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時評)讓溫金有小學成真吧

2016/12/24  
  
本站分類:其他

(加拿大時評)讓溫金有小學成真吧

喜歡運動的讀者,一定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北美的職業運動中,除了冰球(NHL)黑人較少之外,另外三項幾本上是黑人主導。但在泳池中,幾乎不見黑人身影。包括籃球大帝喬登(Michael Jordan)也是個旱鴨子。

或許因此,黑人老被質疑到底會不會游泳。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事實上,美國的非裔泳將瓊斯(Cullen Jones)曾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拿下過兩金兩銀的成績,可是為什麼連美國人自己都存在“黑人不會游泳”的刻板印象?

更不要說還是會有人記得2000年雪梨奧運上,來自赤道幾內亞的(黑人選手)姆薩巴尼 (Eric Moussambani)在男子100公尺自由式項目中,幾乎是以掙扎方式完成賽事的“趣事”。

蒙大拿大學威爾茲(Jeff Wiltse)教授的《競爭的水域:美國游泳池的社會史》一書中提到,美國黑人之所以遠離水畔,主因是私人游泳池仍是富有的象徵;即便是公共游泳池,在1950、60年間種族隔離的年代,黑人根本無從進入,至今這種歧視的陰影仍在,使得不會游泳,成為黑人也能自我認知的標籤。

最近溫市華埠附近國際村興建了一所新小學,上周三(12月14日),被僅由一個人組成的溫市教育局,命名為Crosstown小學,於是網上有人發起了一個網上簽名運動,要求教育局(哪怕只有一個人),尊重華裔先賢,能夠以首位在加拿大出生的華人溫金有(Won Alexander Cumyow,1861-1955)來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運動的發起人卻不是華人,而是一個白人女子:貝恩(Lindsay Bayne)。接著加國與原住民真相及和解聯會創辦人朱偉光,就呼籲華裔市民積極參與簽名,不要袖手旁觀。

貝恩在請願信中指,這所明年3月落成的新小學的候選名字上,有一個著名的名字——溫金有,他是第一個出生在加拿大的華人,也是最早在加拿大行使投票權的華人之一,他一生服務公眾,活躍於社區。以溫金有來命名這所學校,是對華埠及華人歷史的一種尊重,也是溫哥華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件事讓我想到前一陣子在列治文,因為發現疑似對華人種族歧視的宣傳單,而惹怒了本地華人(連同其他少數族裔),在列治文市共發動了三次的集會示威活動。

然而,從新聞報道中,我發現出來示威的華人(也有白人),還是以近二十年主要來自中港台為主,由於中國經濟壯大,這批較新來的移民中,多半給人“不差錢“的(錯誤)印象,再加上房價高漲的因素,很容易成為白人責難的對象。

而華人,或許因為百年前的種族歧視(人頭稅是明例),多少也給先來後到的華人移民心中也烙下了陰影,對白人任何與華人有關的說詞,很容易敏感受傷,就像美國非裔對游泳的潛意識排斥(我假設威爾茲的論述在理)。

但是,也正如連著兩屆奧運在泳池中穿金戴銀的瓊斯,能讓“譏笑”黑人不會游泳的人士“閉嘴”,我期待華人也能夠回溯華裔先民的奮鬥歷史,因為他們的貢獻(參軍、更早的服務社區……),才能讓總想歧視華人的白人“閉嘴”,進而促使聯邦政府在2006年正式為人頭稅向華人道歉,讓我們站出來抗議白人歧視時,得到更多非華人的支持,那麼,這時候,我們是否也該站出來,為華埠的新小學命名“溫金有”出個聲,而不是“那是至少半世紀前的事,我們只關心現在的事”。

某個(少數)族裔在社會上的地位如何,其實,就像糖葫蘆一樣,一個串一個,少了一個,肯定是有人偷了去:發現可能涉種族歧視的傳單,我們站出來,是一個,還得串上另一個,就是我們藉由命名第一個本地出生華裔(溫金有)做為小學名稱,這是體現華人價值的重要層面……構成一串完整的糖葫蘆。

事實上,黑人的游泳成績好不好,不影響他們是運動場上的霸主地位,今天加拿大的華人有沒有被歧視,也不會影響我們在加拿大社會的重要影響力,我們一齊向溫市教育局發個聲吧,讓“溫金有”成為我們一所小學的名字。

簽名網址是:

https://www.change.org/p/vancouver-school-board-reject-crosstown-name-new-school-cumyow-elementary?recruiter=653347226&utm_source=share_petition&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share_email_responsive。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2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