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為什麼理當天真活潑的孩子會用黑色筆來畫畫?──看懂孩子心裡的祕密,專訪黃俊芳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用黑色的色筆來著色?
為什麼孩子畫出高高的圍牆與黑壓壓的馬路?
《看懂孩子在想什麼!──100幅兒童繪畫的心理祕密》作者黃俊芳老師認為:當孩子還不會完整表達,其實只要透過具體簡單的步驟方法,看懂3~12歲孩子的繪圖,就能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幫助孩子成長!或許,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小孩成長更健全,讓他的人生更完整,遠大一點講能避免社會悲劇的發生。
從事幼教全然是意外
黃俊芳老師老師從事幼教三十多年,除了曾經營幼稚園,還曾在各大學幼保科任教,目前還在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兼任講師、中州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育達高中幼保科兼任老師、丫丫劇團團長──資歷可謂十分完整,但他卻說,走進幼教純粹是意外。
原來台藝大舞蹈科畢業後,老師去學校附近的幼稚園應徵娃娃車司機,當時園長覺得這樣的人才當司機太浪費了,於是改請老師教跳舞,而正好台藝大同學有成立兒童劇場的夢想,他們遂一起圓夢成立「ㄚㄚ劇團」,演戲給孩子看。2000-2007又踏入經營幼稚園的領域。但其實他根本非幼教科系出身,純粹誤打誤撞阿!
不過老師也表示成立劇團不容易,如果沒有正職工作、加上政府補助,其實不容易支撐下去。
每一幅畫都反射了小孩的內心世界
兒童由於接觸的生活有限,表現在繪畫中的物件,大體不脫每天接觸的父母、手足、親戚、老師、寵物、玩具等等,而且孩子會把自己與每個物件劃一條界線,而那個界線就是以「家」作區隔。
一般而言,孩子的畫作裡,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是獨立的「物件」。但 也有很多孩子在作畫的過程中,「物件」跟「物件」是有連貫性的,就像在說一個故事一樣。故若能在過程中記錄其的順序,就很容易了解整個故事脈絡,輕易地探索出他的想像力與邏輯思考方式。
譬如《看懂孩子在想什麼!──100幅兒童繪畫的心理祕密》書中P95的例子:
小孩先畫魚在目前區。通常先畫的角色代表自己,牠在海中快樂地游著。第二,接 著來了一艘船帶著釣魚竿想釣牠。第三,他又畫了一塊岩石保護魚。第四,釣鉤在等待。第五有一匹馬在旁觀看著。這是很有想像力的作品,不像大部分的人只是把他心裡想的畫出來,他描述的是一個故事。可知這個孩子有藝術家的天份,他擁有天馬行空的創作力。但這幅畫的魚是處在危險的環境之中,代表他的生活中可能家長曾告誡他「不可以給陌生人抱抱」之類的警告,所以他內心裡有危機意識。
此外他的順序中,魚與船是對立的,釣魚竿與岩石也是對立的,岩石與魚鈎還是對立的,海與路地的馬還是對立的。可知他的邏輯思考中有「一物剋一物」的概念。 建立一個東西卻又立即推翻它,反覆進行,代表這個孩子腦筋想得很細,是個動腦筋的人才──而這個跟父母又有絕對關係。
黃俊芳老師也表示,其實他的研究主要是為了解孩子的邏輯。給孩子一個觀念,甚麼都可以犧牲,就是自己不能犧牲。
國外流行的「沙箱治療」也能分析心理
「沙箱治療」需要很大的沙箱,裡頭裝盛著沙,且有老師在旁邊引導,被分析者需先放鬆、眼睛閉起來,想像人在沙灘上,很柔軟的沙,再來去擺設物件。箱子還必須用藍色,跟海邊天空畫的一樣, 讓人進入那個情境,把心目中東西呈現出來。由於人對沙容易有特殊的情感,特別是感官上的「觸感」,這也能引導被分析者放鬆。
但受限於場地、準備器材比較多,黃俊芳老師認為倒不如用畫畫取代。而且每個小朋友都會畫畫,所以每幅畫都是有意義的。每幅畫都是有故事。
潛意識永遠騙不了人
人長大後,由於面對的環境越趨複雜,心思也會較為細膩、多層,也能有意識隱藏真正的心裡狀態,那麼還適合作分析嗎?
黃俊芳老師覺得當然可以。由於每一幅畫,都由顏色、順序以及很多東西組合出來──用什麼顏色、為何畫在那邊而不是畫在那邊,這個很難欺騙自己的潛意識。但為了增加準確度,老師通常會請被分析者準備兩幅畫:一個是塗滿、一個是自由畫,只要自己不確定是哪一個傾向,通常第二張畫可以作為佐證。
哇!聽起來真的很神奇,先前老師在金石堂板橋店(14:00~15:30)、金石堂中和環球店(16:00~17:30)的新書發表會,現場立刻分析小孩的內心世界,引起不小回響。對活動有興趣的人,歡迎填寫報名表,日後黃俊芳老師舉辦活動,將第一時間通知您,報名頁面請點
作者黃俊芳和編輯千惠開心合影
衍伸閱讀
孩子用大量紅色塗鴉就是有暴力傾向?8個色相分析教你看懂孩子在想什麼
秀威兒少親子相關的專區
兒童文學:追尋心中永遠的小王子
對這篇文章有興趣的人也會喜歡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1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