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活動直擊】《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上)
當市區的人們在信義區世貿中心「國際書展」現場,感受人潮洶湧,彷彿嘉年華般的熱鬧氣氛。在城市的南端的這個小山坡上,有一場同樣能量飽滿的詩歌分享會,在周六午後展開……這是鍾喬老師與歌手黃瑋傑聯手呈現的詩歌會,也是2019國際書展「城市在閱讀」全台串聯的其中一場活動。
活動一開始,鍾喬老師首先分享了這本詩集以「這裡就是羅陀斯」為名,是源自:「這裡就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吧」這兩句詩,出自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文論中,卻源於希臘時代《伊索寓言》的一席比喻。經常被拿來將革命思想與詩連結的經典。
一般人提到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會講到《資本論》,但其實馬克思年輕時也寫詩:「毀滅」與「愛」成了馬克思詩篇的兩項重點;這同時,革命與愛,更成為馬克思與聶魯達詩風的永恆。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借用了前人的吶喊:「這裡就是羅陀斯」,寫成了這本詩集。
今天的發表會,鍾喬老師邀請客籍創作歌手黃瑋傑共同演出,是因為一段特別的淵源,故事要從鍾喬師母帶回、環境運動工作者李根政所寫的春聯說起……。紅紙上瀟灑揮毫的「行,就有路」,其實出自瑋傑創作的〈無路〉歌詞。雖然看似人逢陌路、遇到困難,「尋無頭路」,但卻是激勵彼此重新找到希望,以「行,就有路」來互相勉勵的一首歌。關於這段故事也曾發表於鍾喬老師的臉書專頁(以下為臉書原文):
妻從伊工作的社會群體帶回春聯一幅,行雲流水般的書法在紅紙上寫著:「行 就有路」一行詩。它是環境運動者李根政的字,原詩即出自瑋傑的歌詞。
這春聯上的「行」字,在紅紙上飛,很多人問:是甚麼字?我答說:是同行,和志同道合者同行。而「行」就會有路。翻閱這首歌的原名,這才又熟識起幾回聽瑋傑唱「沒路」這歌時,他白皙面容上偶而抹過的一絲黯然!以及,黯然很快過去……轉換上來的前行。恰是這種前行吧!我們找到同行的腳蹤,且不陌生!
作為美濃出身的客家歌手,我自然底熟悉起他歌詞內外的種種情境。這與我1990年代,便自身連結[美濃反水庫運動],持續至今的互動與對話,關係密切。這些年,相關「追尋 里山」戲劇行動,與「愛鄉協進會」的沿路同行,更加深對瑋傑的歌所帶動的波紋。每回都記得,如何走進「愛鄉」的禾埕,又如何走出在每一步文化行動的路上。
「沒路」這首歌,說的是陌路的茫然;這感受,相信對走在人生街道上地任何人,都不陌生。「轉左轉右又是一條死路」「怎會?後面又叫冤枉路」當然,這路總也難免過渡到現實的界面上來,就成了「前面叫做沒頭沒路」。而我們又開始回到找「頭路」的現實上來。
這場發表會,鍾喬老師朗誦了三首詩,並加碼即興演唱了一首詩「歌」(〈撕裂我吧〉),瑋傑除了演唱,也和一同前來支持的劇評家吳思鋒先生一起朗讀了《南風》和「證言劇場」中的兩段詩句。
現在就讓我們重回現場,看看這些精采的內容吧!
◇◇◇◇◇◇◇◇◇
(詩集作者:鍾喬老師)
【鍾喬的詩】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和里美的通訊
1998年「六輕」建廠,多年來,彰化縣一個小村莊──台西村受到這398支煙囪的汙染,導致鰻苗捕撈不到,西瓜只開花不結果,許多居民健康受損(因癌症而死亡)。
2016年,鍾喬老師帶領「差事劇團」到台西村作「返鄉的進擊──台西村的故事」活動,並與台西村村民合作「南風—證言劇場」表演。2018年攝影師許震唐在台西村──他的家鄉的一處廢墟,開攝影展、設立「台西村影像館」。鍾喬老師和熟識多年的小女孩「里美」重逢,留下一張合照,並和她相約,一起為這備受魔煙所害的村子,寫相互回應的詩篇,於是創作了這首「當時間屬於我們」。
相約一起
到河海交會的堤岸
幻化做海鳥的翅膀
逆向南風 飛起時
家鄉的天空 映照著
四季交奏的土地
那時 我們點頭 我們微笑
用稻穗般的歌聲 召喚
離鄉未歸的男男女女
用沉入田土的身體 引領
回返祖厝的老病殘魂
讓生者與死者
一起在共生的餐桌上
享有黎明時 對世界
最初與最後的允諾
我們將不會孤單
因為 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
傾圮的將是一支支 僅剩著
廢墟般殘破的煙囪
向世界詛咒著自身的罪行
那時 出海口的沙丘上
東北季風的揚塵下
一頂農民的斗笠
停駐在快門按下時
決定性的顯影間
既是剎那 也是永恆
我們用影像奪回
被資本搶佔的天空
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
就是人在家鄉的共同體上
呼吸的時候
【鍾喬的詩】命名──獻給婚禮上的深靖與秀梅
鍾喬老師作為「差事劇團」負責人,他認為「搞劇團」,其實是為了反映許多社會問題,這首詩是寫給同樣在社運路上共同打拼的一對好友──林深靖和鍾秀梅。
2004年,鍾喬老師和劇團一群年輕人共同關注當年轟動一時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事件」,也積極聲援楊儒門,以及他所想要表達關於台灣農業的訴求。
鍾喬老師和夥伴們曾經到法院旁聽楊儒門案,現場聽楊儒門如何鉅細靡遺地描述自己在哪些捷運站、哪個座位底下,放置那長寬50公分的炸彈、並估算如何在炸彈爆炸時,即使有一個老人家坐在上頭也不會受到傷害……。後來,鍾喬老師帶領世新社發所學生演出《楊儒門歷史報告劇》,參與該案的兩位檢察官特別到現場看這場演出,還捐了一千元。
這兩位年輕的夥伴──深靖和秀梅,選在911這天於牯嶺街小劇場結婚時,鍾喬老師寫了這首詩,獻給他們。
將你的名,熔鑄上我的名,
拭去對底層的「污名化」,
恰是新的命名。在九.一一
獨特的日子裡誕生。
曾經,河的兩岸,兩雙
年少望向藍天的眼睛,
凝視著一只風箏。
起風了!遠遠的天向河靠近,
一絲線,牽動著腳步,
雀躍底在河海的匯口
相遇。這時,匆匆已屆中年,
回頭時,一座巨大而停擺的鐘,
像蒸著悶氣的火車頭,在街頭,
在罷工線上匍伏著身軀。
那時間的身軀,何時,又在
旌旗翻滾的月台啟動。
「何時」在起床時,回望著
甜美而紊亂的枕頭時,你們問:
「甘蔗田裡沙沙做響。地下黨人,
從記憶的隙縫中回來,收成時,
順勢利刃割下WTO的頭顱。」
且讓我的祝福,
化作南方燕子的一雙翅膀,
在你們相靠的簷下築巢。
且讓我送來一扇窗,
在夏日風暴抵臨時,
望向一艘銹壞的鐵殼船,
擱淺在眾目的積怨中。
九.一一為新人命名的日子,你們
攜手穿越一道又一道被扭曲的門,
街道上,貧困的人唱著鼓舞的歌,
陽光,哼著從陰影中脫身的調。
【瑋傑的歌】已經恁夜欸(親愛的你)
這首歌名「已經恁夜欸」(客語),想要表達的是「夜已經深了,親愛的你,明天會如何呢?」就讓我們一起找到明天的答案吧!獻給每天生活的、踩著的這片土地。
詞/曲:黃瑋傑
噯 親愛个汝 昨晡日 汝看去還恁後生
噯 親愛个汝 昨晡日 汝還恁靚恁得人惜
噯 親愛个汝 今晡日 汝看去仰恁無力
噯 親愛个汝 今晡日 汝仰會老啊恁緊
噯 親愛个汝 天光日 汝愛去哪位
噯 親愛个汝 天光日 還伸幾多記憶
噯 親愛个汝 已經恁夜欸 毋知天光日 會仰仔
噯 親愛个汝 已經恁夜欸 毋知天光日 會仰仔
噯 親愛个汝 已經恁夜欸 希望天光日 會仰仔
𠊎知
[中譯]
嘿 親愛的你 昨日 你看上去那麼年輕
嘿 親愛的你 昨日 你還那麼得人疼惜
嘿 親愛的你 今日 你看上去怎沒活力
嘿 親愛的你 今日 你怎如此快速老去
嘿 親愛的你 明日 你要走向哪裡
嘿 親愛的你 明日 還剩多少記憶
嘿 親愛的你 夜已那麼深 不知明日 會如何
嘿 親愛的你 夜已那麼深 不知明日 會如何
嘿 親愛的你 夜已那麼深 希望明日 會如何
我知道
【瑋傑的歌】行
人生過程中可能都會遇到需要做抉擇、感到困惑的時候,這首歌想要說的是:如果就這麼停下腳步,將看不到遠方的風景;繼續走向遠方,說不定就會找到理想、找到答案。
[搶先看]20190216《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朗讀暨歌唱會01-黃瑋傑〈行〉
詞/曲:黃瑋傑
今夜 我想 我會 出發
今夜 我想 跟著 夜色行
今夜 我想 我會 出發
今夜 我想 路上 有月華
行去 一個地方 行去 遠方
行去 一個地方 行去 故鄉
行去 最初的來處
日頭落山 月光來 月光照路 心頭安(客家山歌──新民庄調)
我就出發 起始行 月華底下 尋路歸
[同場加映]2016年《返鄉的進擊:南風.證言劇場》
[同場加映]黃瑋傑《已經恁夜欸》(親愛的你)【Official Music Video】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