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童書、青少年出版商機,尼爾森童書高峰會公開三大秘訣

2015/10/20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挖掘童書、青少年出版商機,尼爾森童書高峰會公開三大秘訣

圖片來源/cherylholt

       編譯/陳慧敏;授權:readmoo閱讀‧最前線

全球出版產業疲弱,全球童書和青少年文學成長力道強勁,要怎麼挖掘這塊出版金礦?有三個關鍵秘訣,一是跟電影書和經典童書是銷售靈丹,二是多元文化題材才能切中讀者需求,三是應重新思考「青少年」類別的定位。

《出版人週報》報導,尼爾森圖書日前在紐約,舉辦第二屆尼爾森童書高峰會,發布多項調查報告。

青少年、童書銷售逆勢成長

尼爾森圖書總裁諾威爾(Jonathan Nowell)說,在 2014 年到今年九月,童書在美國成長 12.6%、巴西 28%、中國 10%,而在美國暢銷書前 20 名有 11 本是童書。此外,兒童閱讀電子書的年齡從七歲下降到五歲,而硬頁書(board books)過去三年的複合成長(compound growth)是 30%。

尼爾森另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在美國市場成人的小說和非小說紙書市場衰退,但青少年類別(YA,Young Adult book, Juvenile)十年來成長四成,而童書也成長,其中以童書的宗教、節慶和非小說等類別成長最多。

多本童書橫掃全球,像是搭配電玩遊戲的《當個創世神》、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延伸的出版品,以及《遜咖日記》系列,還有給成人紓壓的《秘密花園》著色本。

從銷售通路來分析,童書在連鎖書店比重在下降,獨立書店穩定平盤,電子書商成長 20%。有趣的是,跟學校合作舉辦書展的校園通路表現亮麗。其中,童書透過實體書店銷售的比重仍高達 62%。

Publishing Perspective》從尼爾森調查報告和高峰會討論,歸納出要挖掘童書和青少年類別商機的三大關鍵秘訣

尼爾森調查發現,青少年文學類別的主力讀者並非青少年,高達八成讀者都是成年人,到底 YA 類別是否是有效的行銷工具:

  • 1.電影書和經典童書是靈丹

    《出版人週報》報導,《冰雪奇緣》成為特例,在 2014 年,《冰雪奇緣》電影書就佔此類圖書市場的 73%,而整合電玩遊戲的書、手作書和活動遊戲書等,都有成長潛力。同時,許多經典童書仍舊熱銷,比如《夏綠蒂的網》和《巧克力冒險工廠》。

  • 2.多元文化是讀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尼爾森娛樂多元文化成長與策略負責人瓊斯(Courtney Jones)說,根據人口普查,美國九歲以下的兒童有 51% 是跨文化出身,出版界尚未好好回應這群讀者的潛在需求,要擁抱這群讀者,並非走政治正確路線,而是認同其出身,出版符合他們需求的出版品,自然能帶動出版成長。

  • 3.YA小說讀者不是青少年

    參與研討會的青少年分享個人意見,都很介意「YA」的年齡標籤,共同認為 YA 類別的讀者應是 13 歲,自己已是大人,當然不看 YA 類別。不過,大人反而不在意書的年齡標籤,照讀不誤。因此,與會者乾脆建議把 YA,改成 YAH(Young at Heart)。

青少年紙電來者不拘,一手買書一手買3C

尼爾森娛樂的一項青少年媒體研究指出,青少年同時會看電子書和紙書,這族群會透過各種管道來接觸內容,會買書的青少年也一般青少年更會去擁有數位科技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數位閱讀器等。

大多數的青少年一週閱讀三到六小時。其中,15 歲女生是重度閱讀的書迷,她們喜愛歷史小說和經典文學,有 56% 偏好紙書。

有趣的是,13-17 歲的青少年有 92% 每週會玩電玩,但這年齡層有 66% 喜歡會因為消遣而閱讀,因此,電玩族也是愛書人,兩者不互斥

資料來源:Publishing PerspectiveNielsenPublishers Weekly 1Publishers Weekly 2

 

相關新聞

2014年博客來報告,童書、社科、食譜類書銷售成長最多!
【作家專訪】「寫自己熟悉的題材」,《宅星one》作者廖大魚現身說法
【美國書展特輯】人海茫茫讀者在哪兒? 三大切入點找到新商機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