在情感、道德、審美、認知等各種方面的需求。

        臺南市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人才鼎盛、成就傑出,許多工藝都爲家族傳承,部分則屬藝師在因緣際會下跟隨前輩學習,在自身天份與後天的努力中逐漸純熟技藝。他們長期默默耕耘,個性猶如臺南的城市特色,溫潤而質樸,所呈現之作品栩栩如生,富涵生命力。

        如何將這些卓越的有形、無形資產繼續保存、傳承下去,本局文資處任重道遠、戮力行之。謹以本書的出版,作爲對參與展出之單位及工藝名匠表達最深的敬意與謝意。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葉澤山

 

  

處長序

輝光日新  繼往開來

        臺南市爲臺灣文化重鎮,文化資源豐富,自縣市合併以來,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針對轄內文化資產,於100年「大臺南文化資產特展」、102年「東迎佛祖、西進刈香」國定重要民俗特展及104年「心藝-臺南市傳統工藝大展」等展覽中呈現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頗受好評。

        本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爲落實文化資產保存法所規定「建立無形文化資產之調查、採集、研究、傳承、推廣及活化之完整個案資料」之職責,響應國際潮流,本諸關懷在地文化資產及教育傳承工作,106年結合「民俗」及「傳統工藝」,透過詮釋「民俗活動中的物件」,讓民眾認識臺南民俗活動中相關的工藝類別與功能用途,呈現豐富的多元文化。

        本次除了以特展活動呈現臺南傳統工藝之精華外,更讓民眾瞭解傳統工藝如何藉由信仰、民俗、生活等途徑,深入吾人日常環境之中,因爲傳統工藝乃根植於文化歷史脈絡中生生不息,會在不同時代以各種樣貌體現。

        感謝各位藝師、收藏家及文化工作者爲傳統工藝的投入與貢獻,使2017年「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成果斐然,也獲得許多參觀民眾的迴響,更激勵我們未來在傳統工藝的推動工作上更當戮力以赴,持續爲臺南文化資產盡心盡力。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     林喬彬

 

|內容試閱|

 
 
 
 
 
 
 
 

本篇圖文轉載自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品--新書推薦--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圖錄

返回國家網路書店>>

 
 
今日人氣:4  累計人次:43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