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詭異奇特,既屬物質,又屬現象的,無定形體的容顏,變換不已的色澤,在人類千百年的歷史黃頁中時而隱遁、時而顯現。火是上帝的使者、魔鬼的奴僕,它化身無數,以各類形體存於世間。《聖經 • 以賽亞書》描述,撒拉弗在異象中用火剪取下壇上的紅炭來替以賽亞除罪;在《聖經 • 創世紀》中,上帝以火炬穿越祭物,作為祂與亞伯蘭的立約憑據。民間信仰常替祖先燒冥錢,透過火將陰司紙送往冥界,讓死者不虞匱乏;火災的烈焰猶如地獄竄起的惡魔,狂暴地吞噬一切,慘遭肆虐的物體在火舌隱退之後只留下眥目難辨的灰燼。
科學家抽離火隱含的意義,以冷酷的眼光詮釋其秘密:火是物質燃燒發生的現象,能量藉由光與熱的形式釋放出來;氧化反應在火焰之中劇烈發生,振動的粒子讓火呈現不同形狀,而火焰上方的高溫部分屬於第四態的氣態電漿。 根據質能守恆定律,被燃燒物並未消失,只是透過化學反應轉變分子型態,同時釋放它吸收的太陽能。
即便以如此精確的說法解釋火的生成原理,但是人在潛意識中依舊對火懷著誡懼惶恐。兩到三歲的稚齡兒童面對紙錢筒竄起的火燄,常被其詭譎的火光迷惑得怔怔出神,身軀不由自主趨前靠近,然而在接近可能被火紋身的臨界點時,卻有會懼於火舌的高溫而踟躕不進。此時此刻,誘惑與恐懼在他幼小的心靈翻滾交戰,他在恐怖平衡中與火若即若離,維持著兩者該有的距離。
關於火的起源,眾說紛紜,神話傳說尤其引人入勝。
希臘神話的普羅米修斯眼見宙斯禁止人類用火,便從奧林匹斯偷取火來改善人類生活。不料,此舉觸怒宙斯,宙斯將普羅米修斯綁在高加索山的懸崖,每天派鷹去吃他的肝,又讓他的肝每天重新長上,使他日日承受惡鷹啄食的苦楚。原屬諸神專斷的火,在普羅米修斯犧牲之後傳到人類的手中,從此一代接一代傳承下來。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是指「先見之明」,因此,火的降臨是人類文明的躍升。
東方則有燧人氏的傳說。在中國上古神話之中,燧人氏是三皇之ㄧ,遙傳她發現了火。《韓非子》記載:民食果蓏蜯蛤,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在那個遙遠的古代,燧人氏或許是母系社會的酋長,偶見飛鳥啄樹發出火光,從中領悟後得到啟發,最後利用樹枝來鑽木取火,造福了庶民。
火無疑象徵著文明,它'臨世之前,人類原本只能吃生食度日,夜晚要窩居於洞穴躲避野獸。一旦有了火,人類便改吃熟食而驅疾防病,夜晚則可燃燒火炬而無懼野獸。首次看見火光的遠古人類,臉上不知是驚恐多於興奮,亦或興奮勝過恐懼。在電影《劫後餘生》中,湯姆漢克扮演的 Chuck Noland 在荒島成功鑽木取火之後高喊:If I ever forgot to thank you God, and I am sure I did. Thank you now! 慈悲的上帝,賜下火苗讓 Chuck 重燃求生意志。人們習已為常的火焰,在某些時刻或許充滿神聖的生存意義。
文明再躍升一步,人類便知曉以火打造兵器。古時刀劍鑄匠每逢鑄器不成,往往滴血刃內,成就千古名器。遙傳吳王闔閭愛好寶劍,徵召乾將與莫邪鑄造寶劍,兩夫妻風風火火煉了數月卻未能鎔化爐中金鐵,最後莫邪跳入爐中以身殉劍,終於鑄成天下無雙的「雌雄劍」,飾滿龜甲紋的雄劍號稱「乾將」,飾滿水波紋的雌劍則稱為「莫邪」。
刀劍無情,兵器問世之後,人類的殘暴性格便具體化身為舔血的刀刃。兵燹戰火、烽煙四起,史頁從此沾滿斑斑的血跡,充斥絕望的哀嚎。為了成就帝王將相的虛夢,多少年輕人曾負羽從軍,驅征馬而見行塵,割慈忍愛,離邦千里,只是頭來仍只落得白骨荒塚,無人聞問。
火或火神在歷來重要的文明與宗教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印加帝國認為太陽提供的熱與光對生命極為重要,他們的太陽神「因蒂」因此被視為賜與生命的神祇。羅馬的神廟中也有司掌聖火的聖女,負責讓聖火持續燃燒下去。古中國也有火神祝融,傳聞祝融教會人使用火而贏得人們的尊敬,水神共工為此忌妒不已,乃聚集五湖四海之水滅了昆崙山聖火,頓時天下四方一片漆黑。祝融得知非常憤怒,騎上火龍與共工大戰,最後把共工燒得焦頭爛額。共工心有不甘,一氣之下撞倒不周山,天失了不周山這個支柱便坍塌下來,凡間即刻災禍四起。幸好女媧仁心,取彩石補天,免了一場人間浩劫。
聖經中火是地獄的符號,《啟示錄》作者約翰頻見異象,看見火從天而降燒滅人類,惑人的魔鬼被上帝打入硫磺的火湖,甚至連死亡與陰間都被扔在火湖裏;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亡, 入火湖之物將晝夜受苦,永世不得翻身。
對於地獄,但丁的《神曲》有這樣的描述:地獄的颶風吹颳不已,用狂暴的威力鞭戮陰魂 。無怪乎,電影中的康斯坦汀驅魔神探每回要進入地獄搜尋蛛絲馬跡,行前都得喝口酒壯膽,畢竟地獄是令人驚駭之處。那裡鬼惡爬行,四處焚風吹打,受罰罪人與墮落天使群集哭號,罪的髒污引發的不滅烈火燃燒遍野。此種震耳欲聾的呼號、望眼驚懼的景象,任誰都不願在地獄多停留片刻。因自殺而必須墜入地獄的康斯坦汀拼命打擊混種魔鬼,說穿了無非想憑藉驅鬼的功勞在死後能被上帝記上一筆而免於墜入地獄。然而,這種私欲卻是康斯坦汀的罪惡種子,讓他愈陷愈深而難以自拔,因為「善功救贖」並非上帝的旨意,神探直到最後一刻才明白神的恩典為何。
夜間的火是光明使者,偶爾扮演傳遞愛情密碼的信差。微弱的火苗在高級飯店的餐桌上搖曳生姿,映照著情侶羞澀的面容。泛紅的面頰,微彎的雙唇,在火的虛掩中化為串串情意,有限的時空逐漸向外趨散,漾盪漾盪,引向無限的未來。
然而,善變的火苗可在意想不到的時空中突然現身,只要氧氣充足,火可以不斷自我擬變與塑造,在獻祭物上思考、遊戲、猶豫或肆虐。帶領人類步入文明的火,也是毀掉文明的行兇媒介或者懲罰刑具。
《聖經 • 創世紀》記載,耶和華上帝為逞罰罪惡,從天上投下硫磺與火,射向所多瑪和蛾摩拉,遭毀滅的所多瑪和蛾摩拉頃刻之間便化為燒窯,焦黑的煙柱直衝雲霄,形成蘑菇狀的龐大火球。如今,所多瑪這個地名在西方成了淫亂與罪惡的代名詞。
在現在社會中,人類憑藉科技將火制住,迫使其委身為奴僕:打火機火苗在電光石火之間短暫顯現,閃動翻騰,以優雅之姿點燃煙頭,隨即便被無情的機蓋封入機盒中。瓦斯爐火被壓抑在鍋底或盆底,齊頭式的火苗靜靜將水煮沸,在切換開關的命令下退居幕後,等待下一次的召喚。然而,火是永恆的,不安的性格萬難捉摹,失控的火常化身為災難,溫順的臉頰可在瞬間扭曲成猙獰的面孔。
人無論求生意志如何強大,都難以抗衡火災現場嗆人的滾滾濃煙與炙熱黏膩的高溫。攀爬於窗外的受災者在生死邊緣掙扎之後放棄生存希望,放開緊握鋁窗的雙手縱身躍下,受到地心引力強大的吸引,他的身軀以高速墜落,通過一個個鄰居窗口與竄升火苗。他無意識地擺動四肢,整個人如風車般旋轉落下,絕望的驚呼從喉嚨併裂而出,他的腦中滿是混亂的思緒,過往的片段記憶交錯顯現,恐懼感也從四週如同餓狼般襲來。絕望至極的他,阿 Q 式地安慰自己這只是一場惡夢,然而耳邊颯颯的風聲卻又讓他感覺一切都真實不過。最後,他在眾人的驚叫聲中重重地跌落成一只休止符,他折斷的手臂壓於身後,血液逐漸由腦袋兩旁向四週溢散,開出詭譎的豔紅花朵。
更勝於此種小型火災的劫火不斷在人類歷史之中翻騰湧現。森林大火通常是大氣偶發的閃電引起,此種恐怖的自然現象遠遠超越人力所能控制的範圍。雲層微粒相互碰撞積累一定電荷之後便會倏然放電,急速加熱的空氣因膨脹而被壓縮成電漿,進而產生驚爆的雷聲。閃電是天與地奇特的親吻,在衝擊波的狂爆聲中,劫火便一發不可收拾。近年來氣候異常,長期的高溫與乾旱讓森林大火更加難以防範與控制。兇猛的森林大火在強風助威之下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吞沒週邊住所,猛烈的火勢如同戰爭一樣可怕,令消防人員都束手無策。
在現實或者電影中,火總是伴隨著戰爭,無論刀槍弓矢與繩梯圍城的古代征戰,或者巨砲飛彈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現代戰爭,甚至運用光束與原力抗爭邪惡勢力的星際大戰,戰場總有一幅火光沖天的背景。那熾紅的烈火不停竄燒,隱現人類淒苦的眼神、可恨的貪婪與虛妄的無知。火從地道坑洞燒到鄉間田野,從滾滾沙漠燒到鋼鐵大樓,從攻擊戰機燒到星際艦艇。對於脆弱的人性而言,戰爭是披上勇氣外衣的恐懼,是被戰爭蹂躪的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靨。
華盛頓設有戰爭紀念建築來作為美國歷次參戰的歷史見證,「韓戰紀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與「越戰紀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分別位於「反射之池」的南北兩側。韓戰紀念碑展示仿真的美軍雕塑群,士兵們彼此拉開成散兵線搜索前進。他們頭戴鋼盔,手持步槍,臉上表情複雜,交織著警戒、無奈與緊張。越戰紀念碑的外形如同「人」這個國字,牆面以磨光的黑色花崗岩打造,上頭刻有越戰陣亡或失蹤的美軍名單。韓戰紀念碑塑像群映射於花崗岩牆面,隨著視野的變動,這兩組形象交互融合,讓參訪人感覺自己置身戰場,再次領略到殘酷的戰爭。
如今,人類早已擁有足以輕易摧毀整個地球的核武器。美俄等國家擁有核武是為了軍事對抗,貧窮國家如北韓、印度與巴基斯坦,擁有核武是打腫臉充胖子來宣揚國力。在世人的心中,核武的具體形象無疑是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於廣島和長崎引爆的蘑菇雲。據說美軍投下的原子彈在爆炸瞬間,中心氣壓飆高到數十萬個大氣壓,引發的超級衝擊波以 10 倍於 12 級颱風的速度向外擴散,夷平爆炸範圍內的大部分建築,僅有少數鋼筋混凝土結構得以倖存。此外,原子彈散發的熱線也讓屋瓦自燃而引發市區大火,而升至天際的蘑菇雲則含有大量核輻射塵。輻射塵與水氣混合後形成高放射性黑雨,雨落下後污染地面河流,誤飲雨水的難民大多在數日內紛紛死亡,這真是慘絕人寰。
人類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如今卻面臨進退維谷的境地。各國如何能在恐怖平衡中取得共識,將核能馴服成替人服務的忠心奴僕,而不要競相發展核武這隻現代巨獸,免得它將來吞噬這個得來不易的文明世界。
歸根究底,火的來源其實為邁入中年的太陽。這顆地球賴以生存的恆星,數十億年來藉由氫原子融合發光發熱,源源不絕供應地球生物所需的生存能量。神奇的光合作用透過食物鏈維繫地球這顆藍色惑星的物種命脈,而納入腐壞古生物與植物的光能也以媒、天然氣與石油的形式支撐百年來的人類文明。然而,當大陽步入老年之後,它核心內部的氫將全數化為氦,一旦這些氫燃料消耗完畢,熄火的氦核心會因重力牽引而崩塌收縮,氦核心崩塌後會逐漸累積壓力,然後又再度燃起,那時罕見的高溫將迫使太陽表面向外擴增而吞噬水星。地球即便能倖免於難,逃過太陽的熾熱紋身,但從太陽傳輸至地球的熱卻將是現今的五百至一千倍,整個海洋都將沸騰而逸散至太空,全部生物也將被燒成灰燼。
《聖經 • 啟示錄》記載,首次復活的人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當那一千年結束,撒但會被釋放,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驅使他們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然而,火會從天降下,燒滅那些圍城之人,迷惑列國的魔鬼也都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永世遭受痛苦。
踏著火光走出光明的人類文明,終將於熊熊烈火中化為灰燼 - 此乃無可逃避的宿命,聖經如是說,自然界如是說。
謹以此文記念林耀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