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陳義豐:本土藝術家一定要走出去,配合網路時代創新的觀賞方式+傳播管道,可望獲得更大的成功
圖片來源/義豐老師提供
這次作家生活誌邀請到了在上個月出版《藝術網路行銷:點擊中國藝術市場》的作者陳義豐老師來參加我們的作家專訪。在這裡先恭喜義豐老師,因為義豐老師自這個月開始至北京「馬奈草地美術館」就任,擔任館長一職。
有著歐洲神殿風的馬奈草地美術館-中庭
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就來看看義豐老師談如何用網路行銷藝術。相信眼尖的讀者會發現文章中特別的換行方式,沒錯!那就是義豐老師非常獨特的書寫呈現方式。
Q:與之前義豐老師出版的風之寄小說系列大不同,這次出版的新書《藝術網路行銷》終於可以看老師大展身手談談自己的另一項專業,所以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問義豐老師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走上藝術總監、策展人之路的?」
A:藝術,
原本是年少的業餘愛好。
閒暇,
喜歡逛畫廊、看畫展。
數十年下來,
越加癡迷,
不僅看畫、買畫,
也支持畫家、促成畫展,
接著考研、讀博,
取得「藝術學」的博士學位。
往來朋友幾乎是
畫家、批評家、美術編輯、策展人,
甚至是畫廊經理、拍賣公司的老總,
無形中已經完全融入藝術圈。
我會經常盯著一張畫,
看上老半天。
撫今追昔,
追憶前世、遙想來生。
斑斕人生,恍如畫境。
2015年將展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到對岸「馬奈草地」美術館出任館長一職,
對藝術生涯的未來,充滿期待。
Q:老師在《藝術網路行銷》中提到,中國藝術市場比較獨特,是由拍賣會激發買家需求市場的。令人好奇的是,「在中國的藝術市場裡,是否比起西方更容易出現假拍賣,或是蓄意哄抬價格等事件呢?希望老師可以舉一兩個案例分享給大家。」
A:我倒希望是擧一個正面藝術品流通案例,來鼓勵優質的藝術收藏。
中國是在1994年開始與世界internet聯網的,雖然起步較慢,但發展迅猛。在2008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擁有最多線民人口的國家,電子商務同時倍數增長。
今年(2014年)「淘寳網」的在11月11日「光棍節」特賣活動,一天交易額突破人民幣571億元,很多產品幾乎以“秒殺”成交。
反觀中國藝術市場,近十多年來火爆成長,成為全球投資的新焦點。
中國拍賣業、畫廊大量湧現,成交額屢創新高。在2000年一張徐悲鴻的油畫《愚公移山》在網路拍賣時,以人民幣250萬元被賣出;到了2006年的北京拍賣會上,這張畫又以人民幣3300萬的高價成交。這種亮眼的表現,經由互聯網資訊的傳播,加速激化了藝術品的交易與流通。
藝術價格往往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現況,中國目前正處於發展盛世。
在網路買賣成交了「徐悲鴻」,
下一個,
是誰?
(延伸閱讀:淘寶網入門密技)
與部分《中國藝術》藝術家微博展的藝術家們合照,攝於中央美院
Q:「風之寄」系列小說用優美的文字搭配藝術畫作,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這樣的方式讓我這個外行人都覺得藝術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遙遠。想請義豐老師談談「是如何想到這樣的模式把藝術帶給人們,又對藝術品帶來哪些好的影響呢?」
A:畫家好友豈夢光,邀我為他的畫作寫篇推介文章。
我回答:「咱們玩點不一樣的,我來為你的油畫寫本小説。」
於是,完成了一本「尋寳記」。
「尋寳記」結合豈夢光數十年來精彩的畫作,針對每件作品,相應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組成一部充滿懸疑色彩的小說。
著名評論家陶詠白先生閱覽之後說:
「《尋寶記》這本書,開創了藝術評介的新樣貌。」
因此,我就開始了這一系列風格的創作。
希望借重這種跨門類的推介方式,讓藝術更容易與人親近。
曾經在書本「開卷語」說:
翻開一本書,
讀一個故事,
認識一位藝術家,
看一場展覽。
期盼
結合文學與美學,賦予藝文欣賞新趣味。
尋寶記
Q:中國近幾年經濟起飛,順而帶動了許多產業,我想藝術市場在內需的部分也是足夠的,反觀台灣的市場卻小了許多,「台灣的藝術家要走向世界絕對少不了網路這項利器,想請義豐老師分享一些本土藝術家成功走向世界的例子,及其成功關鍵。」
A:曾經為“臺灣抽象繪畫之父” 陳正雄大師寫過一本書《風中情話》。
初次與他見面時,深深為大師色彩繽紛的畫面所震撼,當時戲稱大師:「處於戀愛之中。」因此,當決定要編輯這本專輯時,毫不猶豫選擇以情詩的文字內容來襯飾畫作。
陳正雄,與趙無極、朱德群同為享譽國際的抽象藝術三傑。歷年來,應邀參加巴黎著名的「五月沙龍展」,兩度蟬聯佛羅倫斯國際當代雙年展最高榮譽「終生成就獎」及「羅廉佐國際藝術獎章」;並在1974年獲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的終生會員,陳大師過兩年即屆80高齡。
當我提及要為他編寫一本詩畫集,並以「電子書」的形式來發行時,陳大師毫不猶豫答應了,並且積極主動的配合,提供了大量的圖片與資料。
個人認爲本土藝術家一定要走出去,積極參加國際性的展覽,包含對岸的展出;並且配合網絡時代創新的觀賞方式與傳播管道,可望獲得更大的成功。
風中情話
Q:在台灣的社群網站上,現在刮起了一股插畫家風潮,不少原是從事設計或藝術創作的工作者,轉換到這條跑道上,並得到了一些名氣或成果。想請義豐老師分享對插畫風潮的看法。
A:插畫、漫畫或者卡通,都可以歸屬一類。
十九世紀以法國「杜米埃」為代表的諷刺性漫畫,將政治卡通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而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卡通藝術已經發展到領先世界的地位。
在對岸,中國畫壇是在二十世紀90年代初,開始出現所謂的「卡通一代」。卡通一代的藝術觀念和作品,從南方珠江三角洲向全國各地快速地的擴展開來,引發一波又一波的“卡通”熱潮,也造就了中國藝術史上「動漫美學」的新時代。我為聯合國典藏畫家「江衡」寫的《下午茶。如此美麗。-卡通一代江衡的藝術》,就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藝術家。
下午茶。如此美麗
對於臺灣的插畫風潮,我樂見其成,並期待能夠更加躍升與推廣,取法日本的村上隆、草間彌生等當代藝術家,將藝術圖搞,更加多元化的運用與展開。
祝福臺灣的插畫。
相關新聞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4 回應: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