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出版風向球
《人間》雜誌特展 回顧臺灣人權先驅陳映真與1980年代社會百態
2016/10/14 下午 02:30 資料來源:新北市文化局
圖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局
近日勞資爭議、環保議題沸沸揚揚,但是30年前,《人間雜誌》便從社會關懷的角度,默默為弱勢族群發聲。新北市立圖書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從9月份起推出「閱讀鄉土人間與臺灣」特展,將透過圖文影像紀錄與分享會,帶大家認識臺灣第一本關懷社會、環境、勞工、族群等議題的《人間》雜誌,同時展出陳映真先生作品全集,回顧人權先驅陳映真為臺灣播下的社會關懷與人權正義種子。
新北市立圖書館表示,「陳映真」這個名字對許多六、七年級生來說可能感到陌生,但他卻是四、五年級生記憶中不可抹滅的文學家、社會運動家,同時也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映真先生在1985年,解嚴前後時期,創辦了臺灣第一本關懷社會、環境、勞工、族群等議題的《人間》雜誌,在臺灣文化人權扮演重要的意義與角色。《人間》雜誌以寫實攝影及報導文學的方式,走遍社會各個角落,站在第一線關心原住民、勞工、環保、婦幼等各族群與社會問題,紀錄當時的社會現象,反映各階層心聲,報導方式與方向在臺灣皆屬創舉。
回顧臺灣社會對弱勢的關懷,我們至今仍在努力中,不管是勞工、環保、婦幼、原住民等,此刻都是我們不斷在面對的課題。此次「閱讀鄉土人間與臺灣」特展特別以「陳映真先生與《人間》同仁」、「原住民關懷」、「婦幼關懷」、「勞工關懷」、與「環境關懷」等五項主題,帶大家回顧31年前《人間》雜誌推動社會關懷的種種努力。展出的攝影圖像,均具有歷史意義與價值,包括曾經轟動一時的鄒族少年湯英伸殺人事件、鹿港反杜邦運動、基隆八尺門原住民的艱辛奮鬥、以及北臺灣多次煤礦災變等,並且邀請到當年《人間》雜誌的主編鍾喬先生、記者曾淑美女士、攝影記者關曉榮先生、以及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和大家面對面分享,希望透過展覽與分享會,帶大家認識臺灣社會人權先驅們的努力,以及1980年代,解嚴前後的臺灣社會百態。
新北市立圖書館「閱讀鄉土人間與臺灣」特展9月份起至12月底止將於總館7樓主題小間展出,4場分享會時間分別為9/11(日)廖嘉展「從人間到社區─我們的青蛙蝴蝶夢」、10/29(六)曾淑美「我看過的〈人間〉風景」、11/26(六)鍾喬「回到人間的現場─鹿港反杜邦30年」、以及12/3(六)關曉榮攝影點滴分享,相關訊息請至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查詢,洽詢電話: (02)29537868。
延伸閱讀
聯合報資深記者黃仁憶副董事長劉昌平、白色恐怖與丁文治事件
台灣史冷知識:在「借鹽時代」,破壞公用電話是會被處死刑的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5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