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出版風向球
北京圖書訂貨會,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羅愛萍「兩岸書業合作,齊心面對出版變局」專題演說
2015/1/9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圖書發行協進會
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
本人羅愛萍,是臺灣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台灣代表團團長,很高興能夠帶隊參展並親自蒞臨論壇會現場發表演說,在此先跟各位拜個農曆早年,預祝各位來年洋洋得意,平安順心。
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臺灣參與踴躍,總計有參展書種近四千冊,出版家數近三百家,親自出席人員不少於五十位,盛況空前,可見兩岸出版交流日益密切,共同開啟華文出版繁華盛況,當指日可待。一九九三年,海協海基兩會啟動了兩岸交流新局,也帶動了兩岸出版業的正式來往,轉眼二十幾個年頭過去了,兩岸出版從陌生摸索,到如今親如兄弟姊妹的情誼,個人親身經歷了這段時代轉變,對那些曾經為兩岸和平默默付出貢獻的前輩,心中充滿感謝,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許多出版同業先進;我今天要在此地,向過去所有為兩岸出版合作做出積極貢獻的先進們致敬,沒有您們過去的努力,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團圓。先謝謝您們!
本人今天要跟各位報告說明的,主要為以下幾個部分:
- 台灣書業的發展概況
- 台灣數字出版及數字閱讀的情況
- 台灣出版社與圖書館合作現況說明
報告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正,謝謝。
首先要談的是:台灣書業的發展概況
如同全世界大多數的出版市場一般,台灣的傳統書市也正處於一個發展相對緩慢的勢頭上,有趣的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出版者加入這個行業。台灣登記的圖書出版業者在2002年為6,023家,當年圖書出版量為38,746種,到了2012年,圖書出版業者增加到15,528家,圖書出版量為42,212種,事實上,這一萬多家出版社,每年出版6本以上新書的,估計只有一千家左右,這個現象說明了台灣出版產業的活力與彈性,有越來越多的出版社,甚至於是不以出版為主要獲利來源的,有許多業者跟文創商品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更多元、更有個性的產業特色。
相較於出版業者數量大幅增加,臺灣書店家數卻日漸減少,書籍流通週期也顯著縮短,實體書店銷售總量更是節節下滑。跟大陸的情況一般,書市依賴網路銷售的比重越來越高,有很多限量版的圖書,甚至於只在網路上銷售。
根據台灣大型連鎖書店金石堂的2014年度報告,圖書市場銷量排行榜上有越來越多台灣本地製作的書籍登上暢銷書之列,其中耐人尋味的是,有許多源自大陸年輕作家的小說類書籍都深獲台灣讀者喜愛,歷史人文類書籍也頗受青睞,所以,兩岸合作出版,共創華文閱讀共同市場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在讀者方面,根據台灣2014年「全民閱讀力大調查」顯示,與4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台灣人平均閱讀時數、閱讀量、購書量、購書經費都下降,有72.6%的民眾認為看網路新聞也算閱讀,有65.9%的人認為看臉書也算。這個現象說明,網路閱讀正主宰著出版產業未來的轉型,如何整合網路與實體的發展,是出版業未來共同面對的課題!但本人仍然樂觀認為;利用台灣充滿特色的出版活力,結合大陸發達的互聯網與廣大的內需市場,相信將會帶動整個華文出版勢力的崛起!
第二部份要談的是:台灣數字出版及數字閱讀的情況
「數字內容產業」是台灣目前積極發展的核心產業,有關當局並通過「加強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推動方案」,積極輔導台灣數字內容產業之發展。根據台灣經濟部工業局「數字內容產業白皮書」顯示,數字出版產業已具備良好基礎,其中傳統出版產業發展相當蓬勃,近5,000 家的出版商,每年提供數千種的雜誌;9,000餘家的出版業者,每年更提供數萬種的書籍;此外,還有20 多家的報社,出版20 餘種報紙。加上台灣的寬頻網路普及率已躍居全球第二位,相信在更多出版業者提供豐富的數字內容後,勢必會有更多的使用者願意使用這些便捷的服務。
傳統出版產業的數字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目前有許多廠商掌握此一時代趨勢,提供數字內容相關的編目建檔、查詢管理、版權管理系統、文件保護軟體、會員管理、多元付費金流系統,並積極投入數字內容的營運服務,包括各類型數字內容的授權徵集、委託營運及行銷推廣,電子資料庫B to B及B to C銷售等等。
現在台灣比較時興的營運模式,是由數字內容網站(或資料庫)提供線上電子書全文瀏覽及隨選列印,並提供隨選圖書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列印)服務。目前最重要的市場,無疑是台灣大專院校的圖書館市場。依台灣大專院校圖書館電子書、資料庫的採購近幾年來的趨勢,他們最需要以下三者
- 電子資源
- 電子書
- 雜誌
目前台灣的大專院校圖書館數字出版採購經費部分:主要分為「租用」及「買斷」兩種。大專院校圖書館為降低成本,以有限經費購買更多的冊數,並簡化採購程序,先後組成幾個聯盟,希望藉由團體的力量爭取較佳的採購條件,目前參與的大專院校約有160所,加入聯盟的圖書館通常只要支付自己所採購的電子書費用,即可使用全部聯盟所訂購的電子書,因此短短數年,大專院校師生可閱讀的電子書冊數急遽成長。
根據2012年一項研究顯示,台灣年出版書種在5本以上的出版機構中,37%的出版社有出版電子書的經驗,其中7成5是自行製作,2成5交由平台商製作;出版社遭遇的共通問題至少包含人才、版權兩個方面。
另外,根據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的「2012年數位閱讀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有近七成的電子書讀者認為閱讀或購買電子書籍已影響他們對於紙本書的閱讀時間及購買意願。該聯盟「2012年第四季數位閱讀行為調查」則顯示,電子書閱讀者最常閱讀的電子雜誌內容依序為商業理財(31.0%)、旅遊美食(17.7%)、3C 科普(15.9%);最常閱讀的電子書內容依序為文學小說(36.6%)、商業理財(17.8%)、休閒旅遊(12.3%)。總之,數字出版在台灣仍屬起步階段,整體開花結果可能還要一段時間,但成長力道已經越來越明顯。
最後要談的是:台灣出版社與圖書館合作現況說明
臺灣圖書館購書普遍受到公部門採購法的限制,所以近年來,出版社與圖書館之間總處於一種既緊張又依賴的矛盾關係當中,部分出版業者主張公共圖書採購應該按定價較高的價格買書,但也有許多推動閱讀的人士持反對意見,因為臺灣圖書市場折扣戰越演越烈,主張圖書應該仿效法國按定價銷售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許多業者寄望公共圖書館應該率先響應,為出版者提供一個更美好的市場環境,總之,臺灣出版社與圖書館去年共度了一個微妙的時光,後續發展仍值得關注。目前台灣各級圖書館市場狀況,可分析如下:
1. 臺灣公共圖書館(僅計總館,不算分館)共230間。各級圖書館的採購上與大專院校的採購方式較為不同。各級圖書館主要為服務一般民眾閱讀,因此在採購上經費較為充足。各級圖書館也是許多出版業者重要的銷售對象。
2. 各級圖書館在採購的品項及類別上,為符合一般民眾的閱讀口味,越是大眾口味或平民文學越是採購重點。
3. 為落實閱讀向下扎根的理念,目前各級圖書館有建置青少年/兒少閱讀專館的趨勢。這也將穩定支持許多台灣少兒出版社的發展。
4. 各級圖書館的電子書採購方式,逐步朝向集體採購的方式,主要以較大的圖書館進行採購,提供分館一起分享閱讀。
5. 結合學校數位環境與設備,以最輕鬆的方式導入數位閱讀與教學,近來已有出版業者積極推動「行動圖書館」。相信這會是很有前景的發展。
總結:兩岸交流再開新章,團結合作布局全球
面對競爭的國際環境,面對不斷變動的科技挑戰,我們相信,兩岸產業的交流必須更緊密,兩岸合作的內容必須更踏實,個人衷心期盼: 有朝一日,兩岸的讀者能跨過海峽的隔離、越過簡繁的分別,最終形成一個零時差、無障礙、沒有阻隔的「大中華閱讀圈」,並由「大中華閱讀圈」的概念發展出華夏文明的產業鏈,也就是「華文閱讀共同市場」,相信這將會是兩岸共同的「夢」!
報告到此,謝謝大家的聆聽,再次祝各位身體健康,事事如意,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