筧橋精神 青史留芳──唐飛先生專文推薦序
忘年之交老友、航空史學者何邦立博士,編撰《筧橋精神──空軍抗日戰爭初期血淚史》一書,邀余為序;余才疏學淺,但忝為空軍後期一老兵,對光大先賢先烈們獻身報國,可歌可泣之史記工作,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乃勉力為之。
1937年7月7日,日本軍閥急欲加速繼續推動侵略中華,在河北盧溝橋發起挑釁,國人則在數世紀以來,因晚清積弱不振,多年來遭受列強欺壓剝削,國家面臨被瓜分之危機,實已無法再忍受日本進一步侵略,全國上下一致要求抗日,政府以「面臨最後關頭」的決心,奮而發動抗日戰爭,點燃了八年抗戰的戰火。
此時,中央空軍建軍不及數年,沒有航空工業基礎,戰機均屬來自各國的次貨,防空情報網尚未建立,人員訓練及經驗尚不足,戰力原不足以抗衡日本陸、海軍航空隊,但每一位飛行員都背負著國人和個人要雪恥復仇的壓力,牢記「與敵人同歸於盡」和「不成功便成仁」的校訓,將國家民族生存放在第一位,人人置生死於度外,奮不顧身投入戰鬥,造就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忠烈事蹟。
這些忠烈事蹟,激發起全國軍民敵慨同仇抗日的信心,不但粉碎了日寇「三月亡華」的狂言,而且經過艱苦抗戰八年,終於獲得勝利的結果。
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烈們,為國家奉獻了他們的生命、和原本美滿的家庭,為的是換來國家、民族的永生,他們的英勇事蹟應該永遠活在國人的記憶裏,感謝作者辛勤的蒐集、編撰、及考證工作,本書得以順利完成。是為之序!
前空軍總司令、國防部長、行政院院長 唐飛
以小搏大的戰爭
八年對日抗戰,始於1937年7月7日(民國26年),日軍入侵我河北宛成縣,吉星文團長保土有責,發起第一槍,是謂七七盧溝橋事變。
早在1928年5月(民國1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後,日本軍閥於6月,發起皇姑屯事件炸死張作霖,以阻我統一。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全國統一。隨之,日本圖我東北日極,於1931年9月18日(民國20年),發起九一八瀋陽事變。廣義的對日戰爭,應該從日本入侵東三省算起,抗日戰爭先後共計十四年。
九一八瀋陽事變後,蔣介石有鑑於抵抗外侮,第一步即必須擁有夠水準的空軍。1932年9月1日,國府空軍於杭州筧橋建軍、成立「中央航空學校」。同年,實業部長孔祥熙赴德、義、美等國考察,接洽飛機製造廠商,採購飛機裝備等事宜。次年,航空署改隸軍事委員會,下轄轟炸、驅逐、偵查七個航空隊。1934年,航空署遷南昌,改制為航空委員會,下轄八個航空 隊。至1935年,已擴編為十四個航空隊,中國已是向美採購飛機武器最大的進口國。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國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因而受到阻擾。迫使蔣介石採取了內部國共合作,外部則是聯俄抗日之策略。因此1937年八一三之戰,是中方主動在淞滬求戰,加速提前了中日間爆發的大戰。
●西安事變前蔣介石與張學良合影
當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時,雖是華北地方性之衝突,此時蔣介石尚未決心全面對日抗戰,一則準備並不充裕,再則想利用歐美列強干預調停。然則美國置身事外,不願得罪日本強權,不但對中國採取禁運措施,還賣棉花鐵砂等戰略物資給日本。英國居中調停,然無功而返。蔣介石有鑑於華北平原無險可守,在7月30日英國終止調停後,乃迫使蔣決定聯俄抗日。
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主動發起淞滬二次戰役,87師、88師發起攻擊上海日租界,將原華北對峙的主戰場轉移到華東地區。一週後,8月20日在南京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從蘇聯處購得大量I-15,I-16戰機,以為因應。當時蔣迫切希望購得蘇方快速重轟炸機百架,即使能買到五十架也好,作為轟炸日 本本土之用,唯未獲回應。事實上,1936年底結束剿共戰爭,當時空軍的對敵攻擊計畫,就以肅清日軍在長江勢力,轟炸日艦,襲擊上海與漢口日租界地為目標,甚至有出擊九州、四國日本本土軍港、及重工業區之規畫。中國空軍正積極整軍備戰,可惜該戰略計畫一直未能實現。
1937年抗日戰爭正式爆發時,中國空軍成軍不及五載,接收美式訓練培訓的飛行人員500名,以中央筧橋航校2-6期畢業生為抗日空戰的主力。當時有飛機314架,重轟炸機(馬丁、亨克爾)12架,輕轟炸機(諾斯羅普、道格拉 斯)90架,驅逐機(霍克、波音、費亞提)113架,偵察機(可塞)55架,對 地攻擊機(雪克萊)20架等。中方並無製造飛機的重工業基礎,戰時耗損難以補充。成軍短,飛機少、廠牌雜,人才荒,亦無實戰經驗。儘管中國空軍遠居劣勢,但飛行員的素質和愛國心卻是一流的。
空軍在全世界當時還不是獨立的兵種,相對應的日本空中武力,分別隸屬於陸軍航空隊和海軍的航空隊。1937年時,日本陸軍航空隊已有飛機1480架, 海軍航空隊擁有飛機1220架。日軍飛機數量是中國的九倍以上。其中以海軍航空隊為侵華主力,裝備最多的是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和九六式艦載戰鬥機,都是剛投產的新機型,性能為當時世界軍機的佼佼者。1940年的零式艦戰機為其後續機種。加上日本航空工業有三十年的基礎,戰爭中,飛機可源源不斷的生產,無耗損匱乏之虞。無論飛機性能數量,後勤裝備補給,人員訓練等,雙方差距可謂極為懸殊。
中日之間的空戰,是一場完全不對等的搏殺!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內容
【讀歷史】抗戰轉折的關鍵人物──百年少帥:張學良
抗戰最慘烈的一頁
抗戰第一年,我筧橋空軍浴血奮戰,慘烈犧牲。話說當年中國空軍所面對的是,東亞第一強權日本的陸軍與海軍空中武力。當時三菱重工業已為日本海軍航空隊,發展出九六重轟炸機(日方稱九六 陸攻11型),該機續航距離遠達四千公里,可掛載800公斤魚雷一枚,或250公 斤炸彈2枚,防禦火力為三挺7.7公厘機槍,航速不亞於驅逐機,滯空時間長達二十四小時。日方原為發動太平洋戰爭所研發設計,提前用於淞滬戰場,寫下世界越洋長程轟炸的歷史紀錄。當時日本的軍力,連歐美各國都不願瓔其鋒。
1941年12月7日(民國30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96式 陸攻機又充當了日軍攻南洋的急先鋒。從台灣起飛的96式陸攻機,猛烈轟炸了菲律賓,馬來亞地區地面的目標。從法屬印度支那起飛的96式陸攻機在馬來地區,用魚雷擊沉了英國反擊號巡洋艦與威爾遜親王號主力艦。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航空隊,橫掃南亞太平洋諸島,96陸攻機與零式戰機,對英軍、美 軍、荷軍,都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反觀四年前,面對九六重轟炸機的肆虐,在筧橋空戰及南京空戰中,中國空軍在三週內將鹿屋航空隊、與木更津航空隊擊潰,擊落九六重轟炸機計二十架,已逾兵力之半數。空戰中,中國飛行員常奮不顧身,纏鬥時不惜撞向敵機,同歸於盡。與英美空軍對比之下,更突顯出先烈們為國犧牲,有我無敵的浩然氣節。中國空軍成軍不及五年,飛機性能數量與人員訓練後勤補給皆不如人,而我弱勢空軍,僅憑高昂的士氣,我死則國生的精神,堅苦卓決奮戰與慘烈之犧牲,樹立了空軍的「筧橋精神」。
老兵不死──張光明談筧橋空戰
七十年來,閱讀了許多台灣、大陸有關「八一四」筧橋空戰的報導文篇和輯冊,而竟將「八一三」、「八一四」筧橋空戰的時間、日期,有相錯亂,使國人和讀者有混淆不清之感,更令人遺憾者,官方的報導文件輯冊內容,竟以道聽途說的報導文篇,或妄加杜撰的不實寫述,作為空軍戰史的原始資料,有失空軍戰史的真實性,今特予細述,「八一三、八一四」兩日筧橋空戰的實情,以規正空軍戰史正確性。
作者是當時空軍第四大隊二十二中隊飛行員,是當年實際參與作戰的人,現年九十四歲,或是參加該戰役僅存的人。
淞滬戰爭前夕的形勢
北平天津失守後,在日本侵華軍略構想上,認為再攻佔中國的上海南京,中國失去政經四大命脈,中國則必投降,可結束侵華之戰,達成亡華目的。當時日軍進攻上海南京意圖十分明顯,淞滬形勢日趨緊張,而日軍的行動態勢,進攻上海已迫在眉睫。
一九三七年八月九日,日本士兵大山勇夫,闖入上海虹橋機場,蓄意挑釁,被中國衛兵擊斃。日方要求中國撤出駐在上海的保安隊,並拆除防禦工事,中國拒絕。
八月十一日,蔣介石下令,張治中三個師進駐上海閘北、楊樹浦、江灣等地。又急令空軍總指揮周至柔,解除原冀北作戰計劃,將空軍全部作戰力量轉至京滬杭地區,阻絕上海日軍登陸,策保南京之安全。
八月十二日,日本佐世保第二艦隊十六艘艦隻,停泊黃浦江碼頭,另有艦隻五艘進入吳淞口,有七艘戰艦停在吳淞口外,包括一艘航空母艦。
八月十三日,日艦發動砲擊,日海軍陸戰隊登陸,與我八十八師發生戰鬥,淞滬之戰從此爆發。
「八一三」筧橋空戰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空軍第四大隊已經進駐在河南周家口機場,準備對華北天津及綏遠百靈廟日軍作戰。該日中午接到南京參加軍事會議的大隊長高志航電令:「命全大隊飛機,即刻進駐杭州筧橋待命,余由京赴杭」。
第二十一中隊長李桂丹,第二十二中隊長黃光漢,第二十三中隊長毛瀛初,各自率隊緊急陸續起飛航向筧橋。
本中隊(作者是二十二中隊飛行員),在滂沱大雨中低空曲折航行,中途降落在安徽廣德機場,加油後續航筧橋。在中途天雨雲層中,發現有數架大型飛機,航向廣德方向,是什麼飛機?多少架?雲雨中看不清楚,但有懷疑,分隊長樂以琴與作者,偏離隊伍,察看究竟,如是敵機,則攻擊之。中隊長黃光漢示意歸隊,應依命令及早飛抵筧橋。下午五時左右,飛近筧橋空域時,遙見筧橋在大火燃燒中,已知筧橋不久前被炸,分隊長樂以琴率作者脫隊,航向錢塘江口方向,企圖追擊敵機,終因天雨雲低,視界不清,而返回筧橋。
大隊長高志航正集合全大隊飛行員,講述擊落敵轟炸機一架經過如後:
高志航於十三日下午三時餘,由南京搭機飛抵筧橋,二十一中隊亦飛抵筧橋,稍後二十三中隊亦飛達。正加油時,突發緊急空襲警報,此時只有少數飛機加了油,高志航迅速登上一機起飛,有數機亦隨高起飛,其中有尚未加油者,為金安一在起飛中停車,幸落在機場地面,無損傷;而劉署藩飛起後,追擊敵機時,油罄停車,而迫降野外,重傷殉國,為中國空軍抗戰犧牲第一人。
高志航升空後,敵機四架已進入機場上空投彈中,天雨雲低,高志航乃急速接近敵機,進入敵機側後方位置,用大口徑槍連續猛攻,敵機一架中彈立即下沉,墜落於筧橋東方,餘敵機潛入雲層而遁。講述後,眾皆興奮羨慕與讚揚。
●高志航的霍克三座機IV-1
經過高志航於講述後,繼作明日作戰指示與編組。高志航三機為作戰領隊群,指定作者為其二號機,巴清正為其三號機。二十一中隊為其右翼戰鬥群,二十二中隊為其左翼戰鬥群,二十三中隊為高層掩護支援戰鬥群。指示後,各自去飛機加油。
初嚐警報轟炸,場站人員躲避空襲,僅少數返場工作,因油罐車被炸(鐵路油車),加油工作非常緩慢,時正天雨夜黑,飛行員遂自動去機場邊油庫,提起五加侖小桶汽油,肩扛至飛機旁,如此在天雨涉水中,往返十餘次,甚感勞累。二人互助加油,一直延至午夜後一時半方結束,乃各自去學校單身教官宿舍就寢。此刻已淋雨加油有八小時之久,全身濕透,換上室主不合身的衣服,頓感饑渴又寒冷,也特感疲倦,而昏沉入睡。
「八一四」筧橋空戰
凌晨三時餘(即八一四的凌晨),在鼾睡中,為空襲緊急警報驚醒,乃起身奔向機場,在暗夜中各自起飛應戰,顧慮在暗夜中群機在筧橋一地上空,有相撞危險。乃決定飛至錢塘江南岸,在杭州市與筧橋之南,雲高三千呎,往返巡防。因十三日勞頓緊張,整日未進飲食,睡眠少,又無衣禦寒,在巡防飛行中,不禁的打寒噤,上牙喀下牙,特感寒冷難耐,但分秒仍在高度警戒中。
在始曉時分,視野濛濛中,在南方遠遠地平線上,發現有條蠕動黑線,由南漸近,片刻由粗而大,物體蠕動更清楚,再接近時,已認定為機群。辨認為大型雙翼四架機群,機身機翼上紅太陽標誌顯明。立即選定長機為攻擊目標, 由前側方進入攻擊,用十二‧七mm大口徑槍,發射十餘發子彈,該機立即著火下墜。攻後,由敵機群側下方脫離,再反轉擬作第二次攻擊,在轉彎時,見另一架敵機著火下墜。攻擊之友機脫離在我同一方向空域,接近時,見機身號 為2204,乃分隊長鄭少愚。我尚在進入第二次攻擊位置前,見另二架敵機,片 刻先後為我另三友機分別擊落,均著火墜落於錢塘江中,三友機攻後,在濛濛視野中,向筧橋方向飛去。此一空戰過程,約僅三分鐘,即告結束。
●烈士鄭少愚
戰鬥後,我即接近2204機分隊長鄭少愚,(我的駕機編號2205)編隊航向 筧橋,此時已天曉,由錢塘江北岸,可遙望有敵機群,在筧橋附近空域,亦遙筧橋精神─空軍抗日戰爭初期血淚史180見我散落機群,尾隨圍攻,該機群被迫偏離筧橋,並遙見有二架敵單翼轟炸機先後被擊落,均墜落於半山與臨平山之間地區,餘敵機倉促投彈郊區,潛入雲層東向而遁。作者與鄭少愚二機,由錢塘江北岸採直線東飛,意圖攔截敵機,然飛至臨平又東飛至錢塘江口與金山衛一帶,未能發現敵蹤,無所獲乃飛返筧橋。落地後,已知大隊長高志航傷臂,已送往杭州市醫院,其他隊友,均安好無恙。
但在相視之下,各個面色蒼白,嘴唇紫黑,有的光腳,有的穿背心,有的僅穿短褲,有的穿睡衣,有的仍穿著已濕透的飛行衣,著實狼狽不堪,令人不勝唏噓。時已是「八一四」清晨六時矣。
結語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其空軍兵力,已儲備各式飛機二千二百架。其軍部認為中國空軍兵力有限,飛機老舊,性能落後,訓練不足,又無飛機補充來源,且主要作戰部隊,訓練學校,和指揮機構,均散佈在江浙一帶,只需出動轟炸機,實施強襲,在三天內,就能消滅中國的空軍。日本這種輕敵心態,造成用兵的錯誤,犯了用兵大忌,亦造成了木更津及鹿屋兩航空隊覆滅的後果。中國空軍的飛機少性能差,但日本忽略了被侵略者的心理反彈,中國青年飛行員具備強烈的救亡圖存報國心,加上當時有利的天候,天雨雲低,在緊急情況下,起飛就能攻敵。這也是空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殲滅日本「四大天王」
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為推行「武士道」精神,在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的戰鬥機飛行員中,通過定期的特技、編隊、空戰、射擊等技術競賽,曾評選出4名最優秀的飛行員,謂之「四大天王」,他們分別是陸 軍航空隊的三輪寬少佐、海軍航空隊的山下七郎大尉、潮田良平大尉、南鄉茂章大尉。在侵華戰爭初期,它們雙手都曾沾滿中國軍民的鮮血。
被中國空軍擊斃的日軍飛行員中,有許多是王牌飛行員。然而,日軍做夢筧橋精神─空軍抗日戰爭初期血淚史144也想不到,四名最優秀號稱「四大天王」的飛行員,竟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先後被年輕的中國空軍擊落,命喪西天。
1937年9月初,晉北、內蒙的戰事日趨緊張,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指揮 「蒙疆兵團」,向大同發起攻擊,以策應日軍華北方面軍沿平漢鐵路進攻保定 和石家莊。9月14日,中國空軍奉命組成北方支隊,進駐山西省北部機場,以配合地面部隊作戰。
在華北戰場,最先喪命的是「驅逐之王」三輪寬,他享有「射擊之王」和「攻擊能手」的美譽,曾多次率機攻擊我北京、保定、石家莊和大同等地,犯下累累罪行。
1937年9月21日,日本陸軍航空隊第16聯隊第一大隊隊長三輪寬率領8架九五式驅逐機、掩護14架轟炸機,從山西陽高機場起飛,前來轟炸太原。中國 空軍第五大隊第28中隊中隊長陳其光以7架戰機(4架霍克二、3架中央航校校 機)迎敵。當時中日空中力量對比懸殊,中國空軍勇士發現敵機後,毫不畏懼,勇敢沉著,迅速搶佔有利戰術位置,中隊長陳其光切入日軍戰鬥機長機尾後,猛烈開火,當即將其擊傷。敵機中彈後迫降在一塊麥田里,飛行員被當地聞訊趕來的農民一陣亂棒打死。後來,在清理遺物時發現印章與佩刀,原來死者就是被日軍視為「軍寶」的三輪寬少佐。日本陸軍航空兵遭受到極為沉重的打擊。
是役,敵眾我寡,我方梁定苑、吳志程、雷國來三烈士,相繼中彈為國犧牲。
僅僅五天後,日軍另一王牌飛行員山下七郎也被擊落。9月26日,日本海軍第13航空隊第2分隊分隊長山下七郎大尉,從上海公大機場起飛,他駕駛的是「九六」式126號艦載戰鬥機,編隊掩護轟炸機群轟炸南京。中國空軍第5大隊24中隊率數批戰鬥機從江蘇句容機場起飛,迎擊日機。中日雙方飛機在太湖 附近上空展開激烈空戰。山下七郎的座機被我方羅英德分隊長擊傷後(註),狼狽逃竄,飛機損傷嚴重,難以繼續飛行,迫降在蘇州以東的太倉縣境內,毛家市河邊的一片墳地,被中國軍隊俘獲。
(註:編者何邦立考證,參照空軍忠烈錄、空軍抗日戰史、羅英德日記詳述經過等,確定之)
接受審訊時,山下七郎供認1937年9月9日從日本大村機場起飛,經韓國濟州島著陸加油,當天飛抵上海公大機場,隨後在上海附近地區支援地面部隊作戰。9月19日起,擔任掩護轟炸南京的任務,沒想到一週後就成了俘虜。他還口是心非地表示,此次作戰中國軍隊之英勇出乎日本人意料。他盼望早日停止戰爭,能得生還,以後誓不再做軍人侵略中國;此次被俘蒙受優待,尤為慚愧等等。後來有關方面將他押送到了四川內地關押改造,山下七郎他利用看管不嚴的機會,蒐集情資、越獄逃跑,被捉回,後被判處死刑槍決。
第三個被擊落的是號稱「東方紅武士」的潮田良平,他是日本海軍第12航空隊大尉分隊長。1938年1月7日,他率96式艦載戰鬥機9架,掩護木更津航空隊12架轟炸機,由南京大校場起飛空襲南昌。中、蘇空軍飛機起飛攔截。空戰中潮田良平的座機,被中國空軍驅逐機第5大隊24中隊飛行員徐葆畇所駕I-15戰機擊落,殞命南昌。
最後一個被擊落的是南鄉茂章。被譽為「四大天王」之首的南鄉茂章,一再揚言要替其他三個「天王」報仇。1938年7月18日,南鄉茂章率日機群,首批14架(8架驅逐機、6架轟炸機)、次批8架轟炸機由安慶起飛轟炸南昌,在鄱陽湖上空與中國空軍5機展開了空戰。戰鬥中,中國空軍的一架飛機中彈, 但這名英勇的飛行員沒有跳傘求生,而是駕駛受傷的戰機向附近的一架日機撞去,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兩機雙雙墜落於鄱陽湖中。該機正是日本王牌飛行員,四大天王之一南鄉茂章的座機。
「四大天王」的斃命對日軍航空隊的士氣打擊極大。日方資料,南鄉茂章最終在空戰中與擊落的中國飛機相撞戰死,經編者何邦立比對中日雙方戰情,考證我方飛行員應為第三大隊第8中隊(原廣西空軍)隊員黃鶯少尉,烈士以眾寡之敵,犧牲殉國;生前因功奉頒三星星序獎章,追贈中尉,國府主席蔣公題「精忠報國」四字以褒揚之。
南鄉茂章一說遭第5大隊24中隊羅英德分隊長擊落,但與中、日官方資料,兩機相撞墜落不符。羅英德擊落的是山下七郎而非南鄉茂章。至於我方資 料第3大隊第8中隊黃鶯擊落另一王牌加藤建夫大尉,亦是有誤,應是撞向天王南鄉茂章,兩機同墜。
設立空軍節
●杭州筧橋半山空軍公墓
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空軍發出第一號作戰命令,急調遣第四大隊 趕赴杭州保衛筧橋。四大隊出動二十七架霍克三型飛機,當天下午一時從周家口起飛,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隊分別由李桂丹、黃光漢、毛瀛初率領,每隊九架為一批,每隔五分鐘起飛一批;第二十一、二十三兩隊安抵筧橋後加油,二十二隊偏離航線飛至廣德加油後,再飛筧橋。
當日江浙沿海有輕颱來襲。日方由台北起飛的鹿屋航空隊,十八架九六 轟炸機分為兩個編隊。第一編隊由新田少佐率九架,於12:55時分起飛,第二 編隊淺野少佐率九架,於13:05時分起飛。新田隊至永康後直飛筧橋,淺野隊 則飛往廣德機場轟炸,欲一股消滅我空軍新生戰力。因天氣惡劣,分散飛抵兩地,新田隊其中6架於18:30時分轟炸筧橋、喬司機場。淺野隊於19:40時分 空襲廣德。直到23:20時分,15架返回台北基地。
中國空軍迎擊空襲杭州的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首戰告捷。但這次空戰戰 果是6:0,還是3:0,2:0或是4:0?迄今各種記載不一、莫衷一是。日方紀 錄稱,當晚三架飛機未飛返台北松山基地。經查證日方損失為遭擊落二架、重傷二架、輕傷二架。
蔣介石在815日記中記道:「倭寇空軍技術之劣,於此可以寒其膽矣!」
參照日本戰史資料:戰後日本防衛廳戰史室出版戰史叢書,其中「中國方面海軍作戰」,有關杭州筧橋之戰,出動18架,返回15架。二架失蹤未歸、一架中彈油量不足墜於基隆港外水域、一架機輪中彈落地時損毀。
至於日本海軍第一聯合航空隊(一聯空,下轄鹿屋、木更津)的戰鬥詳細報告中記載,新田編隊中,1小隊3號機(桃崎、恩地)、3小隊3號機(三井、 森田)失蹤。3小隊2號機(山下、川崎、大串)中彈73發、左引擎熄火,機輪 遭擊中,勉強飛抵台北迫降落地時觸地重損。該機原狀運回日本供天皇參觀,以炫耀海軍航空隊「越洋轟炸」之戰力。此機現存於日本海軍館展示。
新田隊:桃崎機,低空入場炸中筧橋油罐車起火燃燒,因而暴露形蹤被高志航與譚文合力擊落墜毀於半山。三井機,遭李桂丹、柳哲生、王文驊共同擊中起火墜毀於錢塘江口。山下機,遭高志航擊傷勉強飛回台北降落時觸地重損。
淺野隊:炸廣德時,第2小隊2號機(小川、才田)被暫編中隊隊長周庭芳 擊中燃油箱,中彈冒煙下降勉強低空飛逃,途中墜毀於基隆港外寮島(今和平島)燈塔附近海中,機毀人員獲救(何註:該機非被鄭少愚擊中)。
最先報導筧橋空戰擊落日機6架,是鄒韜奮先生主編的上海《抗戰》三日刊。該刊1937年9 月6日出版的第6號載有《空中鬥士訪問記》。作者吳寶基到 杭州廣濟醫院採訪,據率隊迎擊日機,並首開擊落日機紀錄的空軍第四大隊長,高志航答稱:我方獲得了大勝利,被擊落的敵重轟炸機有6架。戰時為了鼓舞人心,戰績宣傳易於跨大,因而6:0說就傳開了。
1940年,航空委員會編印、成都出版的《空軍抗戰三周年紀念冊》內刊當 時空軍將領周至柔、黃光銳等的紀念文,均未提及八一四空戰戰果數字;但在此書內的《告僑胞書》中卻提到創造了6:0的光榮勝利的第一頁。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劉毅夫的《空軍史話》及盧建群的《空軍建軍史話》、則均為6:0 的戰果。
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的何應欽,在戰後所著《八年抗戰之經過》中稱,八‧一四空戰當場擊落敵96式轟炸機3架。戰時任副參謀總長、 戰後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在回憶錄中也如此寫。他們的數字當是引用空軍核實的報告,這是官方最具權威的數字與記載,不能想像他們願意縮小戰績。
1975年,台灣出版《抗戰勝利四十周年論文集》的「空軍與抗戰」中稱, 杭州八一四空戰,至少擊落3架日機。又在註中說明各方記載不一,有6:0或9:0等,此處據戰史記載,結果為3:0。
綜上所述,從中日雙方可信史料確認,八一四杭州空戰中國擊落日機3架。但為表述簡潔且符合史實,就不必使用擊落、重創各兩架,更不宜再寫 6:0,而應明確地記述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杭州空戰大捷,戰果為3:0。
1940年,空軍抗戰三週年,時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宋美齡,建議國民政府為紀念這首次中日空戰的勝利,進一步激勵民心士氣,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決定將每年8月14日這一天,定為空軍節。
秀威與抗戰相關的專區
抗戰70周年特別報導
分享:
今日人氣:14 累計人次:24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