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中的「雜音」:國北師熱音社簡史/中坡不孝生

2016/6/4 下午 02:30   資料來源:中坡不孝生   
本站分類:另眼看書
風聲雨聲讀書聲中的「雜音」:國北師熱音社簡史/中坡不孝生

圖片來源/Surprise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現改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位在台北市和平東路捷運科技大樓站附近,自古以來就是替各朝代政權(日本人、國民黨、民進黨)生產製造執行政令宣導,維護社會安定秩序的國民小學教師的工廠,1993年,熱音社就在這樣的學校裡以一個「雜音」的姿態正式成立了。

你也知道嘛,1993年刺客才發表了處男作《你家是個動物園》,所以那時候會進熱音社的「漢子」(依現存紀錄,無女性社員)都是那種長髮皮衣掛鐵鍊的,很自然的速彈、雙大鼓、「史奇洛」(Skid Row)、「范海倫」(Van Halen)是少不了的「傢俬」。於是,那時候有一個名叫「息壤」的台語重金屬樂團,奠定了國北師熱音社的基礎。

我是2000年才唸大一的,所以上一段講的全是學長們的傳說與片簡殘篇裡湊出的傳奇,他們並沒有留下錄音。剛進熱音社的我,還只是個熱愛伍佰,台灣樂團也只知道五月天,外國唱片一張都沒聽過的處男。於是,對於學長姐所熱中的Nirvana,我一點感覺也沒有(即便到現在也還是,我不喜歡grunge,會買只是拿來當資料。),對其他當時所謂的「地下樂團」,我也還沒產生興趣。記得那時候會進熱音社,只因為大一系上迎新晚會時大二學長們的「果酸」樂團唱了日劇《麻辣教師GTO》主題曲、「夾子電動大樂隊」和早期「甜梅號」的歌,覺得學長們很帥,就進去了。當時的熱音社主要以本系(美勞教育系,現改名為藝術學系)學生為主,所以一直誤以為熱音社是對抗系館對面音樂系那些拉小提琴的「好業人」的革命組織。

我是一片懵懂,倒是我的幾個同班同學們,沒多久已經組成了以翻唱瓢蟲、廢物、Oasis等樂團歌曲的全女子樂團「拉梅茲」,雖然他們的技術還不成熟,但並不影響他們對音樂的熱愛;而且,其中的吉他手小凱(張凱婷)更介紹給我英國音樂的啟蒙:1976樂團,當時我只覺得她們很屌,認識很多我不知道的樂團和國外音樂,在深感自己認識不足的情況下,我買了第一張「地下樂團」專輯——1976的《方向感》,並藉由水晶的合輯,認識了夾子電動大樂隊,還有——濁水溪公社。

2001年,大一下因為社團裡面大一真正會認真去上社課只有我一個男生,因為鼓手不可能組團,只好賣弄三葉幼兒班時期學會的和絃技倆,拿起電子琴,拉了同班一個喜歡蕭亞軒,只聽流行芭樂的白淨男生合組「東區二人組」,翻唱夾子的〈轉吧!七彩霓虹燈〉,然後又自己又創作了幾首全是A小調的台語情歌;後來我才知道,這樣的雙人「那卡西」組合不是只有台灣的「金門王與李炳輝」,原來英國在八○年代多如過江之鯽,世界最有名的電子琴那卡西二人組就叫Pet Shop Boys。

2002年,「五月天現象」吸引不少「觀光客」進熱音社,最後留下來的剩沒幾個,但也沒意識到這是一個悲劇的開始;熱音社長是一位作風海派的女生,喜歡Guns N’ Roses的電吉他手,在她的感化下,我才開始漸漸感受到金屬的魅力;原本深受甜梅號影響的學長們也開始跟甜梅號一樣,開始改玩「後來不唱歌的」後搖滾,我根本聽不習慣,覺得那種悶著頭彈吉他的感覺很怪,於是,我與後搖滾也無緣了。這個時期最大的成就,就是跟「拉梅茲」的成員們跑去還窩在忠孝東路聖界地下室的「小白兔」為系學會刊採訪KK,她抽著煙,脂粉未施,十足的grunge情調,背景音樂是後搖滾;這就是我的第一篇音樂文字,而且寫完就跑去當時還未倒店的東區淘兒買了我的第一片西洋專輯Oasis的《Definitely Maybe》,覺得Tower的CD超貴!

2003年上半年,跟「果酸」與「拉梅茲」樂團的成員們去看了被商業染指前的馬年墾丁春天吶喊,看了閃靈、交工憾人的現場,認識也買了不少台灣樂團的CD。下學期才和同樣熱愛伍佰、1976與濁水溪的同班麻吉楷仁組了一個名叫「小白鼠」的樂團,找了兩個學妹分別擔任主唱與貝斯手,創作了幾首芭樂情歌。Radiohead是在擔任新社長,熱愛Brit-pop的學妹「影響」之下認識的;至此我深感自己耳界之不足,用打工賺來的錢瘋狂地採購CD與音樂書籍,像是商周出版的《秘密基地》、《另翼搖滾注目》等,特別是Tower倒閉時,買了一堆原版4AD和一本十九塊的全套台版MCB(辛苦了!哲儀前輩);我真是泡沫經濟的受益者。

2004年的熱音社裡,我似乎莫名其妙地已經成為音樂聽最多的人,跟學長們提Elliot Smith,甚至The Smiths 沒有一個人認識,熱愛The Cure、Joy Division和Sisters Of Mercy這些經典後龐克與歌德音樂的我已經無法跟只知道後搖滾和grunge的學長們有任何的聯繫,女子樂團「拉梅茲」音成員理念不合宣告解散,只剩下幾個喜歡跟翻唱英搖的臨時組合,「小白鼠」的樂團也隨著大學畢業,宣告解散;熱音社此時已經開始招不到太多新生。

故事還沒說完,因為師院畢業生都要去國小實習一年騙取一張無用的教師證,2004年下半年,我成了實習教師,一邊準備研究所考試,一邊回到熱音社,和兩個彈吉他的學弟組成了「鄉土教材」樂團,我們一直找不到貝斯手,因為我們堅持創作,因為我們是台客;新進來的學弟妹開始用社團的樂器翻唱李心潔、孫燕姿甚至周杰倫(只差沒翻唱蔡依林),獨立搖滾精神已經蕩然無存,對這些只聽玫瑰排行榜,不知樂團為何物的後生晚輩,我們似乎是活在另外時空的人,熱音社就此成為一個「四件式KTV同樂會」。

2005年上半年,在實習與考研究所雙重壓力下,我寫了第一篇「樂評」,投稿給破報,之後就一直這樣寫下去了,熱音社帶給我的鍛鍊與滋養,就全在這一刻,爆發了,也不小心讓Ricardo和 小樹前輩都寫不下去了。而鄉土教材樂團,依舊在我這個媲美Pavement嬉皮惡搞鼓手Gary Young的胡鬧下,持續表演創作。

2006的此時,國北師(國北教大)熱音社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幹部連社員不到十人,甚至還跟熱舞社合辦嘻哈表演……沒辦法,Jay-Z都來台灣撈錢了,獨立音樂這圈子又是政大的天下,我現在已經開始準備投降,當兵去。

最後,這篇文章題目就叫「我所知道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熱音社與她養出來的中坡不孝生」,謝謝大家!

本文為2006年11月3日於知名樂評人「小樹」部落格的「樂多」(註1)網站之留言,已獲作者同意轉載

註1:樂多(roodo.com)於2000年成立,為台灣著名的網路社群平臺,近年以集結文化創意相關訊息為大宗。

延伸閱讀
《冬未了》入圍8項金曲獎項!樂評中坡不孝生細數蘇打綠歷年專輯特色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5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