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直擊】《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下)

2019/2/26 下午 05:38      
本站分類:作家面對面
【活動直擊】《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下)

點擊看上篇→【活動直擊】《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上)

 

IMG_1140.jpg

(詩集作者:鍾喬老師) 

當市區的人們在信義區世貿中心「國際書展」現場,感受人潮洶湧,彷彿嘉年華般的熱鬧氣氛。在城市的南端的這個小山坡上,有一場同樣能量飽滿的詩歌分享會,在周六午後展開……這是鍾喬老師與歌手黃瑋傑聯手呈現的詩歌會,也是2019國際書展「城市在閱讀」全台串聯的其中一場活動。

活動一開始,鍾喬老師首先分享了這本詩集以「這裡就是羅陀斯」為名,是源自:「這裡就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吧」這兩句詩,出自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文論中,卻源於希臘時代《伊索寓言》的一席比喻。經常被拿來將革命思想與詩連結的經典。

一般人提到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會講到《資本論》,但其實馬克思年輕時也寫詩:「毀滅」與「愛」成了馬克思詩篇的兩項重點;這同時,革命與愛,更成為馬克思與聶魯達詩風的永恆。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借用了前人的吶喊:「這裡就是羅陀斯」,寫成了這本詩集。

今天的發表會,鍾喬老師邀請客籍創作歌手黃瑋傑共同演出,是因為一段特別的淵源,故事要從鍾喬師母帶回、環境運動工作者李根政所寫的春聯說起……。紅紙上瀟灑揮毫的「行,就有路」,其實出自瑋傑創作的〈無路〉歌詞。雖然看似人逢陌路、遇到困難,「尋無頭路」,但卻是激勵彼此重新找到希望,以「行,就有路」來互相勉勵的一首歌。關於這段故事也曾發表於鍾喬老師的臉書專頁(以下為臉書原文):

妻從伊工作的社會群體帶回春聯一幅,行雲流水般的書法在紅紙上寫著:「行 就有路」一行詩。它是環境運動者李根政的字,原詩即出自瑋傑的歌詞。

這春聯上的「行」字,在紅紙上飛,很多人問:是甚麼字?我答說:是同行,和志同道合者同行。而「行」就會有路。翻閱這首歌的原名,這才又熟識起幾回聽瑋傑唱「沒路」這歌時,他白皙面容上偶而抹過的一絲黯然!以及,黯然很快過去……轉換上來的前行。恰是這種前行吧!我們找到同行的腳蹤,且不陌生!

作為美濃出身的客家歌手,我自然底熟悉起他歌詞內外的種種情境。這與我1990年代,便自身連結[美濃反水庫運動],持續至今的互動與對話,關係密切。這些年,相關「追尋 里山」戲劇行動,與「愛鄉協進會」的沿路同行,更加深對瑋傑的歌所帶動的波紋。每回都記得,如何走進「愛鄉」的禾埕,又如何走出在每一步文化行動的路上。

「沒路」這首歌,說的是陌路的茫然;這感受,相信對走在人生街道上地任何人,都不陌生。「轉左轉右又是一條死路」「怎會?後面又叫冤枉路」當然,這路總也難免過渡到現實的界面上來,就成了「前面叫做沒頭沒路」。而我們又開始回到找「頭路」的現實上來。

IMG_1159.jpg

(歌手黃瑋傑)

這場發表會,鍾喬老師朗誦了三首詩,並加碼即興演唱了一首詩「歌」(〈撕裂我吧〉),瑋傑除了演唱,也和一同前來支持的劇評家吳思鋒先生一起朗讀了《南風》和「證言劇場」中的兩段詩句。

現在就讓我們重回現場,看看這些精采的內容吧!

◇◇◇◇◇◇◇◇◇

這場詩歌發表會,除了從花蓮遠道而來的瑋傑,還有自宜蘭北上支持的劇評家思鋒。十幾年前,思鋒在花蓮,與瑋傑相識於一場環境運動的場合,今日來此與瑋傑對談,主要是從各自專長的領域,聊聊對社會議題的想像。

IMG_1171.jpg

(左:黃瑋傑;右:吳思鋒)

思鋒:

瑋傑從事影像和音樂,我自己是做劇場和文字。今天我們兩個設定的題目是,主要是思考如何面對這個社會,在我們各自的位置可以產生什麼力量,或許讓大家有一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討論。

瑋傑:

聽鍾喬老師宣傳這場活動的過程,我知道這本詩集是獻給馬克思誕辰兩百周年的致敬。我常說:「我生活到現在,被馬克思害得不輕,我想這也是一種致敬吧(笑)」其實我的求學過程,一直到很後來才接觸所謂的左翼思想,在就讀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拍紀錄片時,開始比較認真讀馬克思。那時候有一堂課「政治經濟學」,有人會想為什麼一定要拍(紀錄)片?上課前,老師就指定先讀《共產黨宣言》。這是馬克思很重要的一本著作。那之後不久,我參與「樂生療養院」的議題,上街頭、與這些身體虛弱的老人家們在一起,他們都是坐著輪椅,可以說是「弱勢中的弱勢」,看著他們那樣病弱的身體,又面對巨大的外部壓力,之前課堂上念的東西好像都連起來了,大概也就是那時候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後來我就開始用影片、紀錄片、音樂的形式,把這些議題透過這些媒介,分享給更多人。

思鋒:

我第一次來寶藏巖就是來看差事劇團的戲《潮喑》。如果把劇場書寫不只是當作賺錢,而是對未來的理想、想像,那麼「歷史就會找上你!」但即便歷史找上你,你也不一定知道歷史的內容是什麼?幾年前,我曾經寫到:「評論者不是為了評論作品的好壞,而是為了對作者提出下一個作品的備忘。」這句話現在看來漸漸行不通了,評論要面對的東西很多,例如「寶藏巖」這個地方,這麼畸零、奇詭的地形地貌,在戰後容納了非常多不同階層、族群的人。對我來說,劇場創作和評論可以做的,就是創造一個「空間」──像寶藏巖──讓一群人進來討論一件事,這就是它寶貴的地方。

在你面對歷史時,你會碰到很多出生到現在可能都不曾認識的亡者,我們怎麼理解不曾碰觸過的人、已經死去的人、被排除的人、那些無名的歷史的推動者?當你覺得好像找到答案,可是這個答案卻又帶你捲進更大的迷宮,這就是劇場最複雜之處:它是聚集所有人的空間,有趣也弔詭。你發現共通共享是困難的,反而要花更多時間理解別人理解自己。所以我會思考的是,要怎麼創造這個所有人在此相遇的空間?接下來我們會唸一段詩,作為這個對談的小小總結。

[搶先看]20190216《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02-黃瑋傑、吳思鋒朗讀詩句

思鋒:

有一群住在台灣「母親之河」出海口的人,百年來過著耕種、捕魚的平淡生活。他們的祖先曾經說,這裡有田可種做,有海可漁獲,絕對不愁沒東西吃。

然而,自從十幾年前他們村子南邊蓋了世界第一的巨大石化工廠後,一切都變了。他們的西瓜只開花卻不結果。

他們的海裡漸漸捕不到魚。

甚至,就連他們的身體也變得像土地、海洋一樣,逐漸失去了生命力。

瑋傑:(閩南語)

若是想起台西村的村民

若是想起未來命運時

就會想起在二十幾年前

在堤防邊那群消失的海鳥

思鋒:

以前,十幾年前,我都在堤防上運動、散步,那時候有非常非常多的海鳥,有時候我就會看到「嘩」一群海鳥飛到天上……

瑋傑:(閩南語)

若是想起未來命運時

就會想起那群消失的 消失的 消失的

思鋒:

有一天,發現海鳥一直不見,

也是那一天,我的一隻眼睛看不見了

醫生只有說:視網膜剝離 

以後我因為年紀的關係 腳也行動不便

我就沒有再去岸邊了

傑:(閩南語)

日頭欲落西 夜色照目眉

海邊的鳥隻 不知落目屎

日頭欲落西 夜色照目眉

恍惚的未來 莫問伊明啊仔 伊吾知

思鋒:

但是每一次我想到台西村民未來的命運,我就想到那群消失的海鳥。 

註:思鋒所朗誦的是《南風》攝影集中的文句,瑋傑所朗誦的是台西村「證言劇場」一位村民婆婆的話。

IMG_1161.jpg

【鍾喬的詩】撕裂我吧──差事劇團帳篷劇《潮喑》主題曲 

承接思鋒提到第一次來到寶藏巖看差事劇團的演出,鍾喬老師臨場加碼朗誦為寶藏巖所寫的一首詩──《撕裂我吧》。

寶藏巖日治時代是水源地,戰後是軍營,很多老兵在此蓋了很多違建。台灣因為「寶藏巖」才開始有了「聚落保存」的概念和法規(編按:寶藏巖是台灣第一個被指定為歷史聚落進行保存的違建社區),在此之前都只有「古蹟保存」。2010年,差事劇團來到寶藏巖。活動現場所看到的排練場和劇團辦公室,都是違建的原貌,只有加強廊柱結構。

2004年,差事劇團在寶藏巖搭帳篷演出《潮喑》,獻給這裡的老兵。這些老兵們在當時的社會氣氛和環境中,包括一些族群議題的討論、被操作,感覺自己的身體、記憶都被撕裂。鍾喬老師於是寫了這首《撕裂我吧》,由鄭捷任編曲,後來胡德夫先生相當喜歡,將之收錄在2017年專輯《時光》。

[搶先看]20190216《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03-鍾喬、黃瑋傑〈撕裂我吧〉

[搶先看]20190216《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04-鍾喬、黃瑋傑〈撕裂我吧〉

 

撕裂我吧

撕裂我難堪的過去

撕裂我吧

撕裂我沈默的現在

 

他們說

我沒有過去

我的現在已沈沒

沈沒像一條擱淺的船

 

所以我去海邊看自己

所以我被海洋給封鎖

所以我在家裡看夕陽

所以我被夕陽給包圍

 

請問屋簷上還有風雨嗎?

請問風雨中還有旗幟嗎?

請問旗幟上還有風釆嗎?

請問風釆中還有我在嗎?

 

撕裂我吧

撕裂我不安的身體

撕裂我吧

撕裂我擺盪的靈魂

 

不再問,我不再問你

如果你不澆熄我

我就像一把火燒盡你 

【鍾喬的詩‧瑋傑的歌】這裡就是羅陀斯──寫給馬克思誕辰二○○週年

活動接近尾聲,鍾喬老師最後以詩集同名創作〈這裡就是羅陀斯──寫給馬克思誕辰二○○週年〉作總結。呼應發表會一開始的介紹,大部份人讀馬克思,多半都談到《資本論》,但鍾喬老師自己卻更推崇馬克思的散文集,他認為這更能看到他思想、論述的文采,讓人佩服。 

馬克思在文章中引述「羅陀斯」──無產階級工人家鄉──的情景,是一種歷經不斷落敗後的重新站起。關於這個場景,馬克思形容得貼切、動人且像一首革命詩篇。他說:「把敵人打倒在地上,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土地裡吸取新的力量……一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情況時為止,那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躍吧!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發表會的最後,就在鍾喬老師朗讀詩作、瑋傑為此詩重新編曲配唱的默契搭配下,畫下句點!

[搶先看]20190216《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05-鍾喬、黃瑋傑〈這裡就是羅陀斯〉

現在,一個尋常的日午

母親在幫失血的孩子

找尋呼吸的一線希望

廢墟的斷壁殘垣間,猶留下

倒插在嬰兒臥室裡的炸彈

救援部隊突然改變偵蒐方位

將槍管對準平民胸口

這裡就是羅陀斯

請在腳下尋找族人的墓誌銘

作為戰爭記憶的羅陀斯

 

同樣,在這個尋常的日午

地球另一端的母親,從醫院

搭乘最熟悉的公車回家

經過繁華的街口

瞧見自己被壓在高樓的牆影間

想著在加護病房裡

因過勞而腦溢血昏迷的兒子

 

這裡就是羅陀斯

請在天空尋找墜落的線索

作為未來記憶的羅陀斯

 

這裡是廣場,這裡是巷弄

這裡埋有共同的魂

在這新世紀的宣言

始終未宣告誕生的日子裡

你說:在革命的旌旗下

曾經倒下的敵人,好似在土裡

吸取更多擊垮我們的力量

所以,這裡就是羅陀斯,在這裡跳吧

所以,這裡就有玫瑰花,在這裡舞吧

 

集結的臉孔,穿越水晶屏幕

從這個街角朝向那個街角

迅雷不及掩耳,佔領及抗爭

築起左翼聯盟的街壘

來吧!你必須從這裡出發

因為,這裡就是羅陀斯

因為,這裡就有玫瑰花

 

【瑋傑安可加演】〈無路〉,呼應「行,就有路」

 [搶先看]20190216《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06-黃瑋傑〈無路〉

詞/曲:黃瑋傑

 

這片斯無路 該片又無路

行過一條又一條 全係生份个路 

這片斯無路 該片又無路

停佇欸十字路口 看去看來 仰欸 猶看毋詳 

哀哉 啊去又 啊轉 搣啊𠊎灰灰欸喔 

右片係無路 左片又無路

斡右片 佇欸修路 斡左片又係一條死路 

過欸呢 該後背呢 還有啊 該頭前呢

喔好 無問還好 一問 閒欸 又加過慘喔 

仰會 後面安到冤枉路 頭前安到無頭無路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尋啊頭路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盡命牯尋路 

這片該片後背頭前 幾哪欸無路

仰會啊人生斯係澀又苦 

尋毋到路 𠊎乜無法度

路脣个草來綻筍 看他們打青溜 從來就無人顧 

尋毋到路 𠊎乜無法度

哀怎𠊎 屌佢等恁多 行就有路 但係大人儕講過个話 定著會放心肚

汝等乜莫愁 食飽睡足 兒孫自有兒孫苦(註)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尋啊頭路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盡命牯尋路 

這片該片後背頭前 幾哪欸無路

仰會啊撞走時就搭碓夜色逐 

尋毋到路 𠊎乜無法度

路脣个草來綻筍 看他們打青溜 從來就無人顧 

尋毋到路 𠊎乜無法度

哀怎𠊎 屌佢等恁多 行就有路 但係大人儕講過个話 定著會放心肚

汝等乜莫愁 食飽睡足 兒孫自有兒孫苦 

摘茶 斯就愛摘兩三皮

行路 行著欸 嘛淨行得一條路 

這片係無路 那片又無路

右片啊左片啊 頭前啊後背啊 一概無路

哪係 真斯 無路毋怕 就行去 自家拼出一條路喔 

註:取客語「福」與「苦」之諧音表雙關意涵,亦自嘲亦望長輩放下心與祝福。

 

[中譯]

 

這邊是沒路 那邊又沒路

行過一條又一條 全是陌生的路

這邊是沒路 那邊又沒路

停在十字路口 看去看來 怎樣 都看不懂

哀哉 繞去又繞來 搞得我頭昏眼花 

右邊是沒路 左邊也沒路

轉右邊正在修路 轉左邊又是一條死路

然後呢 後面呢 還有啊 前面呢

慘了 沒問還好 一問又還更糟糕

怎會 後面叫做冤枉路 前面叫做沒頭沒路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找啊頭路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拼命地找路 

這邊那邊後面前面 到處沒路

怎會 人生是既澀又苦 

尋不著路 我也沒法度

路邊野草發了芽 看他們長得青翠 從沒人照顧 

尋不著路 我也沒法度

哀哉啊 屌他那麼多 行就有路 但是大人講過的話 都放在心上

你們也莫愁 吃飽睡足 兒孫自有兒孫苦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找啊頭路

爬過一山又一山 頭路 頭路 拚命地找路 

這邊那邊後面前面 到處沒路

怎會 迷路時總偏偏夜色逐 

尋不到路 我也沒法度

路邊野草發了芽 看他們長得青翠 從沒人照顧 

尋不到路 我也沒法度

哀哉啊 屌他那麼多 行就有路 但是大人講過的話 都放在心上

你們也莫愁 吃飽睡足 兒孫自有兒孫苦 

摘茶 就要摘兩三葉(客家山歌-老山歌)

行路 上了路 也只能走著一條路

這邊是沒路 那邊又沒路

右邊左邊前面後面 一概沒路

若是 真的沒路 不怕 就行去

自己拼出一條路

 

▽發表會後大合照

IMG_1229.jpg

▽鍾喬老師為讀者簽名 

IMG_1157.jpg

IMG_1236.jpg

IMG_1240.jpg

IMG_1243.jpg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