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數位出版新新聞
台灣出版自由陣線 聲援香港銅鑼灣書店連續「失蹤」事件
圖片來源/AdinaVoicu
【台灣出版自由陣線 聲明稿】
抗議香港銅鑼灣書店連續「失蹤」事件
反對出版與言論自由迫害,中國模式不應該是民主與人權的唯一例外
從二○一五年十月中旬至十二月三十日,香港銅鑼灣書店的總經理、股東、業務經理與店長呂波、桂民海、張志平、林榮基與李波等五人,分別在深圳、東莞與泰國、香港等地「失蹤」,其中最後一個「失蹤」的李波,據報導在十二月三十一日打過兩通電話回家,表示「配合調查,沒那麼快回來」。在此,台灣出版自由陣線對中共迫害「出版與言論自由」發表嚴正抗議,支持近日香港進行的抗議行動,並呼籲香港當局與中共盡快公布失蹤真相。
這幾樁失蹤案件的端倪並不遠。二○一五年七月,中國共產黨宣布通過更「進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國家安全範圍從政治、軍事擴大到經濟、文化、糧食、能源、宗教與環境生態等十多個領域,也認定港澳與台灣的民眾有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共同義務」。同年十二月,又宣布通過比照西方國家反恐標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對國家內部的分裂主張者尤其是新疆地區,提出警告。--這些「依法懲治」的手段,曾經歷過漫長戒嚴時期的台灣並不陌生,這是一個政黨為遂行威權統治、鞏固自我利益、罔顧人權的手段。
台灣從一九八七年解嚴以來,至今仍在清理、彌補與恢復曾被迫害與噤聲的歷史,而世界史從一九八○年代以來,更有八十個國家陸續從威權獨裁走向民主。在世界各國進入轉型正義討論之際,中國於二十一世紀在民主與人權的持續倒退,更使我們感到失望與憤怒。在此,台灣出版自由陣線呼籲台灣、中國、港澳所有追求民主的人士,在這個時刻,應該以捍衛自由權利為不變信仰,對中國或兩岸三地的民主發展有堅定主張:在追求國家現代與經濟發展時,中國模式不應該是民主與人權的唯一例外,異見是使得國家茁壯的助力而非絆腳石。中國近現代史不應該是被政黨持續綁架的歷史。更進一步看,過去殖民地與國共內戰所造成的歷史問題,在政治上不該只有封閉的答案,而中共當局更違反社會主義同情弱小、尋求人類解放的基本起源。
台灣出版自由陣線反對以任何政黨的政治主張,行迫害人權、整肅出版與言論自由之實;反對以任何國家統一與安全的理由,以法治之名遂行整肅異己的手段。華人社會從百年前君主制度廢除至今,如果仍無法在現代轉型上找到更好的答案,這些早期發展並持續控制政治的政黨將負有最大責任。相較於美國一九四四年以第二權利清單(Second Bill of Rights)開展出對未來幸福社會的願景,難不成華人社會在二○一六年的新年之際,還只能受頻傳的「失蹤」案件恐嚇,讓自己活在憤怒與恐懼中?
我們這些台灣出版自由陣線的成員,在台灣早已擁有完全的創作、言論與出版自由,但我們將盡一位世界公民的責任,對中國與港澳的人權與自由狀況持續關注。最後,我們呼籲中共當局,應節制以國家安全之名的極權手段,要從高壓式的封閉社會,走向開放的廣納式制度,否則只是崩潰與荒蕪的開始。
歡迎大眾加入連署聲援,請點我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 回應:2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
就在大家不注意的時候,這則新聞的瀏覽人次默默地飆上了八千X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