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出版風向球
免費電子書能否替出版社創造更多的利益?
2016/2/16 下午 02:30 資料來源:臺灣電子書協會秘書長 黃榮華
圖片來源/Kenming Wang
台灣電子書發展這幾年來積極尋求市場銷售的突破,但從2009年以來到2105年為止,已經發展五年了,整體電子書產值依然跟歐美佔出版產值的百分之四十不能相比,我們再往亞洲市場看,日韓都超越了百分之十的出版市佔的門檻,就連鄰近的中國大陸也都有百分之七的份額,而台灣呢?卻迄今仍無法超越百分之三的門檻。台灣是出版大國,照理說電子書的發展應該要比這些國家地區更快才對,但事實卻與想像相反。檢討當中原因,業界很多朋友就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實驗性觀點,例如:書籍的電子版初期應該在免費提供,以促進消費者的使用意願,這論調會有一個重要的難題,就是出版業本身並不是公益事業,而是一個特殊的文化性產業,跟目前的私校教育市場狀況類似,但與教育不同的是;基本上出版是營利事業,私校教育法規定學校是不能營利的,台灣公部門並沒有對出版業在經費上給予補助與協助,只要出版品不違反相關法律的話就可以出版,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出版環境來說,台灣出版不受公權力太大的規範,但是台灣的出版業也沒受到公部門太多的關懷與資金協助,所以電子書的免費發行,誰來買單?說穿了資金就是最大的問題。
台灣電子書若要免費就會遇上以下的問題:
1 在出版產業鏈內,每本書的權利來源不是只有作者
每一本書的產生,包含作者的努力認真寫稿,編輯與作者溝通及校對的流程,還有出版公司付出費用請排版單位製作成完整的版面,並設計出漂亮的封面,在現行的著作權法規範下,有權利的單位至少就有出版社及作者,任誰都不能單方面決定電子書是否可以免費。是由出版社提出可行的方案說服作者免費提供電子書,共同創造更大的其他利益,才有可能讓作者買單,但問題又來了,目前台灣的電子書平台不是每一個公司都接受免費電子書上架的建議,而且每個平台的數位格式不盡相同,因此這中間有太多的問題及技術障礙,實在說,電子書免費的策略,對後續紙本書的銷售是否有幫助?這才是出版社列入考量的最重要因素。
2 未經出版過的原創作品機會最大
一般在台灣,民眾要出版一本書的難度並不高,而很多經濟稍佳的作者會透過POD的方式自費出版自己的出版品,通常這些出版品的出版都有其目的性。有些作者是希望成名或單純留一個紀念,滿足個人出書的欲望。但未經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電子書,通常其免費的目的,是希望他的作品能大量被傳閱或轉載,除了成名之外,很大一部分作者希望透過大量曝光,後面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每個免費電子書的出版者很大一部分都想成為下一個九把刀。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名利雙收。就像大陸很多的原創作者就是看到郭敬明或韓寒的成功案例,也希望透過出版的宣傳,累積粉絲,累積知名度,接下來名利雙收,而出版是一個多元的文化創作,不是只有小說才是暢銷書,很多勵志理財的書銷售也是非常好,小說只是其中之一,況且大陸動不動就有銷售好幾百萬部的原創作品產生,但數百萬的作者,提供多少的免費電子書在網路上流竄?成功的可能如過江之鯽,屈指可數。
3 臉書或社群的內容,某種意義來說其實就代表免費電子書出版
就以目前的免費內容來說最大來源應該就是屬於臉書社團或粉絲頁的內容,或是google社群的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也是廣義的出版品。當大量免費內容在社群網站流通時,作者或許可以賺到名聲,但若後續沒有配套商業模式,也很容易被一些未被證實或嚴謹加工的內容所誤導,所謂的商業模式包含作者後續的經營;如演講、出書,或者拍成電視電影等。但現實情況都是經營社群網路的公司獲利,作者充其量不過是賺到知名度。若內容無法達到網友共鳴,甚至還可能招致反效果。
其實電子書免費提供給讀者使用並不是新的議題,數年前就曾經有教授提出教科書應該要免費上網供學生下載,以減輕學生負擔,台灣的教育部也嘗試用政策手段,建議老師在學期開始前將講義上傳到網站,供學生免費下載使用,所造成的結果是學生不再想買書,老師提供的是簡約不完整的作品,卻使得相關出版社業績大幅衰退,對於學術出版就越來越不敢投入,間接造成整個學術出版產業的崩壞。
有鑒於以往微軟對大量盜版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待用戶習慣之後再開始收費的成功策略,有人因此倡議免費電子書初期實有其必要性。但我認為,電子書免費的情況還能獲利,應該是內容具連載性的出版物,而非所有類型的書都會成功,目前大陸很多的原創出版的操作思維也是如此,他們用類似連續劇的模式,前幾章完全免費供讀者閱讀,到讀者習慣了之後開始看多少收費多少,就可以獲得內容財。
已經正式出版品的書,即使做成電子書免費傳播,以目前的實驗來看也是不太有獲利的可能性,曾經有網友做了一個實驗,將他的作品免費在臺灣電子書平台供下載閱讀,結果半年成交了三百多次,但是同一本書上架到google,售價新台幣59元,竟然半年成交不到五次,即便以目前的總使用人數來說,google的客戶群要比台灣各電子書平台大的多了,這證明電子書免費雖然可以達到成功推廣的目的,但為此目的可能會犧牲掉一整個產業,就像文化大學教授魏裕昌曾倡導的,若真的電子書要完全免費,政府的角色須介入,不然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未經數位出版加工的免費內容,跟實際上架的出版品比較之下,它的品質顯然比較差,雖然在這些未經數位加工的內容也有好作品,但畢竟是少數,因此政府的角色就是引導某些好的電子書免費傳播,在免費電子書能否創造更多的利益上,作者及出版社也必須思考清楚策略,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專欄作家】
黃榮華
臺灣電子書協會秘書長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博士班
2016台北國際書展只要來秀威攤位出示下方折價券,就能享有購書優惠唷!請在結帳時將本網頁秀給服務人員,也可以下載到手機裡備用喔:)
今日人氣:3 累計人次:10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