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直擊】謝世忠教授《我學了四種族語》新書發表會

2025/6/11 上午 11:36      
本站分類:作家面對面
【活動直擊】謝世忠教授《我學了四種族語》新書發表會

六月初夏的午後,一場別具意義的新書發表會於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舉行。這場發表會,不是什麼語言學術研討會,也不是來聽一堂教你「如何保存族語」的公開課,而是來見證一件……有點傳奇、也有點瘋狂的事──

有位資深的人類學教授,在熟年人生,不是去打拳、下棋,他跑去──

「一次學了四種族語」!

人類學家謝世忠教授近年接連學習了泰雅、阿美、排灣及布農等四種原住民族語,將學習族語的心路歷程寫成這本新書,特別選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發表,分享一位人類學者如何從語言進入文化脈絡,親近原住民族世界的思考!

謝老師講台.jpg

當教授重返學生時代:四種族語的學習旅程

謝教授不是旁聽、也不是只去拍拍照打個卡,而是真的進教室上課、交作業、參加期末考和檢定考試。而且還不只學一種,而是連續學了四種族語: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

據說他一邊上課,就一邊預告之後要出這本書當作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連書名《我學了四種族語》都在七年前就已想好!這不只是語言學習,也是意志力的展現,更是時間管理的傳奇。

謝教授在這本書裡,記錄了非常真誠,也非常有趣的語言旅程,例如:教授早上被雞叫醒(他住在新店,這是實際描述,不是誇飾),塞車趕上課,很怕遲到,還怕被老師點名;進教室坐在學生中間,筆記做得比誰都工整。學了以後有機會就想實際演練一下,講了卻常讓族人聽不懂,最後要請李慧慧小姐──也是今天活動的主持人之一──來幫忙翻譯收尾,化解尷尬。

兩位主持人.jpg
兩位主持人:林志興、李慧慧。

不只是學語言,更是走進文化的內心

身為原住民人類學家做了幾十年田野調查,卻不會原住民族語,這始終是教授的一個心結。藉由這幾年來族語的學習,從語言中,謝教授重新認識了臺灣南島族群多樣性的壯麗風景。

這本書的完成,不只是為了完成給自己的挑戰,我們也從書中看見教授以人類學專業得出的解釋,以及各種有趣的文化觀察──

語言不只是背單字、記文法,而是你願不願意真正走進別人的語言,慢慢聽懂那個語言背後的生活邏輯、文化感情,甚至幽默感,然後從語言進入文化,更深入的看見別人的生命故事。誠如謝教授所言:

「學了一個語言,就多了一份掌握新世界的機會。」

老師在秀威書櫃前.jpg
謝世忠教授與《我學了四種族語》等著作合影(轉載自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臉書 )

我學了四種族語》這部作品,深刻呼應了秀威出版的精神,我們向來認為出版就是一種交流──有人真誠地說出他們的故事和想法,藉由出版與閱讀,你我得以得以跨越文化的隔閡,理解與靠近那些或許未曾謀面的生命經驗。

總經理致詞.jpg
秀威資訊總經理宋政坤先生致詞

這本既「調皮」又深刻的書,不僅是對謝世忠教授個人毅力的致敬,更是一次溫柔的提醒:真正的理解,始於願意走進他人的世界,從聆聽他們的語言開始。

我學了四種族語-新書發表會【海報】_3校_page-0001.jpg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186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