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頒獎典禮講座:推理故事影像化:美夢還是白日夢?

2015/8/25 上午 11:35      
本站分類:作家新動態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頒獎典禮講座:推理故事影像化:美夢還是白日夢?

圖片來源/辛秉學攝影

8/22是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頒獎典禮,典禮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推理作家協會特別端出作家都會感興趣的議題宴饗與會者:「推理故事影像化?美夢還是白日夢?」並邀請到曾任聯合報影劇記者、金馬影展以及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的李達義,以及曾參與電影《甜蜜殺機》、電視《鑑識英雄》編劇,同時也是推理小說家的陳嘉振來跟大家分享。

File:甜蜜杀机.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講座一開始就由推理評論人冬陽拋出「台灣影劇圈」是否有推理劇這樣的概念?李達義認為,台灣當然有推理劇的概念,只是台灣的影視工業和國外差距大,想要做甚麼,誰說了算?以美國為例,是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有足夠力量對市場進行研究。美國最厲害就是他們的數字,有能力判讀數字未來的獲利。至於陳嘉振認為台灣當然是有推理劇,只是台灣偶像劇長掛帥,自己曾經參與的電影《甜蜜殺機》和電視劇《鑑識英雄》的編劇,很多人反映都有偶像劇的味道。

從事創作的人應該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天能翻拍成電視劇或者電影,主持人冬陽也替大家問出了:「該如何與業界開始接觸」這樣的問題?寫過《設計殺人》、《矮靈祭殺人事件》和《布袋戲殺人事件》的陳嘉振自陳很早就努力投稿劇本,他的經驗是投稿劇本到影劇圈通常都會得到制式回覆,直到後來入圍優良劇本獎,由政府部門舉舉辦講座,請業界人士來分享情況,開始認識了業界人士,然後偶然機緣下有機會牽線去寫連奕琦《甜蜜殺機》的劇本。而在影劇業界打滾多年的李達義直接建議大家:「參加比賽是很好的例子,千萬不要投稿,期間當然可以好好磨你的筆,但不要把整本劇本丟出去,等對方拿出合約來。因為劇本不是很多人想看,再者也不一定看得懂。所以參加劇本獎就是一個很公平比賽。

主持人冬陽進一步問陳嘉振:會想把過去寫的推理小說改成劇本寄給導演嗎?還是該要學著寫劇本之後,再給導演看?陳嘉振認為寄書給導演是禮貌,但他們也不太有時間看。好萊塢的電影電視可能有百分之三十改編自暢銷小說,不過台灣比例還不夠高。所以與其去想讓小說改編電影,倒不如想如何先讓自己的故事能夠暢銷,這樣改編的機率才會變高。李達義也分享他個人精闢的觀察,若小說創作者能「擴大自己的讀者基礎會更好,譬如不藍燈的小說就有這個潛質。」「好來塢拿暢銷作品來改編,並非好來塢缺idea所以拿小說來改編,而是影視和小說是不太同層次的東西,看不懂字的人都可以看電影,touch更大層面的觀眾,所以必須更簡單、更直接。

李達義最後還給推理作協寶貴的建議:如果協會希望成為媒合的平台,當然能請到製作人是最好的。另外,可私下多辦一些交流活動,假使能私下和導演、演員交流,把圈子更擴大是蠻重要的。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也將頒獎典禮當天實況上傳至youtube,想了解更詳細的講座狀況可參以下影片:

 

您可能感興趣的新聞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三屆徵文獎作品集:《寂寞球體》,準決選評審會議紀錄
台灣推理界年度盛事 〈平安夜〉奪短篇推理小說首獎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