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在筆耕世界中揮灑柔情武俠大夢──《荊都夢》作者綠水專訪
2016/2/25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提到武俠小說,一般人多半會想到金庸、古龍這些武林泰斗,然而金庸封筆,古龍逝世,讓許多武俠迷不免感嘆:武俠盛世似乎已成過往雲煙。所幸近年來投入創作的新秀輩出,讓武俠迷一解書荒,除了有「女版金庸」之稱的鄭丰穩定出版,溫世仁武俠大賞多年來也培育了不少新銳,其中第十屆溫武賽事最大獎作品《荊都夢》,其作者綠水恰好也是位女性。
目前擔任補教國語文老師的綠水,其實心中一直懷抱著武俠夢。「武俠是華人圈淵源流長且根深柢固的文化,除了能一窺風土地貌與武學想像,更能夠讓我們洞見華人思維裡的幽微心理、細緻人情。」
不過綠水卻遺憾當今學子幾乎不碰武俠小說,她說:「現在的學生不是被沉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就是低頭沉迷於手遊世界,剩下的少數學生難得有閱讀興趣,卻多半挑選國外翻譯作品或是輕小說,要碰上願意閱讀武俠的學生,真可算得上是鳳毛麟角。」然而她認為武俠小說若寫得好,不但娛樂性不在任何一種類型小說之下,對學生的閱讀素養也十分有幫助。「能讀得下武俠作品的孩子,閱讀能力絕不會差。」
「我非常懷念當年縮在被窩裡,偷偷開著床頭檯燈看武俠小說的年少過往,那時只覺得世上怎麼會有這麼精彩的故事啊,都捨不得睡覺了。」她希望把這種閱讀的樂趣推廣給下一代,喚醒學生心中的俠情,但也許是因為現在電子產品發達,學生的閱讀素養有下滑趨勢,所以武俠小說相對紮實細密的文字讓他們難以進入。對此她說:「我在創作《荊都夢》時特別注意到這個問題,刻意將文字寫得流暢好讀,期許能收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對於現今女武俠作家輩出的情況,她笑說:「以前都認為武俠一脈是男作家的天下,但近年來崛起的女性作家也不少,而且內容更加多元,十分有可看性。除了鼓勵學子閱讀,她更樂見有更多人也投入創作,希望能重現過去武俠文學蓬勃發展的景致。
《荊都夢》,交融綺情與爭鬥的詭譎江湖
是不是只要活在世上一日,鬥爭就永無休止?
上官夜天的殺神鞭,從來就殺人不眨眼,直到他終將失去一切,方才覺悟原來一直追求的始終追求不到,無論是上官驪的期望,還是雲城權勢的繼承,都不能是他真正的救贖。直當他體驗過了「死亡」的滋味,明白生之短暫與無奈,惟有沈菱的微笑,是世間唯一的溫暖。回首從前,不過歲月如流、繁華如煙;高城如囚、荊都如夢……──荊都夢下卷文案
近幾年來沉寂許久的武俠文學又有新作問世,作家綠水的《荊都夢》甫一上市,即獲各方好評,以下是關於作者綠水及《荊都夢》這部小說的問答。
問:為什麼取「綠水」這個筆名?
取這個筆名純粹寄寓「綠水常流」,畢竟現在出版業萎靡不振,寫武俠的更是動輒洋洋灑灑幾十萬字,一套故事有時得要印上好幾冊,更增出版難度,所以希望自己能夠持續創作、持續出版。
問:據說你曾經為了寫小說辭去工作?那麼家人支持你寫小說嗎?
對。當初因為在補習班教書,那段時間真的是忙得昏天黑地的,常常加班不說,甚至只有月休三日,導致喉嚨長繭,不論體力或精神都難以為繼。我很清楚若一直這樣下去,小說創作根本不可能開始,所以決定辭職,找一些家教或跑課勉強維持生活即可,剩下的時間就用來寫作,就在那段時間我完成了《荊都夢》。
至於家人是否支持,我想應該是一半一半,他們知道那是我的夢想,會鼓勵我,小說出版時他們比誰都高興;但又擔心作家這條路不利生計,也曾委婉的勸我放棄。但不管怎麼說,只要是我想做的事,家人幾乎都很尊重我的決定,這也是我很感謝他們的地方。
問:為什麼會寫《荊都夢》這個故事?
過去的武俠小說提供讀者很大的意淫想像,情節中充斥著高人奇遇、靈丹妙藥、美女投懷、以及一干綠葉型反派,用來襯托主角威能。這些設定便於讀者代入自身,神遊其中,調劑身心,但現在很多武俠作家都想寫一些不一樣的。比如我就想寫一個高手,以為武力可以帶來幸福的人生,卻在被逼迫到生死夾縫之際,覺悟到強豪爭雄的激昂,在繁華落盡之後,終是春夢一場。幸福的人生不該是修羅場,更不該由弱肉強食的鐵律主宰,主要想表現的是這樣的心思及情境。
問:創作小說有否受到哪些作品的啟發?
任何創作都一定會受到外來事物的啟發,只是作者本身是否有自覺罷了。但以《荊都夢》的情況來說,除了受到前人作品的影響,更多是來自紅樓夢、動漫、電影、連續劇,還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故事。
其實當初寫的時候沒想太多,後來我小妹讀過,跟我說她覺得女主角被豹子咬傷一節,很像是《尼羅河女兒》裡頭的一個橋段。我後來想想,也真的覺得兩者有若干相似之處,但是寫的時候沒有特別意識到這點,只是當時腦中忽然浮現這個概念,很自然就拿來用了。
由於寫作者通常也愛閱讀,各類故事的想法菁華,無形中便會成為創作的養份。這不是刻意的致敬,而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因此我很難明確說出哪些作品啟發了我,只能說自小到大接觸的作品,都有可能引發我創作的動念。
問:如何看待武俠小說的未來?
只能說,這應該是武俠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希望也能是最光明的時代。新人出書在今時今日已經是一件頗困難的事,出武俠書尤是如此。雖然這幾年仍有一些作品受到市場關注,但這些關注也就只集中在少數特定作家身上,並非對整體武俠閱讀風氣的拉抬。
因此我對武俠小說的未來不敢說得太樂觀,只希望自己能寫出一些作品,是讓從來不看武俠小說的讀者能夠接受,讓他們覺得武俠小說也有吸引人的一面,唯有做到這點,且愈來愈多作家也都做到這點,武俠文學才不會愈來愈小眾。
我在2013年參加溫武獎時,評審蔡國榮老師雖投票支持《荊都夢》,卻也說「這個故事的文學味較少,讀起來比較像八點檔」,但我覺得這樣很好,這就是我的目的。能像八點檔的小說也代表具備了一定水平的通俗趣味。就算是古龍跟金庸的小說,也是在滿足了大眾閱讀的娛樂性之餘,置入自己想說的東西,進而成為經典。我以此為努力的方向,雖不敢說成果如何,至少在這個圈子中努力的人還是很多。武俠未死,期待它復燃。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