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搜尋結果 共 17 筆
政經國際 2018/11/02
反核?擁核?核能問題不應該是立場之爭 ,而應該是建立在科學事實的論證。讓我們聽聽不同的聲音..... ...
政經國際 2017/08/08
要不要核能電廠?要不要燃煤火力電廠?再生能源的未來是否就是一條康莊大道?本書由台灣電力結構的基本面開始帶你理解這些看似無關,實則環環相扣的各項因素是如何互相作用。 ...
作家面對面 2016/08/17
海平面上昇7公尺是極為嚴重的誤導,依聯合國報告,在最惡劣的情況下,百年後海水可能上昇0.63公尺。高爾及本次奧運影片將此數字誇大十倍,誤導極為嚴重。...
作家面對面 2016/07/20
針對能源的新聞報導中經常有數字及單位的錯誤,使讀者因而懷疑報導的可信度,實為不值,媒體記者實宜加強警覺。...
作家面對面 2016/07/06
但各地爭食機場建設大餅的後遺症是日本政府沒有經費擴建真正的大國際機場;東京成田機場。成田機場飛機起降繁忙,早就需要加建跑道,但因經費不足,一再延遲,其後果是無法增加國際航班。...
作家面對面 2016/06/15
能源書籍汗牛充棟,但當個人讀到本書時真是眼睛一亮,知道遇到真正大師了。...
作家面對面 2016/06/07
6/1下午1:44用電尖峰時,綠能發電349.3萬瓩,超過核電的345.8萬瓩,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陳秉亨稱這是「歷史的一刻」。代表綠能前途無量,2025年綠能發電佔比20%取代核電不成問題。...
作家面對面 2016/05/25
綠能分為兩類:一類是可穩定提供電力的綠能,如水力、地熱、生質能(在台灣主要為廢棄物發電)。很不幸,以上三者在台灣未來發展都很有限。...
作家面對面 2016/03/23
在福島核災後,全球使用核電的31個國家中,有三個明訂了廢核時程:德國、比利時及瑞士。比利時核電佔比52%,雖說廢核,但很有彈性,授權政府在一定條件下可提出政策調整建議,經內閣會議後調整。...
作家面對面 2016/03/16
台灣廢核不可行的最大壓力不是發電成本或是能源供應安全,因為此兩者都只是國內考量。台灣廢核不可行的最終壓力將來自國際上的環保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