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典藏最大宗羣碧樓藏書

2018/11/9  
  
本站分類:生活

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典藏最大宗羣碧樓藏書

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典藏最大宗為5,135冊羣碧樓藏書。本書從羣碧樓主人鄧邦述生平與藏書始末,到收藏珍本介紹,並精選其中手書題跋、鑑藏章,考察善本的閱讀與流傳。史語所宋元善本收藏始自接收羣碧樓藏書,認識這批藏書對理解本所以及傅圖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立即訂購《羣碧樓藏書特展》

 

傅斯年圖書館收藏鄧邦述(1868-1939)羣碧樓藏書,計431部5,135冊。鄧氏藏書於民國二十三年入存史語所,大大提昇所內古籍善本的收藏質量,現今傅圖所藏宋、元刊本約八十部,其中超過半數為羣碧樓舊藏。

鄧邦述,字孝先,號雙漚、正闇、羣碧翁,江蘇江寧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二十七年入端方(1861-1911)幕,端方「陶齋」中收藏豐富金石圖籍,啟發鄧氏學習效法的志向。光緒三十年鄧氏開始大量收購古籍,時藏書室名「雙漚居」;三十二年購得宋刊本《李羣玉詩集》、《碧雲集》,並由二書各取一字,更室名為「羣碧樓」,亦是其收藏宋刊本之始;民國十七年羣碧樓書散後,取「郊寒島瘦」之典故,再更室名為「寒瘦山房」。

本展覽計有十二單元:「1. 鄧邦述藏書」介紹鄧邦述生平與藏書始末、藏書目、鑑藏章。「2. 羣碧樓、三李盦、披玉雲齋」是鄧氏藏書室名與別稱,此單元展示其所藏三部南宋刊善本,也是本次特展焦點:《李羣玉詩集》、《碧雲集》、《披沙集》。「3. 入藏緣由」展示羣碧樓藏書為大學院購得,後轉歸史語所典藏的相關檔案。「4. 宋刻本、5. 元刻本、6. 明刻本、7. 明嘉靖刻本」精選珍稀版本,值得細細品味。「8. 稿本、9. 鈔本、10. 四庫本」則是手寫、謄抄的圖書。「四庫本」包括「四庫進呈本」、「四庫底本」,是纂修《四庫全書》時進呈乾隆皇帝的底本,其蒐集用意、鈐印等均與民間藏書不同。最後的「11. 手書題跋、12. 鑑藏章」則選出藏書名家的墨跡與鈐印,可藉此一窺題跋者學術思想,也是考察善本閱讀與流傳的珍貴材料。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展覽--當期展覽--羣碧樓藏書特展

返回國家網路書店>>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6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