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ESG之路──朱永光《創投老園丁的私房札記》之2

Top

「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ESG 之路

近年來,強調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ESG成為顯學,各大企業在追求獲利之際,同時自許兼顧與員工、股東、顧客、環境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人的一生猶如創業,倘若人生是一家專屬於自己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身為創辦人暨執行長,該如何落實你人生公司的ESG?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開創自己的一生,猶如創業的過程。倘若人生是一家專屬於自己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那麼,儘管生命是有限的,但許多人追求著某些永恆的真理與信念,終其一生才能了無憾恨,這種精神十分接近一家公司必須落實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方能永續經營的真諦。

近年來,ESG成為顯學。企業界對「成功」的定義,不再局限於於追求ESP(每股稅後淨利)等衡量盈利的指標,而是在追求獲利之際,又兼顧與員工、股東、顧客、環境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達成ESG的目標。

萬幸的是,如今ESG已不僅是諸多企業的任務編組之一,而是被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策略,不少創業者也在草創階段將各項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非財務因子」奉為圭臬,像是企業的利害關係人權益、使用能源的效率、供應鏈廠商產線對環境的衝擊、員工培訓機制及勞動條件等,致力於讓ESG化為公司的DNA。

作為你自己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可曾想過,該如何落實你人生公司的ESG?

學生時期,想必不少人都曾在校園內看到「禮義廉恥」的標語,或者到禮堂集合時,掛在禮台兩邊的「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名言。但當時這些都僅僅是堆砌起來的文字,沒有任何悸動。

直到進入職場後,有感於身邊不少人在職涯顛峰時期,即會思考「除了薪水外,我正在做的工作有何價值」,不只為了填飽肚子,亦要追求不可取代的意義,甚至是另一層次的情感;來到中年屆退階段,接著又想著人生到了後半場,還可以再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情?然後開始探索更深一層的問題:人是為了什麼而活?活著的意義為何?能為社會、其他人做出什麼貢獻?

至於人生的ESG該怎麼做?個人認為,「E」(環保)應當在生活中實踐法鼓山大力提倡的「心靈環保」理念,達到「生命經濟」的理想境界,取代「死亡經濟」的囚籠。

人類在號稱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私慾下,汲汲營營與天爭、與別人爭,對自然資源予取予求,任由物欲及消費主義滋長著,卻忽略了這種不斷向外攀緣的念頭,源於心靈的匱乏,也引發了「死亡經濟」,環境汙染、能源危機、氣候變遷及這兩三年來危害全球的疫情,都是死亡經濟下的苦果。

與「死亡經濟」相對的是同時創造人類與自然的最大長期利益、標榜心靈環保的「生命經濟」。人類本來就源於自然,我們與自然是一體的,將生命經濟中「感恩大地,愛惜自然」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才能共創人類與自然的最大長期利益。

「S」(社會責任)則是對外界心存正念、富有同理心,誠如企業對外在社會懷有責任心、回饋心,人則應該懷著利他的信念來待人接物。

我深信心學大師王陽明所主張的「心外無理」、「致良知」,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皆由人心所支配。一個人的心夠好,他所在的世界就夠美好。良知則是與生俱來的善根,人的良知足以成全天下萬物之理,唯有遵循內心的良知,方能達到內在世界的寧靜平和。

反過來說,為了一己私慾而扭曲讓他人的生命,譬如基於鞏固自身利益,而不惜傷害其他人的利益,這既是在扭曲他人生命的創造力,也同時毀滅了彼此共利、互好的可能性。

深究王陽明的思想脈絡,其實與心靈環保如出一轍。心靈環保講求的是「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以悲天憫人之心對待其他生靈,王陽明的心學則同時適用於人類面對自然環境及其他人,同時成全個體與全體生命的完滿,方能進一步無敵於外界,與外界共榮。

「G」(公司治理)則包含公司穩定度、透明度、供應鏈管理、股東權益的維護等涉及內稽內控與內規執行力的項目,對個人而言,就是「自律」的成果。不論是要落實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E或S,均仰賴自律的程度,一旦對外界起了貪嗔癡的歹念,就要立刻覺察、覺照,保持覺悟的心、作主的心來制住惡念,而非附庸風雅,形同成功的公司治理也無法虛應故事,而是要兼顧由內到外的管理細節,並深耕易耨。

如此細想後,益發能理解為何ESG會蔚為風尚。所謂真理是愈辯愈明的,「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亦顛仆不破。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的一生、每間企業的歷史都如同曇花一現,但其價值本來就不是僅取決於壽命(歷史)長短,而在於創造力,而這份創造能量的影響力能延續多久?端賴ESG的落實程度。

有良心的企業落實ESG,不僅得以永續經營,其產品或服務也可對於促進人類生活持續做出貢獻,甚至流芳百世;有良知的個人,實踐人生旅程的ESG,需要強大的決心與自制力,達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這樣的過程中,為後人樹立典範,從平凡中創造驚奇,讓自己以及他人的人生同時綻放出新的意義,即便生命逝去,「人生股份有限公司」也能以不同的形式在世上延續下去。

Top

天母晨曦中的漫思:給未來70歲的你

朱永光(YK),熱血棒球,是紐約洋基隊的忘年球迷。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航空組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航空太空碩士。前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近 20 年新事業開發及投資經驗。

2012 年起在《經濟日報》經營專欄:「創愛的業」介紹台灣社會企業創業家的理想與堅持,「薪火新苗」描述台灣跨領域、跨世代合作的新創事業。專欄內容出版成冊,分別獲選文化部優良課外讀物推薦及第 22 屆金書獎。

2020 年起,再以「老園丁耕讀筆記」專欄,分享自己在職場上的故事及人生體悟,提供在創業、職場及人生路途上可能需要的養分,是充滿處世智慧及人生啟發的寶典。

2024年起,開始錄製「天母晨曦中的漫思:給未來70歲的你」Podcast──「將走過人生上半場的大風大浪後,開始步入70歲的旅程,回歸家庭、落地生活、面對自己,分享靜好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所感⋯,願你我一起感受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與幸福。」

分享:
今日人氣:11  累計人次:229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