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除了歷史,貨幣演化也暗藏全球化與科技進步的威力──專訪韓晗《讀錢記》
圖片來源/韓晗
歷史有很多面向,能從各種角度解讀詮釋也是它的迷人之處。除了制度,與一般人息息相關的便是器物,器物之中,貨幣又佔有一定的份量;而承受高溫熔鑄、躲過動亂摧殘的古錢幣,紋理中流淌著什麼樣的故事呢?一切奧秘都藏在韓晗老師的新作《讀錢記──誰把歷史藏在錢幣裡》一書中。
文史雙修的研究者
韓晗老師和貨幣有很深的淵源,從小他就有收藏錢幣的癖好,之後又投入文學研究的領域,因此對他而言,收藏、探索錢幣不單只是歷史研究,也是文學思索的精神泉源,從貨幣演變中,他看見的不僅是歷史更迭的脈絡,還包含了人文思想的蛻變。
舉例來說,古人看待財貨的反應,如西晉王衍將錢稱作「阿堵物」,或是南宋名將張俊因愛錢而被戲稱「錢眼裡坐」等佚事,在韓老師的眼中看來,除了禮教的薰陶,也包含了當時社會的民俗與思想;而在眾多口耳相傳的過往中,最令他感興趣的則是一個小吏的故事。
「宋朝有位學者叫羅大經,寫過一本書叫《鶴林玉露》,裡面提到一個叫張乖崖的縣令,他手下有個小吏,偷了一枚銅錢,被他打得死去活來,小吏辯解『不過一錢而已』,張乖崖斥之:『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個故事我印象極其深刻,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收藏銅錢時時常想這個問題,一枚銅錢,古代是最小的貨幣單位,即使今日,除非特別有收藏價值的,否則大多數也不值錢,但是古代有多少貪官汙吏是從這一枚錢開始步步走錯,最終不能自拔的呢?所以我認為,一錢可觀世,一錢亦可察人。」凡此種種,都顯露出韓老師深厚的人文素養。
貨幣演進是科技史與社會史共譜的交響樂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貨幣有許多堪稱重大變革的里程碑,如以貝殼為幣轉換到鑄造銅幣、秦始皇統一幣制、宋朝發明交子、會子等等;此外,貨幣除了代表朝代更迭,也能從鑄造過程中含銅量的多寡,或民間交易是以物易物還是使用官方貨幣,看出朝代國力強弱、人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等社會狀態;那麼,在韓晗老師眼中,各時期貨幣所象徵的意義以及演化,最重要的又是哪一個呢?
「我覺得都重要。布幣、刀幣取代貝幣、天圓地方的『孔方兄』取代布幣、刀幣,最後紙幣、銅元(硬幣)取代『孔方兄』,這都是時代的進步,所反映的是人類歷史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革,因此它們都很重要。現在電子貨幣有取代紙幣硬幣的傾向,像Apple Pay、支付寶等等,也證明了這一點。」
韓老師認為,中國歷史五千年,可說從交易被發明出來就有貨幣,要在有限的篇幅中一一細說是很困難的,因此他只能從整體的角度概述,在這裡他以貨幣與兵器之間的關係作為例子來說明:「我們知道,中國古代貨幣的第一使用金屬是銅,但銅也是鑄造兵器的重要金屬,畢竟國內的銅是有非常限的,因此,無論是兵器還是貨幣,都需要混入合金。通過對錢幣金屬的分析,就可以看出當時社會格局的戰與和,這是科技史與社會史的交叉互動。」
全球化消彌了貨幣的使用觀念差距
除了研究與寫作,韓晗老師也常出國旅行講學,對國際情勢有相當深入的觀察,對他來說,「全球化」是一個近在咫尺的名詞,尤其是從貨幣的角度來看更是明顯,「是全球化時代下,人類貨幣的使用觀念非常統一。只是說中國大陸這幾年發展太快,電子貨幣遍佈每個角落,路邊賣撈麵的攤位、用移動電話預約的出租車,都可以用QR Code結賬,你如果來大陸旅行,出門不用帶現金與信用卡,帶移動電話就可以,前提是裝上支付寶APP。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都遲了一步,像我在美國還用過被大陸淘汰的現付支票(money order)結賬,我寫了一篇《懷舊的美國人》就是談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太不可思議了,不過在歐洲,這個問題也存在。」
●遊歷與講學中的韓晗老師
科技藉由貨幣制度深入現代人的生活
言談之中,韓晗老師都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點到為止的介紹貨幣演變在歷史上所佔有的重要性,然而一談到研究素材──古錢幣的來源,以及前人的相關著述,前面提到關於科技史、社會史以及全球化交織的威力,立刻就無所遺漏的展現出來,「大陸網絡很發達,買書當然是互聯網。古幣有時候也會參加網上的拍賣交易,但大多數在大陸各地的文物市場,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
從古至今,錢幣都在人類的發展史上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即使存在的形式不同,卻從來不曾離開我們的生活,而透過交易產生的聯繫與故事,相信也會跨越國界與種族,如同活水般,流轉於世界之中。
延伸閱讀
四爺雍正在位期間做的一件事,穩定了整個大清王朝
貨幣、船堅炮利和起義:東方最後王朝與邊疆民族之間的關係
貨幣推翻了滿清!?晚清最後救危圖存的幣制改革
跟上時代,十分鐘了解全球化對你的影響!
更多作家專訪,盡在作家面對面!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