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紹連:寫詩的養成是靠「自學」,靠著不斷地「讀」和「寫」

2015/6/4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王覓   
本站分類:作家面對面
蘇紹連:寫詩的養成是靠「自學」,靠著不斷地「讀」和「寫」

圖片來源/蘇紹連

【小編按】作者家生活誌訪問過諸多文類的作家,有歷史研究者、青春小說和推理小說創作者、電影工作者、兒童文學作家、情色文學專家……等等,卻尚未訪問過任何詩人,這………實在是「失職」了!(檢討ing)詩是秀威出版品中最重要的品項之一,我們對詩人的敬重更不用提了,詩人介紹第一位,蘇紹連老師出列──在此也感謝大陸年輕學者王覓授權,讓小編得以順利完成底下的採訪稿。

蘇紹連是台灣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長詩銅像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文學獎新詩首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童話優選等獎項肯定。本身參與創立過三個詩社:「後浪詩社」(後改名為「詩人季刊社」)、「龍族詩社」、「臺灣詩學季刊社」,目前為「臺灣詩學季刊社」同仁,並為吹鼓吹失論壇主編,為讀者引介更多好詩ing~

創作持續穩定肇因於生活穩定

究竟怎樣的環境,會讓人引發創作慾望呢?答案其實是不一定。譬如蘇紹連老師自稱:「因為父親和母親開設零售米店,定居而無搬遷,生活穩定,求學過程順利,均在台中,畢業後亦在家鄉沙鹿任小學教職,直至退休,沒有經歷任何重要事件。」因此他的創作穩定持續,乃因生活的穩定。

「讀詩和寫詩就像是生命的本能 

著名的學者葉嘉瑩曾說:「讀詩和寫詩就像是生命的本能。」這句話套在蘇紹連老師身上或許也適用,他受正規的詩歌教育不多,感覺上,他的詩非受教育體制而產生,「我會寫詩,或說我的寫詩能力怎麼養成,其實就是『自學』,在不斷的『讀』與『寫』兩個方式中成長。」

至於寫詩歷程中曾受到哪些詩人影響?他表示無法斷定或確切指出,但他年少時期讀過而較喜歡的詩人,有徐志摩、楊喚、洛夫、羅門、瘂弦、商禽、……等人。至於詩論家,則沒有特定受到誰的影響,有關詩論的文章,他讀得很雜,但往往讀過就遺忘,或者說是抛棄,西洋翻譯的理論或中國傳統詩學都一樣不會牢記。

蘇老師說凡是自己寫過的作品,每一篇都有不同的代表性,代表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性質,比如時空背景和語言變革等等。別人如何看待他,要以他哪一首詩或哪一本詩集為代表作,他無權置喙。至於他的作品問世過程,實與一般的創作過程一樣,無非內心有所感而發,也無非搜集材料而烹煮上桌。

團體結社是對詩壇的一種關心

蘇紹連老師有首詩〈詩人的絕版——給曾經結社的現代詩人〉,詩中描述了台灣1980年代前後詩社百花齊放的現象,但隨著進入1990年代,網路興起,詩人往個人事業努力,以及照顧家庭栽培子女,詩社詩刊因而式微,能撐下去的不多。但每一世代的情況不盡相同,現在網路結社、校園詩社、跨校結社、小型詩團體、咖啡廳等等又蔚為風潮。

但即使如此,蘇老師仍然在這條道路上努力著、一生奉獻給詩。蘇紹連老師參加詩社的軌跡如後: 1968年,與洪醒夫、蕭文煌籌組「後浪詩社」於臺中市;1971年,與林煥彰、辛牧、喬林、施善繼、蕭蕭、景翔等人共組「龍族詩社」;1992年,與向明、白靈、李瑞騰、蕭蕭、渡也、遊喚、尹玲等人籌辦「臺灣詩學季刊」社。不過,對於蘇老師而言,他說「創作是很個人的事,團體結社也只不過是對詩壇的一種關心和奉獻,有些人的創作會跟著詩社推展的議題而前進,但也有些人仍是自己走自己的。我大致是折中的取捨」。

L1032971_33.jpg

    ●同輩詩人:(前左起)蘇紹連、向陽、蕭蕭(蘇紹連老師提供)

《時間的背景》反映十年來詩語言的轉變

2015年4月,蘇老師《時間的背景》出版了。這本詩集對他而言,意義是什麼呢?他表示:「《時間的背景》是繼《時間的影像》之後的詩集,也是我一本很重要的詩集,因為我近十年來詩語言轉變的面貌幾乎全透露在裡面。」

時間的背景.jpg

這幾年,蘇老師偏好自行設計封面,從《孿生小丑的吶喊》、《少年詩人夢》到《時間的背景》一共三本,他認為「出於自己的手如同捏塑自己孩子的形貌,那種如出己身的感受除了淚水盈眶外是難以言喻的呀!」

閱讀現代詩,絕對繞不開蘇紹連老師的詩,想定時追蹤可上臉書「蘇紹連的詩創作」粉絲頁!

----------------------

 附文〈詩人的絕版〉

  ──給曾經結社的現代詩人 

  我已經決定,不再保留啊 
  朋友,幫我的忙 
  把我丟掉 
  真的,把我丟掉吧 

  我住的地方 
  其實是很貧乏的 
  你們來了,沒有椅子可坐 
  只能坐在那些賣不出去的一疊疊詩刊上 
  沒有話題比生活重要 
  只能談著事業名利金錢兒女 
  沒有什麽可請你們 
  只能請你們多年來共同用詩 
  所釀成的酒啊 
  ──存在我這裏的,它已變苦了 
  但願你們能喝得下 
  這酒,竟是非常猛烈 
  我自己也不知道 
  比當年大家的心還猛烈呵 
  當年大家窮苦 
  緊緊的以手握在一起 
  像纏繞打結的繩索 
  而今,大家各自解開了 
  是什麽原因呢 
  這個問題 
  我决心把它丟弃 
  你們來了 
  我請你們動手 
  我身上所能遮掩的衣褲,已陳舊 
  把它撕爛,拿去丟掉 
  我的頭髮已變白 
  拔下來,你們拿去丟掉 
  我這身皮囊,鬆垮垮的 
  剝下來,你們拿去丟掉 
  我這張嘴也說不出話了 
  我的胃,什麽也消化不去 
  我的眼睛,沒淚水可流出 
  我的心,也已够傷痛了 
  這些,都可以拿去丟掉 
  別留什麽 
  都丟掉吧 
  讓我一片空白 
  別爲我嘆息 
  辛辛苦苦建立的詩社都可不要了 
  何况是我一副脆弱的身軀 
  當我丟棄了一切 
  我住的地方 
  不會再留下我的名字 

  你們未來之前,知道嗎 
  我的詩稿以焚毀的方式在火中發表了 
  沒有讀者,熊熊的火光獨自熄滅 
  我就把筆丟棄 
  把紙丟弃 
  把思想丟棄 
  讓我失去一切所能寫的憑藉 
  像一塊貧瘠的土地找不到雨水 
  找不到種籽 

  朋友,在我住的地方 
  你們看到我都沒有了 
  就可回去,去完成你們的詩集 
  千萬別從此在淚水中 
  像我一樣 
  絕了版啊

 

 -----------------------

原文授權:王覓

王覓.jpg

 

好文推薦

【好詩共賞】蘇紹連《時間的背景》
詩人評詩人:莫渝談〈蘇紹連的詩解說〉
 非主題的流連忘返──關於蘇紹連與《時間的背景》/李長青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3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