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時評)運動明星的慈善「假面」?

2017/2/9  
  
本站分類:其他

(加拿大時評)運動明星的慈善「假面」?

被「譽」為「萬人迷」的英國足球巨星貝克漢姆(David Beckham)最近被爆出一件事:其私人電郵外泄。

私人電郵外泄這回事,讀者聽來並不陌生,因為美國總統大選中,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才因電郵外泄(當然,黑客的『貢獻』不小)鬧了個大麻煩,甚至可能是造成她敗選的主因之一。

相比起來,貝克漢姆這次的私人電郵外泄,嚴重性似乎沒那麼大,畢竟貝克漢姆不是政治人物,但很可能會顛覆很多運動迷對運動明星的看法。

因為,外泄的電郵曝光了貝克漢姆於2013年在英國皇室封爵事件中落選,便以電郵向經理人爆粗狠罵評委會,經理人自認聰明地回郵獻計他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慈善活動來增加封爵機會。該基金主要支持解決兒童營養不良、暴力及愛滋病等問題。

電郵同時泄露貝克漢姆一方面獲贊助私人飛機,另一方面卻仍向UNICEF索取商務艙機票費。明明獲贊助私人飛機出席UNICEF慈善活動,但又另向基金會索取商務艙機票費用,還曾要求基金會為他安排頭等艙機位,活脫脫就是「詐騙」行為。

哪像個日進斗金的富豪應有的氣度!

我不清楚「萬人迷」外泄的電郵有多少,但這則有關UNICEF的電郵,卻讓不少人跌破眼鏡──難道運動明星做的公益活動和善事,都是虛情假意?

在職業運動中,球員是球隊的財產,而球隊後面多半有個大企業或大財團撐著,對很多大財團和大企業來講,經營球隊不一定是賺錢的事,甚至可能賠錢,但還是要成立球隊,目的就在建立形象。而因為收視和傳播的影響力,球員,特別是明星球員在場內的表現和場外的形象,往往也是球隊形象的支柱。

因此,有不少職業球隊和球員在簽約時,都會附帶球員有義務參加球團或其背後財團所舉辦的公益活動,這對球團和球員,乃至受惠的公益團體,是三贏的局面。稍消涉獵職業運動行銷手法者,對這一體系不會陌生。

貝克漢姆多年的「好」男人形象,也是在這體系下創造出來,由於公益團體最終目的還是用於社會、服務社會,因此,不會有人去懷疑包括貝克漢姆在內的職業運動員是否「真心」去關心弱勢。

然而,在世界級的運動明星中,貝克漢姆畢竟是個標竿型人物,這回他的形象崩解,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其他運動明星在從事公益活動時,會讓閱聽大眾心中先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最終影響結果是好是壞,目前還很難判斷。

不過,整件新聞中,還有個細節不得不提,那是英國《鏡報》所報導的,事件曝光是貝克漢姆遭黑客勒索近100萬歐元,不然將把敏感內容公諸於世,但貝克漢姆的團隊不從,才會被公開。

原來是黑客想索討金錢不成功,才公開貝克漢姆的「真面目」,出發點並非揭發假面具,而是為滿足黑客個人的私慾,動機不純,反而讓貝克漢姆成了「受害人」。從某個角度看,也算是壞心的黑客們「偷雞不著蝕把米」了。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6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