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了就處理@陳慧文
事情發生了就處理/陳慧文
馬祖日報副刊--2021-04-15
事情發生了就處理,這好像是一句廢話,不過並非人人能做到。
「事情發生了就處理」,這句話中的「事情」,通常不是什麼好事,如果是好事,人們當然樂於、甚至搶著去處理,那就根本不需要說這句話。
曾經有一位長官,他的口頭禪就是「事情發生了就處理」,每當遇到意料之外的棘手狀況,他都不慌不忙、淡定而有耐性地處理,但有些員工卻批評他冷漠悠哉,不夠關心單位中發生的各種事務。後來老長官退休,新長官遇事便氣急敗壞,指謫懲處,員工們這才懷念老長官的鎮定扛責,不遷怒他人!
發生了不樂見的事情,在「事情發生了」和「處理」之間,最好能像上述的老長官那樣,只有直截了當的一個「就」字,不必摻入太多耗損精力、於事無補、曠日廢時的情緒和舉措,如氣憤懊惱、互相指責、推卸責任等等。
有些人遇到不如意事,還沒處理,先陷入負面情緒的深淵,或是大驚小怪,如遭雷殛;或是滿面愁容,如喪考妣;除了怨天尤人外,什麼也無法思量考慮,讓他身邊的人,想幫也無從幫起;如果這樣情緒化的人,還是領導階層的話,更會讓下屬無所適從,甚至會被他的負能量影響,弄得整個工作環境士氣低迷,烏煙瘴氣;甚至充滿火藥味,互相責怪,怒氣沖天。
有些人遇到不好的事情,便鑽牛角尖地懊惱著為什麼會發生,他以為世間所有事物都能人為掌控,發生意外必是人為疏失,因此非得找出罪魁禍首不可,卻沒想到也有許多難以逆料、無法控制的不可抗力因素;但即使找不到始作俑者,這類人往往也要來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非得抬出隻待罪羔羊才甘心,如此即使推出了祭旗的犧牲者,也未必能讓人心服口服。
也有些人遇到憾事,便要求一個避免再度發生的方法,務必要滴水不漏、釜底抽薪,若不能確保100%不會再發生,便陷入歇斯底里的情緒,或是哀怨造化弄人,或是責怪下屬無能。當然,事情發生了是「就處理」而不是「才處理」,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態度是正確的,但世事無常,人非上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事先預防或許能降低憾事的發生機率和嚴重程度,卻不能保證絕對不會再發生,有些人會說:「等事情發生了就來不及了」,但如果該做的防範都做了,還是不斷煩惱、擔憂,那也無濟於事,所以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船到橋頭自然直,如果又發生了再「見招拆招」,盡力處理!
要言之,事情發生了,首要之務是處理眼前的狀況,處理時應心平氣和、沉著冷靜,盡量避免負面情緒梗塞其間;處理過程如須釐清責任,應該理性公允,若大家都已盡心盡力、問心無愧,便無需過度自責或苛責他人;事發後即便再加強防範,也要理解接受還是有再發生的可能性,再發生時亦無須懊喪憤慨,依舊是盡量處變不驚、從容應對。「事情發生了就處理」。如此,必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焦慮、怨懟和糾紛。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88 回應:1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