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山城住一晚──拜訪世界公園瑞士

Top

孤挺秀麗的馬特洪峰

首頁圖來源:hpgruesen 

海拔4,478公尺的馬特洪峰(Matterhorn)並非瑞士第一高峰,但在國際間聲名遠播,究其原因,主要是此山的獨特造型所致。想看馬特洪峰就得到瑞士西南邊的策馬特,從那兒搭登山火車,到名為葛納葛拉特(Gornergrat)的觀景臺上觀看。由於策馬特嚴禁汽車駛入,一定得搭火車進城。搭乘冰河列車固然好,但太費時。可在布里格(Brig)搭上MGB(Matterhorn Gotthard Bahn)鐵道的火車,僅需1.5小時就抵達。我們當初是在遊完南部的盧加諾後,從那裡乘巴士到戴西,再改搭MGB的火車進入策馬特,時間上省很多。在戴西時,可順便將隔天從策馬特到觀景台的火車票買好。相關的網站就列在本節文末。

在策馬特只要是天氣好,一抬頭仰望,大概都可瞥見馬特洪峰尖銳的山頂。抵達策馬特時,我們在大街盡頭的天主教堂外就望見馬特洪峰。那時正是薄暮黃昏,山峰看來霧樣迷濛,但近乎三角造型的輪廓已算清晰。第二天上山之前,起得早,也在旅館的陽臺上看到馬特洪峰的日出。

1.jpg
●朝霞染紅馬特洪峰

▍搭火車上山

從策馬特開往觀景台的是登山齒輪列車,大約45分鐘就到達目的地,沿途仍設有數站,以方便健行的遊客隨時上車。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何不直接開到馬特洪峰山頂,或者遊客再從觀景台攀登上山?這兩者都牽涉到技術層面,前者有工程與山峰結構的限制,後者則是連登山專家都不易攀爬,若體力、技巧、天候等配合不佳,隨時會魂斷高山。再者,從觀景台到山頂尚有一大段路,還是在臺上觀賞最具美感,角度也最佳。

事實上,當火車逐漸爬上坡時,一路上也是好景相隨。不過這需要好天氣來配合,否則火車開得上去,但山區模糊不清,一樣會敗興而歸。所謂的山區不僅是馬特洪峰,還包括其他大大小小的20幾座山峰在內。

山區除了有觀測站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如星羅棋布的旅館,有些就像是山上人家。這現象就如同未抵達阿里山之前,在奮起湖等地已可看到旅社或民宿,提供爬山的人住一晚,隔天再繼續活動。

▍觀景台周邊的景色

就在一路風光賞不盡時,火車已到達觀景台。在這裡即便是夏天時,也能體會到冰天雪地的感覺,因為放眼望去,長年積雪的4,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連綿不絕,其間還夾雜7條冰河。瑞士最高的羅莎峰(Monte Rosa,義大利語即玫瑰山)海拔4,634公尺,就位於最左邊,而最右側的便是孤挺秀麗的馬特洪峰。

觀景台周邊很熱鬧,有販賣紀念品的商店、小教堂、附設天文臺的崑畝飯店(Kulm Hotel)、與遊客拍照的聖伯納犬隊等。石砌的小教堂就位在飯店底下的左側,如木屋般可愛,入門處有蠟燭可買,介紹的文字除了英文,以及瑞士常用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外,還有西班牙文。我直接走到聖壇前,虔誠地為家人和台灣祈禱。真可惜!愛攝影的哥哥忙著拍外景,這棟小教堂卻一張也沒拍到,當然我禱告時的神情也無照片可作證。不過祈禱本來就是誠心的行為,無須擺出姿態供人拍照,否則就太矯揉造作了。

2.jpg
●拍照用的聖伯納犬

在崑畝飯店的二樓陽臺上可邊喝咖啡,邊欣賞一字排開的高山雪峰,觀景角度的確很棒。至於樓下則是大廳兼精品店,世界一流的服裝、皮鞋等在這深山裡都買得到,而且不會比都市裡貴。當然一般人瀏覽櫥窗就夠了,畢竟來此是看山,果真要買,就等回國前在大城市的百貨公司、精品店裡選購。

▍利菲湖區的健行

之後,有一段山路健行的活動,哥哥也跟著眾人去走,以便拍攝馬特洪峰映照利菲湖(Riffelsee)的美景,順便體驗徒步旅行的樂趣。至於我,行動不便總是吃虧些,只好坐在山頭的長椅上等火車,直接搭回策馬特。此時四周靜下來,與我面對面的就只有奇偉壯麗的馬特洪峰,真是人也孤單,山也孤單,不如相伴相看,畢竟千里而來,不就是為了這座名峰。是啊!有這機會獨自再欣賞馬特洪峰,不也是一種善緣,何必感到孤寂。或許正因為如此,特別喜愛馬特洪峰。

健行的人約走40分鐘後,也會在另一站搭另一班列車下山。這段山中健行依哥哥所拍到的景致來看,利菲湖那一帶多了棕色系的色彩,不再像觀景臺上完全以白色為主。這可能正值秋天的緣故。除了美得像仙境的湖中倒影外,還有黑白相間的山羊、羽毛般在湖中漂浮的水草、古老的石塊等。

3.jpg
●馬特洪峰映照湖中

▍下山回策馬特

在這看似仙境又有些荒涼的山區也設有咖啡座,走累了可坐下來喝一杯,但時間要控制好,以免錯過了下山的火車。通常下山時,從火車的窗口仍可眺望馬特洪峰,好像山與人正一路相送,只是這也必須碰上好天氣,否則很難望見。就在車窗出現了策馬特的旅館、民宅時,這一趟馬特洪峰之行也就劃下了句點。和冰河列車一樣,下車時也可獲得一張搭乘齒輪列車的證書。

旅遊資訊

到達此地及上山有關的交通網站如下:
http://www.mgbahn.ch/en/
http://www.gornergratbahn.ch/en/Pages/default.aspx

另外,鑒於有人欲在策馬特過夜,也提供專屬網站如下:
http://www.zermatt.ch/en/

Top

歐洲第一高的白朗峰

歐洲最高的白朗峰(Mont Blanc)在海拔4,808公尺,位於法國與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系交接處,自古兩國均宣稱擁有該山,但近代法國的地圖學家將其劃入法國邊境,從此世人普遍認知主要為法國所有。此山的巔峰就在法國東部的霞慕尼(Chamonix)。我們當初是先乘巴士到瑞士南方的馬提尼(Martigny),再改搭白朗峰號列車,穿過山谷進入霞慕尼。

▍白朗峰號列車

這一段由瑞士到法國的列車之旅頗特別,盡收眼底的除了高山、溪谷、森林、村落外,還看到搭同一班列車回家的瑞士中小學生。他們在進入法國前就陸續下車了。在車廂裡,只要一看到一群亞洲觀光客,即使旁邊還有些空位,他們也不敢或不願坐過來。其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換做我們看到一夥歐洲旅客,我們也羞於與之同坐。無論如何,看著他們談笑戲耍,一副少年不知愁的模樣,真是青春年華多逍遙。

搭乘白朗峰號列車不像冰河列車、少女峰登山齒輪列車,以及由策馬特開往葛納葛拉特觀景台的火車一樣,在旅程完畢後可領到一張證書,但一路風景絕佳,不亞於冰河列車的前半段所見。

中途上來一位婦人,看到我在翻閱一本撿到的日文旅遊書,以為我是日本人,經我表明,方知是台灣人。接著,我們聊了起來,談得蠻順暢,原來她正是英國人,但並非前往白朗峰的遊客,只是有事要去法國。

然後也有一群看似東歐的乘客上車,我們趁機用簡單的法語向他們打招呼,可是他們只看著我們傻笑,不知是不懂法語,還是我們的法語講得不好?不過沒關係,有緣來共乘,欣賞美好風光的快樂心情就是共通的語言。

▍登山纜車

有趣的白朗峰號列車搭到霞慕尼時已是黃昏時刻,欲攀登白朗峰還得再乘坐登山纜車,因此當晚在霞慕尼過夜,隔天一早才上山。

4.jpg
●搭纜車上山

登山纜車的車站四周,姹紫嫣紅的鮮花開得五彩繽紛,彷彿盛夏猶在,好似暖春已屆,清晨的空氣也特別甘甜爽快。搭乘名為Aiguille du Midi的登山纜車,只需20分鐘就可抵達觀景台,但中途須換車。法文Aiguille du Midi是指太陽中午時分照在峰頂上,也指白朗峰山系的南針峰而言。南針峰的海拔較低,但山上有尖塔,比白朗峰更容易映入眼簾。

隨著纜車升空,往前看去,壯觀的雪山已逐漸展現出磅礡氣勢,而朝下望去,屋宇、車輛等顯得十分渺小。那種感覺固然很奇妙、很過癮,但多少還有點緊張,就擔心萬一運作不順,懸掛在半空中可不好受。途中也有看到紅色籃子狀的小纜車,那是滑雪客或其他高山活動者專用的纜車。

▍山頂好風光

待安抵海拔3,842公尺的觀景台,放眼望去,一片冰天雪地,幸好不怕冷,也沒懼高症,四周走一圈,暖和四肢。目睹山頂圓滿的白朗峰,狀如饅頭,並站在法國、瑞士、義大利三國交界的屋脊上,賞遍崢嶸雄偉的山峰與冰河。此時用望遠鏡看去,一群登山家正努力攀越白朗峰,黑點竄動有如白糖上的螞蟻,卻也構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其中有個登山家孤軍奮鬥,一路走來像溜冰般美妙。

當金色陽光四射,更令人動容,彷彿上天的慈暉普照群峰,象徵著和平、幸福、美好與希望。朝陽如此聖潔美麗,想必晚霞更絢爛多彩。再看那如浪的一波波雲海飄浮在山巒間,耳畔的交響曲吹奏得愈加悠揚激切,聲聲絲竹直撼人心。乃至於亦令人想起巴哈、莫札特、舒伯特等音樂家所譜寫的《聖母頌》(Ave Maria)。這些作曲家的《聖母頌》雖曲調、旋律、風格等各自不同,然神聖、慈悲、虔誠、偉大的精神則一致,同樣感人地貫穿全曲。就是在此刻聽到布拉姆斯所作的合唱曲《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也覺得貼近此情此境。與一般安魂曲有別,《德意志安魂曲》主要是在激勵世人,於一片祥和樂聲中,使其對人生有所期許。

當然,並非要目睹白朗峰,方有感而發,在觀賞馬特洪峰、少女峰等各種雪山時,優美、動人的音樂自然由心中響起,而且可隨人而異。

觀景臺上有供人踏冰戲雪之處,也有觀測站、餐廳、商店等。一些怕冷或登高就頭暈的遊客,紛紛躲入店裡休息,喝點熱咖啡或紅茶,甚至吃個點心,以驅除寒氣。在店內巧遇一對來自美國的青年男女,隨興聊起高山、氣候等。他們對於亞熱帶的台灣有座飄雪的玉山,感到很驚奇。從觀景台俯瞰纜車中途站,就像回首來時路,越發感到整個高山地區的壯麗氣勢。

基於瑞士通往法國很便利,白朗峰又舉世聞名,有些報導瑞士旅遊的國外書刊也專文介紹,畢竟廣義而言,皆屬於阿爾卑斯山系,很值得一遊。然而和瑞士境內的馬特洪峰、少女峰等一樣,在出發前必須先確認天氣狀況。如果天候不佳,光是乘坐纜車就失去意義,無法博覽天地萬物。

旅遊資訊

相關網站提供如下,包括白朗峰、霞慕尼,以及白朗峰號列車等資訊:
http://www.chamonix.com/welcome,0,en.html
http://tmrsa.ch/index.php?&chglangue=2

Top

樂聲昂揚的萊茵河瀑布

通常到瑞士都是從第一大城蘇黎世(Zürich)進出,但除非是有到市區觀光,否則對蘇黎世的印象都止於機場而已。實際上,瑞士是越往郊外走,風景就越美。離開蘇黎世機場,約67公里的巴士路程,就來到位於德瑞交界的萊茵河瀑布(Rhine Falls)。這瀑布雖沒有美加交界的尼加拉瓜瀑布(Niagara Falls)那般雄偉浩大,卻也氣勢奔騰,比起之前的湖泊,可謂輕柔的樂聲開始激昂揚起。萊茵河瀑布的平均流量是每秒700立方公尺,落差21公尺,連魚都難逆流而上,遊客卻能乘船享受水花飛濺的樂趣。

在萊茵河瀑布上面有長橋跨越,由德國開來的火車,進入瑞士時一定會通過這座橋。火車的奔馳聲,配上瀑布的狂瀉聲,真可想像多麼驚天動地,宛如貝多芬的《第六號田園交響曲》(Symphony No. 6 "Pastoral")已進入雷電和風雨交加的第四樂章。

▍觀賞瀑布看天氣

遊客由郊區的山坡地進入萊茵河瀑布時,應是瀑布的後半段,也就是河水流動較緩慢、較平靜的部分,看來就像一般的河川。沿著河濱往前走,再走些上坡路,就可目睹瀑布的澎湃衝勁,以及各種奔放洶湧的雄姿。當然,水聲已非喃喃低語似,而是轉為慷慨激昂的高歌。在一片驚濤駭浪中有塊巨大的岩石,乘船遊覽時可到此巨岩上觀看全景,充分體驗瀑布的偉大氣勢。然而這也得視季節而定,像春夏季就很不錯,而進入秋冬後就不太理想。由於瑞士的國慶是在8月1日的夏天,當晚在瀑布上有施放煙火,的確可遊瀑布又看火花。關於瑞士的國慶日定在8月1日,乃是為紀念1291年中部3小州,烏里(Uri)、舒維茲(Schwyz)及下瓦爾登(Unterwalden)在8月1日當天結成軍事同盟。

萊茵河瀑布雖只是個郊外的瀑布,和上高山賞名峰一樣,天氣的好壞決定了一切。我們到達瀑布的當天早上有下過雨,天色較陰沉,光線顯得不充足,周圍的景色看來也就沒那麼光鮮亮麗。

5.jpg
●坡地上的民宅

▍瀑布外圍的景物

瀑布的河濱,寧靜清幽,令人沉醉,不出片刻就消除了長途飛行的勞累。剛拐入瀑布的地方有幾幢民宅,座落在山坡地上,看起來像是童話書裡的房子,悄悄隱藏在森林深處。除了這幾戶民家外,河邊也有販賣紀念品、餐點、飲料的店舖,甚至像鄉村客棧那樣的餐館。我在最外邊一家商店買了些喉糖和水果糖。付帳時,出於好奇心,問了店員有關瑞士法郎紙鈔上的人物。結果,那位店員答得妙,說她對這德語區以外的歷史人物不太清楚,反正鈔票面額越大越受歡迎。

瑞士法郎縮寫成CHF,其中CH (Confoederatio Helvetica)是源自拉丁文,意即瑞士聯邦,而F就是法郎(Franc)。目前(2013年)一塊瑞士法郎約等於台幣30元。除了瑞士法郎,歐元(Euro)在此也通用。

旅遊資訊

相關網站如下:
http://www.zuerich.com/http://www.rheinfall.ch/home

本文節選自《瑞士交響曲──高山‧湖泊‧古堡‧城鎮》,原作者陳彥亨

延伸閱讀
為什麼瑞士人不願還清房貸?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7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