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夏天的尾巴!讓「天下第一」為你介紹深秋的最後玩水佳機

Top

第一灘─北海銀灘

首頁圖來源:mruizdeassin 

1.jpg

溫馨與浪漫常現於夢境!
奇景共美文多出自神遊!
烈火並柔情相融在縹緲!
最戀之佳境可遇而難求!

廣西的北海,北海之銀灘,是我夢寐以求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不僅因為這裏是中國最好的珍珠─南珠的產地,更因為銀灘人稱「天下第一灘」,必欲睹而後快。然而,一次次與她失之交臂!不是因集體活動線路調整,就是颱風海浪公然阻隔,逼得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抱憾而歸!

也許是命運作弄,「芝麻」尚未為我開門。想起李白夢遊天姥,意騁名山而得傳世佳作之古例,想起范仲淹憑圖作〈岳陽樓記〉而成千古名篇之楷模,竟也不揣冒昧,斗膽作神遊北海之文。

正值此時,廣西一位「美眉」,從網上發了自己的一幀暢遊北海的玉照─不,是一幅「鐵照」,或者應稱「酷」照吧,戴著一副絕對時髦的墨鏡,憑海臨風,髮絲向空舞,長裙面海飄,身後是碧海、銀沙、藍天、白雲、綠樹、彩傘,交織成充滿動感、色彩豐富的旖旎風景線,遠景煙波浩淼,近處遊人如織,遮陽傘下情侶依偎,衝浪板上歡樂顛連,我自己忽然就悟到了北海銀灘魅力真諦,彷彿置身於萬眾之間,遨遊於海花波叢……

我關注螢屏,廣翻書籍,開始領略「天下第一灣」的風采!

灘勢長且平。誰見過這麼遼遠平坦的海灘啊,綿延二十四公里。從地圖上看,這銀灘所在的區域整個如同一隻張開大嘴的老虎,故而銀灘俗稱「白虎頭」。誰都知道,老虎是食肉動物,會吃人的。但銀灘卻是一隻絕對溫馴的充滿柔情的讀懂人心的老虎,與人類和睦相處,絕不隨意傷人。

沙質細而白。銀灘的得名,主要是因為這滿灘的銀沙。整個沙灘全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陽光照射,細而白的沙灘會通體發出銀光,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製造玻璃、搪瓷及光學儀器等產品的上佳原料啊!不難想像,在這樣的碎銀之上漫步是何等愜意!在上面打個滾也會讓你從頭舒服到腳。和這樣潔白、細膩的胴體零距離親密接觸,當是人生一大快事!

水性溫又淨。這裏的年平均溫度二十二點六攝氏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夏秋三季都可進行海水浴。海水沒有污染,澄碧見底。宛若清純嫵媚的處子,熱情似火不外露,輕寒薄浪不凍人。

浪花柔兼軟。我到過南方和北方多個海水浴場,感覺明顯不同。青島、大連一帶,因黃海含沙量大,海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難見清波碧浪。廣東、海南一帶,海水固藍,然而少有如此平緩伸展的沙灘,因此浴場上的爬灘浪就比較威猛剛烈。那浪頭高過人頭,砸下來力量不小。初學游泳者必須時時提防大浪,見到開花浪湧上來,你得趕緊往上跳,借助海水浮力,避開海浪撞擊。而銀灘平均坡度僅為零點零五,極其平緩舒展,所以爬灘浪也嬌媚溫柔,細軟可人,讓游泳者倍感親切。

空氣更清新。這更是銀灘一大特色。這裏的空氣清新自然,負氧離子含量是內陸城市的數十倍乃至百倍,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國大氧吧」。

且無鯊魚擾。鯊魚是許多海水浴場的天敵。許多浴場不得不設立防鯊網,規定禁區,派人守衛。而北海銀灘浴場沒有這樣的麻煩。或許是上天特別鍾愛這片淨水,不許鯊魚靠近;或許是北海銀灘的妖嬈嫵媚,感動得鯊魚不忍前來驚擾吧,總之,這裏的浴場是得天獨厚的人間樂園,只有和平沒有戰爭。

且慢。誰說沒有戰爭?人與自然和平共處,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順應的平衡使然。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戰爭還是不可避免。

前幾年,人們發現銀灘的沙質變灰變黑,平緩的潮間帶,沙灘變得起伏不平,形成了一棱棱、一道道的積水槽溝。

這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了嚴重警告,抑或是戰爭前的「最後通牒」吧。

是的,那漕溝是天書,天書上寫著:人類啊,你干擾了海岸沙灘的自然發育。

原來,是北海人在旅遊源大開發過程中出現了重大敗筆。有三十三幢建築物阻礙了海潮的自由,一道長而堅固的防浪堤緊貼潮線,改變了海洋動力環境,影響了海浪對銀灘的哺育,使得銀灘變得發育不良,麗質天成的美少女患上了肌肉萎縮症。

北海人接到了大海發來的「哀的美敦書」,臉紅心跳,深刻反省,並幡然改過。把一切防礙銀灘自然發育的建築物盡行拆除,還灘於海!

哦,「天下第一灘」,你是幸運的,你的抗議得到了北海人的「天下第一重視」,於是,你又恢復了青春活力、風情魅力!

哦,不,真正幸運的是北海人。正因為大海的及時提醒,北海人才免於自己砸掉自己的「金飯碗」,自己撕毀自己的臉面啊!試想一下,失去了銀灘,北海將會怎樣?

銀灘是美麗的,美得讓人心旌搖盪,但她絕不接受任何羞辱和蹂躪。

銀灘是溫柔的,同時又是剛烈的;銀灘是水做的,同時又是火煉的。如同百媚千嬌的「美眉」,也有如鋼似鐵的潛質,誰無端欺負她是不行的。其實何止是銀灘,整個自然界與人類都是一種和平共處、互利互惠的倫理關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真理,這就是警言!

李白夢遊天姥,吟有名句:「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顯示出一種順應自然、入山求仙的願望和和不能忍受屈辱的傲骨。有氣節的文人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有特色的景點同樣如此,「開心顏」是人與自然共同追求的目標。范仲淹憑圖遙想,留下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表現了一種承先啟後的人文精神。我今神遊「天下第一灘」,文思乏力,言表卻又迫切,無奈只得化用先賢名句,拼成一首順口溜:

天下憂樂分先後,
美景堪為子孫留。
且放碧水銀灘走,
得開心顏自風流。

(拙文草成後,終於得一機會去了北海,漫步銀灘,重讀拙文,竟不想再改。就依神遊情狀發表。)

Top

第一涯─海角天涯

2.jpg

歷史最會捉弄人。時空的變幻,常常把天涯變成咫尺,把遙遠變成眼前,把熱鬧變成清冷,把繁華變成荒涼,把得意變成落魄,把殘酷變成溫情,把情天變成恨海,把畏途變成通衢,……一句話,既能把斷頭臺變成紀念碑,也能把歌舞場變成沙礫堆!這其中,有神功造化,有命運捉弄,但都是一種規律左右,是發展的必然。

如今,我站在「天涯」、「海角」兩塊巨石之間,憑海臨風,思想起千百年來,多少被流放的「罪臣」、「逆官」、「叛民」們,當年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啊,與繁華的都市相比,這孤懸海外的荒島,「鳥飛尚需半年程」!單是那種孤單寂寞倉皇悲涼,便足以令人萬念成灰,真正的悲悲慘慘淒淒戚戚!生亦難,死亦難,逃跑更難。「崎嶇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就是被流放者當時心態的真實寫照。

是啊,當一個人被從權力巔峰上打落下來,從繁華都市中驅趕出來,或一腔熱血遭遇冰冷的刺激,甚至黑白顛倒,反功為罪,直到披枷戴鎖,被強行放逐到這前無進路、後無歸途的蠻荒之地,那種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了!

眼前所見,是亂石穿空的天之盡頭,是驚濤拍岸的海之邊際。亡命天涯走海角,何似生渡鬼門關!

這就是天涯海角的歷史背景!

涯,本意指水邊,泛指邊際,「天涯」,當然是指天邊了。古人不知天有多大,前方無路便是盡頭。被稱為天之盡頭的好像有兩處,一處在山東成山頭,那裏被稱為「天盡頭」。與「天涯海角」相比,「天盡頭」不能算是最邊際。因為成山頭是半島,與大陸連為一體。而海南是一個大島,整體與大陸隔海相望,因此,更顯邊遠。所以,天涯海角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涯」。

這裏距三亞市西二十六公里,北倚馬嶺山,面對三亞灣,金沙碧浪,海風徐來,灣中有一群大小島嶼,在萬頃碧波中浮動,如玉盤托翡翠,清水出芙蓉。此景足以讓人心曠神怡,盡掃旅途疲累。更為奇妙的是山海之間,沙灘之上,凸現一大群千姿百態的礁石,大的如山頭,小的似臥牛,有的形如玉印,有的狀如石球,海中的如鯊魚浮水,岸邊的如海龜爬沙,石熊憑海,石虎臨風,石鳳引頸,石龍潛身,更有石柱、石筍、石蛋、石臺、石疙瘩,造型各各不同。這些礁石,沒有鋒利的棱角,一律光滑柔和,這或許是億萬年間海浪沖刷打磨改造的結果。它們的著裝色彩也很統一,都是黛黑煙灰,色素沉著,有一種歷盡歷史滄桑後的成熟。

最有代表性的兩大巨石,當然非「天涯」、「海角」莫屬了。二石高逾十米,長寬皆在六十米左右。「天涯」二字為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崖州知州陳哲所書;「海角」二字也是出自清代文人之手。「天涯」石上還鐫有郭沫若手書的一首詩:「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波清灣面闊,沙白磊石圓。勞力同群眾,雄心藐大千。南天一柱立,相與共盤旋。」字不錯,詩卻不敢恭維。

郭詩中所指「南天一柱」,是指「天涯」石左不遠處的一塊高約七米許的石柱,上有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雲梯所題「南天一柱」四個字。如今二元面值的人民幣,背面圖案即是這個南天一柱。與周邊礁石、椰樹相比,這柱子實在是矮了一些。大概也找不出更高更大的柱子來了,權且矮子裏面選將軍吧。

由於有了「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這些文字的人工切入,這裏的石頭便或多或少地提高了身價。遊客們來到這裏,一定要和這幾塊石頭合個影,表示自己到了天涯海角。當然,如今遊人留影時的情緒是與古人絕不一樣的。古時被流放者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傷情斷魂,而今遊人則是興高采烈,喜氣洋洋,或寵辱皆忘,或志得意滿。前人以流放到天涯為悲,今人以旅遊到海角為樂!這就是天地翻覆,時空變幻。相對不變或變化很小的是那灘、那海、那石頭。

我在這石頭陣裏穿行,恍如進入時光隧道,聽見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名臣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等等一個個在這裏長吁短歎,哼的是斷魂曲,吟的是斷腸詩,與撐著陽傘,追著浪花,踏著沙灘、扶著石柱拍照的紅男綠女們形成強烈的反差!再看這群黑黝黝的石頭,一顆顆、一粒粒都像是向天而立的牙齒!天牙!啊,「天涯」群石,是「天牙」!它咀嚼著億萬年的天風海浪,咀嚼著千百年的人文歷史!這海角,分明就是「海嚼」的諧音哪!「嚼」,有信口胡說,無謂爭辯的意思,當然,也可以正話反說,說這人真能「嚼」,那就是說這個人特別能說,也特別認真地說,比如咬文嚼字,就是表示這人既認真又有一定水平了。「海嚼」則是大說特說啦。因此,關於「海角」的「海嚼」,流傳下來的神奇故事不可謂不多。

天涯海角的來歷,便是「海嚼」中的一段。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裏惡浪翻天,漁民出海,因無航標經常觸礁翻船,被惡浪打沉。有兩位仙女下凡幫助漁民,立於南海之中為漁民導航。此舉犯了天規。王母十分惱怒,要抓她們回天上去。二位仙女就化為雙峰石立於海邊。王母派來雷公把她們劈為兩半,一半成了「天涯」石,還有一半就是「海角」石。其中一位仙女的膀子被炸飛了,落下來成了「南天一柱」。

故事聽來有點血腥,有點恐怖,但與這兒的地形地貌倒也相稱相配。說實話,如果讓遊人盡行離去,只留一個人在這石叢海浪之間倘徉,那必定會讓人毛骨悚然的。

如今的天涯海角,成了一座巨大的遊樂場,天上有飛艇,地面有纜車,水面有遊船,水下有潛水專案,海陸空一起上,立體推進,把整個一座海灣弄得甚囂塵上,沒有一處安靜。特別是兜售旅遊紀念品的婦女、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對遊客進行圍追堵截,誰若掏錢買了其中一份紀念品,那必有一群人包圍著買主,非讓你再買不可。而旅客出口處,就設計在一個大商場內,七拐八彎,從商品叢中穿越,不少於千米「征程」。那感覺,比在海角天涯石陣裏穿行是絕對惶恐得多!給人的感受就是,遊完天涯海角,你得再經受一次「天牙海嚼」的體驗。

本人出於對三亞人的感情,花幾十元錢買了幾份「海南珍珠項鍊」,到家一看,全是塑膠的!雖不大發感慨,但終歸有些想法,風雖無痕,潮卻有信,改革開放為荒涼的天涯海角帶來繁榮,我們為什麼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局面呢?應該相信,那每天漲落的潮水中,必定有古人灑落的淚水,那「天涯」、「海角」的石刻下,必定有古人呼喚海晏河清的吶喊!

願歡樂永駐天涯!

願繁榮長留海角!

Top

第一「潑」─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

3.jpg

傣族的潑水節是在西曆的四月十三至十五日。第一天辭舊,第二天潑水,第三天是傣曆的新年元旦。相傳古時有一火魔,為害傣族人民,要除去它,就要割其頭,用水澆滅。這就演變成了今天的潑水節。已故的周恩來總理當年曾在雲南參加過潑水節。當代的潑水節已經成為一種祝福,誰身上被潑的水多,誰就會得到更多的祝福。當然,周恩來在現場被澆了個透濕,他也興奮得暢笑不止。

我們到達西雙版納的時間,已是八月份,早錯過了潑水節。但傣家人已把這一節日延伸為一種禮節,一種民族風情,只要來客樂意,每天都是潑水節。

我們租來傣族服裝,換上拖鞋,在傣族吊腳樓前坐定,兩旁的水池早已盛滿水,一摞摞潑水用的小塑膠盆也早已擺放在一旁。下午三點鐘光景,主持人身著傣族服裝,向來賓致意,接著便是傣家舞蹈表演。幾個節目演畢,兩位傣族「少多麗」(傣語:少女、姑娘)手持荷包登場,在音樂伴奏下優雅地起舞,並不時向人群中張望,尋找各自如意的「毛多麗」(傣語:小伙子)。過了一會兒,她們把荷包猛地往前一拋,引得人群一聲歡呼,一陣騷動,許多人都盼望得到這荷包,然而卻空歡喜一場。原來,荷包上繫著絲線,線的一頭還在「少多麗」手裏抓著,荷包只在空中劃過一道粉紅色的弧,又回到「少多麗」手中。如是者三,人群便逐漸安定下來。就在此時,「少多麗」把手中荷包呼地拋出,靠近的人趕緊爭搶。最後,得到的當然只有兩人。撿得荷包的幸運者立即被請到廣場中央,主持人問他們是否知道撿得荷包的意思?二人都知道撿了荷包就是接受了「少多麗」的求愛,就是定情。那麼,按傣家傳統,未過門的女婿必須先到女方家中做三年苦力,兩個「毛多麗」當然不能,因為他們都是有了妻室的,於是,一個被罰唱一首情歌,另一個則要被大家扔進水池,他一看不妙,趕緊自己爬進水池,把渾身浸透。緊接著全場開始潑水。

潑水的氣氛那才叫熱烈,與其叫潑水,不如說播火。幾百號人,無分男女老幼,個個爭先恐後,端起小盆,舀起水來見人就潑,潑出一場青春之火。筆者「老夫聊發少年狂」,也抓過小盆,加入潑水隊伍。還有幾位佯作斯文的「筆桿子們」,在旁邊觀看了一兩分鐘,卻早遭了「暗算」,被別人一盆盆水潑將過來,於是就索性「豁」出去,抓起水盆亂潑一通。一時間,歡聲笑語伴著嘩嘩的水聲,把偌大的院落,鬧得喜氣充盈。在這裏,沒有長幼尊卑,有的只是互相祝福,即便是「惡作劇」,也絕不會遭到指責,倒是躲閃在一旁的,反而遭到批評:「你們不潑水,來幹嘛!」於是一陣狂轟濫炸,澆得他(她)們喘不過氣來,大家都笑做一團才作罷。有幾個過足了癮,換上衣服想走,竟又被躲在牆角的主人們潑了個透心涼,被潑濕的客人回頭看看,一笑而已。倘若平時在路上走,誰不小心灑幾滴水在他頭上,他也會變惱的,但在這裏,絕無惱怒,也不該惱怒,潑水是祝福嘛,誰不願接受祝福?

潑水是一種情境,進入這種情境,你便會忘記卻一切煩惱,剩下的全是歡樂。

感謝傣家人,創造了「天下第一『潑』」。

祝願這世界,天天潑水節。

Top

第一池─天山天池

4.jpg

當年,周穆王姬滿聞聽西方有個西王母國,那地方瓊香繚繞,瑞靄繽紛。鳳翥鸞騰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處處有異香隨擁,步步有仙樂相從。更有一絕,在那叢山峻嶺之中,雲漫霞飛之處,竟有一碩大湖泊,碧水流藍,波平如鏡,雪山倒映其間,鳥在水中飛,魚在天上游……

哦呵呵,穆天子坐不住了,他駕起八匹駿馬拉的車子,帶上大批隨從和無數奇珍異寶,北渡漳水,西越崑崙,抵達崦嵫山,會晤了西方至高無上的女王─西王母。

神聖而美麗的西王母,和英俊而瀟灑的穆天子在風光旖旎而浪漫的瑤池邊度過了一段神仙也難忘的美好時光。他們互設筵席,歌詠唱和,千年冰峰為其伴舞,萬里林濤與之共鳴。臨分手時,穆天子依依不捨,西王母再三挽留,西王母歌道:「祝君長壽,願君再來。」

從此,這瑤池就成了天下嚮往的神聖處所,萬眾仰慕的浪漫仙界。

這瑤池便是天山的天池。

瑤池也好、天池也罷,天下都不止一處。但雄踞天山之上的天池,接連冠以兩個「天」字,誰能與之媲美?當然應稱為「天下第一池」了。

穆天子離開瑤池後似乎再也沒有回去過。三千年後,我們來了。我們不乘八匹駿馬拉的車子,我們有四個輪子的汽車。

天池距烏魯木齊東北九十公里,我們乘汽車往阜康方向進發。沿途有大片的紅柳林和零星的駱駝刺。田間有玉米和向日葵,植株比南方矮小,但密度極高,幾乎都是肩挨著肩擠成一片。

一小時後,就進了阜康境內。兩邊的樹木忽然就茂密起來,大都是榆樹。這裏的榆樹與南方又不一樣,南方的榆樹直而高,有「鑽天榆」之稱。這兒是榆樹都是盤龍虯枝,伴著汩汩奔流的溪水,像是古樸蒼勁的國畫展開在山間。

車子盤旋到半山腰,迎面一座門樓聳立,樓前一石突兀,上刻「天池」二字。這兒有一片很開闊的平地,已經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車叢中穿梭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當年穆天子駕車拜瑤池,想來也是在此駐足通報西王母的吧。

忽然發現遊客們大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或者外套,還有不少人去租來軍大衣穿在身上。而我們還只穿著襯衫。山上山下競相差一兩個季節,溫差十攝氏度以上。仙凡到底不同,仙界比凡間清冷,想必仙家也比凡人要耐寒些,耐寒者大都長壽也許有點科學道理呢,我們咬咬牙,不租大衣,徑直進入仙境。

車子穿過高門樓,就算正式進入「瑤池仙境」了。兩側群峰顛顛連連,山間碧樹蓊蓊鬱鬱。途中經過一個小天池,從高處望像一口形狀不規則的大水塘。但在海拔幾千米的半山腰,這一泓碧水便顯得極是靈秀。當地人說這小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估計王母那一雙玉足大小是十分了得的吧。

車子停靠在一處山腰平臺上。這裏極像領導人登臨的檢閱臺或者叫觀禮臺,憑湖臨風,頓覺天上人間融為一體。前瞻,靈山插雲,左右兩峰比肩而立,形同筆架,冰川積雪銀光閃爍,白雲如絮,似巾似帽,與冰山雪嶺交相影映,若靜若動,若虛若實,縹縹緲緲,引人生發出無限遐想。當年西王母是不是就是從那雲端雪域盤旋而下,來迎接周穆王的呢?也許,如今西王母的住所就在那銀光靈動的山巔之際吧。

雪冠雲帔之下,是一片濃重沉著的深綠挺拔的雲杉,偉岸的塔松,漫山遍嶺,大概那都是西王母的儀仗隊吧。

靜若處子的天池水域,睡美人般地安臥於群山的懷抱之中,一塊碩大無朋的翡翠,一方平坦無垠的鏡面。由於四周的參照物都是高山林莽,所以身臨其境時並不感到天池多大,因此把天池看作一方鏡子是很適當的。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天池長三千四百米,最寬處一千五百米,最深處達一百零五米,這麼一方湖泊,竟然高懸在海拔一千九百八十米的天山腰際,不能不令人歎羨大自然的神工造化了!西王母選擇這裏梳妝,真是獨具慧眼。穆天子不遠萬里,來此會晤仙姝,也是獨具慧心!

把天池當作銀鏡是最為確切不過的。你在周邊任何一個角落看天池,那水面上永遠都是倒映著的圖畫,藍天白雲,雪山森林,沒有哪一個角落不是畫,魚在天上游,雪在水底堆,水晶宮中生碧樹,九霄雲端走遊船,西王母與穆天子在這樣的地方舉觴共飲,怎能不依依難捨!那些浪漫神奇美麗的故事,怎能不傳之久遠!

天池又被稱為冰池、龍湫、龍潭,更多的則是被稱為瑤池。清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新疆大旱,烏魯木齊都統命民眾鑿口引天池水下山,使大批良田獲得灌溉。為紀念此事,當時在這裏立了一塊碑,碑銘題為〈靈山天池疏水渠碑記〉,天池從此得名。

新疆人民把天山奉為靈山,把天池奉為聖水。由於遠古神話傳說,給天池蒙上神秘色彩,故而這裏歷史上就成了道教盛行的場所,寺、觀、廟、祠、窟、洞、庵應有盡有,香火旺盛。正在修建的王母娘娘廟即將竣工,毫無疑問,這座廟絕對要比當年西王母的宮殿富麗堂皇,只是不知款待周穆王的宴會廳有沒有修築。當然,只要天氣不十分冷,宴會還是設在池畔平臺為好,在池畔野外,飲酒觀景,那才是真正的賞心悅目。

沿池畔甬道前行,忽聞水聲如雷,拾級而下,一道飛瀑橫掛眼前,噴珠濺玉,雪浪騰煙。一道曲橋,直引行人登上中間的聞濤亭,但見白練凌空舞,沉雷腳下奔,水霧直沖亭上,驚濤穿谷而下,如萬千白盔白甲的將士,擂鼓衝鋒,吶喊前行。

環圍天池的景點很多,景區範圍也很大,達數百平方公里,遊人可結伴登高穿林莽,也可逐波破浪乘遊船,當然更能把酒臨風、吟詩作畫。移步換景的天池,是寫不完、畫不盡的人間仙境。

由於氣候的原因,遊覽天池最好在每年五月之後,十月之前。最佳季節當在八九月份,這是蟠桃上市時節。傳說王母娘娘每年要邀請各路神仙,出席她的蟠桃大會,可見蟠桃熟時,瑤池景色最美。

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遊覽天池,留下多少佳作名篇,一時難以計數。如今,我們讀一讀那些景點的命名,或可領略其中的詩情畫意:「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觀松」、「海峰晨曦」、「懸泉飛瀑」……日、月、山、石、雪、松、泉、瀑,無物不成景,無景不出名。然而且慢,這些景點,除了「定海神針」有點神秘色彩而外,都是那麼平實,感覺不出縹緲的神秘啊!可見,天池之美,美在天然去雕飾,美在真實不虛幻。那麼,人為什麼要把極至的美都無償地貢獻給虛幻的神仙呢?也許是要借助神仙的無形力量對美景加以保護,告誡凡夫俗子不要逆天而動,做出辜負前人、愧對來者的蠢事來吧。

人說天池是西王母梳妝用的寶鏡,有理。雲間一鏡朝天映,它能照見藍天白雲,它能照見雪山森林,它能照見碧草羊群,它能照見人間歡樂的身影和笑臉,這一切,都因為它纖塵不染,一碧無垠。

但願「天下第一池」作為天地間的一面寶鏡,永遠能清晰地照見天地和諧的這幅壯麗圖景!

本文節選自《中國第一景──50處遊山玩水的中國奇景》,原作者賀壽光 

延伸閱讀
三道小兒祕文,潛藏怎樣的歷史糾葛?《奈費勒雕像》內容試閱
絲路自助之旅:庫爾勒→喀什 

秀威與旅行相關的專區
旅行地圖:把世界裝進人生行囊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2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