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新動態
丁威仁獲第18屆夢花文學獎新詩佳作感言:第三次拿到夢花文學獎,也無風雨也無晴。
2015/7/17 下午 06:40 資料來源:丁威仁
圖片來源/丁威仁
丁威仁老師,1974年生於基隆,現任新竹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新詩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奬。研究方向為現代詩、中國古典詩學、中國古代房中術、數位與網路文學、文化研究、三國學等。已出版詩集與學術專書多種。
獲第18屆夢花文學獎新詩佳作,老師的感言意外地簡短:「第三次拿到夢花文學獎,也無風雨也無晴。」現在一起來欣賞他的得獎詩作吧!
〈通霄的拳法〉好詩共賞
沿著縣道121的經脈,我們以虔敬的
時速,駛往苗栗的丹田,那個稱為
福興的穴位,是龍骨前方的樞紐
一旦運氣沉鬱,就能將擾動的心志
按捺在血氣方剛的胸口,讓道德變成
雙掌翻飛的力量,散去霧鄉的混沌
我們歷經西裝店、五金行、香舖、肉餅店
與通霄診所,每一條巷弄都是在地的
血管,有的阻塞,有的卻貫穿小鎮
的關節,據說一九三五年的某個暗暝
關刀山氣勢磅礡,一招反手的震央
瞬間就把市街與房舍大卸八塊
地球依舊自轉,縣道128朝向小鎮
的兩臂延伸,酒家的鶯聲嬌喘
保持新鮮卻柔情的氣息,而媽祖廟
的香火,把龍柱熏出泛灰的天光
小鎮的背脊有時過彎,有時卻需要
通霄的推拿,讓氣血不再淤塞
神社的鳥居像小鎮的囪門,石燈籠
則是懾人的雙眼,拜殿裡的神祇交替成
忠烈的水手,參道一如擱淺的船舶
把歷史卸載於斑駁的腳底,而每一步
陷進落石的顛簸,都恍若一期
一會的御守,迎風搖曳
白雪覆蓋的古道,挑鹽的老人一身
幹練,斜肩負載的重量,卻是我們的
一生,據說他們雙足點地,便能
踢斷遠方的海岸線,以及前夜露宿
草叢的酒意,一箇集體的想像就
成為街談巷語的鄉野傳奇
按壓小鎮緊繃的背脊,確實不易
誰能剷平記憶裡的悲歡離合,誰又能
透視土地的肌理,我們巡視著
併排停車的孔竅,終於一路南行
到了通霄論劍的福興,孩子
沈鬱的雙臂,在頓挫中堅守青春
而我想起了荒唐的年代,總以為青澀
無敵,把生活過成散打的日常:
以冲、摜、抄、鞭的拳法挑釁白髮
斑駁的師長,用蹬、鞭、踹、擺
的腿法,踢開一條逃學的小路
小宇宙裡唯我獨尊
但人生總得經過加減乘除
磨練意志的拳法,沒有套路只有
敦厚的品性不動如山,一切
都在必生與必滅中因緣
和合,像節氣遞嬗,小鎮的
人情依舊如水柔軟
沿著台一線與三號國道,向通霄抱拳
告退,沒有能夠補遺的敘事
我們平衡著微傾的車身,把整日
習得的武術還諸天地,一旦
霧鄉的濃霧消散,就能讓
小鎮的謙卑,重見天日
我翻開成長的帳簿,聽見老師講述著
黑眼珠與洪水的意象,模糊的姓名
七等生,三個字恍若天啓,原來
我們都有頑皮的童年,等待
不惑時潰決的存在主義⋯
相關新聞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