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他的詩適合誦讀出聲,是種浪/或潮汐韻致:洪書勤《廢墟漫步指南》

Top

博大與均衡/瘂弦 

   

    退休生活晝長夜長,有大量的時間可供閱讀。這幾年,我閱覽的範圍包括中外要籍,坊間新近出版品,以及朋友們的送書,其中對於青年作家的作品,特別重視。有句話說聰明的老人應該向年輕一代學習,所以每次收到文壇「新鮮人」「初學乍練」的文稿或書,我一定從頭到尾地通篇讀完,簡直是以虔誠之心來面對的。

  當我讀完洪書勤的新詩集《廢墟漫步指南》,內心驚喜不已,我有一種發現的快樂,發現在年青詩人的混聲合唱裏,一個新的聲音出現了!這聲音就像清晨草尖上的露珠那麼清亮,那麼不同,值得傾聽。

  說起來,洪書勤應該是我的舊識,他告訴我他在高中時代曾參加過我擔任教務的文藝營,不過失聯多年,一直到他加入一九九四年成立的《植物園詩社》,才知道他的消息。植物園詩社是台灣詩壇一個重要的詩人社團,它的命名據說是受了前輩詩人紀弦先生的影響,紀老曾提出「大植物園主義」,他認為詩壇最忌「清一色」,要各個詩社拋棄門戶之見,相互尊重,萬紫千紅共存共榮,才能可大可久。《植物園詩社》的創立無疑是對紀弦最好的回應。

  秉持眾聲喧嘩,萬花嬉春的旨趣,很多優秀的年輕詩人都集中到這個新詩社的旗下來,譬如楊宗翰、何雅雯、潘寧馨、邱稚亘、林思涵等,都是該社的菁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看法,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風格。洪書勤專攻詩創作,楊宗翰詩創作之外也兼治文學批評,嶄露頭角,受到學界的重視,他寫的《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具有創發與導向的意義。這些富有才氣和衝勁的年輕人在一起相激相盪、互放光亮,詩藝的成長特別快速,真的像一個大植物園一樣那麼蓬勃。

  洪書勤是一位優秀的職業軍人,官拜中校,一直在軍中工作。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軍人與詩人不是「同類項」,為兩個絕然不同的角色,彼此屬性迥異,很難歸納融合,但洪書勤把兩者巧妙地融合一起,擰成一股堅固的繩索,具有韌性,也有延展性,軍人的紀律與詩人的浪漫,彼此互補,相輔相成,產生一種強勁的驅動力和創造力。這對文學事業是有莫大助力的。我以「博大與均衡」點出洪書勤的人生向度,軍人詩人成功結合是他步向「博大」的重要原因。這使我想起《創世紀》詩人群老一輩的「元勳」們,他們有不少早年也在軍中「當兵吃糧」,都有跟洪書勤相同的心路歷程,打仗不忘寫詩,寫詩不忘打仗。雖然楊宗翰說書勤是屬於新品種的軍旅詩人,但我相信洛夫、張默、辛鬱等幾位「老同袍」,看到這位後起的白袍小將,一定感覺特別親切,也會對他產生殷切的期待。

  洪書勤也受過法學教育,在法學與兵學的影響下,他成為一個自我要求很嚴格的人。他是以軍人的敬謹、堅毅,來經營他的文學事業。對生活,他有嚴謹的規範,也有使命感,時常作自我的省思,儘量做到對兩種身分都無所虧欠,從軍人立場看詩人,就像李白名句「卻顧所來徑,蒼茫橫翠微」,那繆斯治下的詩歌,就是洪書勤的翠微山。孫立人當了大將軍,還細心保養一枝士兵使用的步槍,每日擦拭,以示不忘初衷,不可腐化。詩的創作,對洪詩人來說,也等同孫大將軍的那支擦得錚亮的「漢陽造」步槍吧。博大與均衡,這便是洪書勤心目中的「均衡」。

  古云「詩言志」,真乃微言大義。書勤的宏觀文化視野和文藝心理學上的認知,是從這句接近儒家思想基礎的話出發的。文化是文學的根幹,文學是文化的花朵,洪書勤認為詩的創作,追求純粹是應該的,但文學在藝術的指向之外,同時也應該向公義邁進。這要延伸到社會共相的領域了。

  比較上說,洪書勤的詩觀接近孔子,但在思想中又摻和了法家、兵學家乃至佛家思想元素,稱他「儒者」是未盡貼切的,他所服膺的,應該是儒家對詩歌的觀念。在孔子的眼裏,詩歌的意涵是寬廣而宏偉的,《詩經》成為五經之一,它幾乎顯影了人民生活的全貌,除了厚人倫、美教化、反映民瘼、民怨之外,對於個體生活也是非常重視的,總之大至朝廟樂章,小至俚巷歌謠,都是詩歌的範疇,連青年男女桑間濮上的幽會,也不偏廢。如果拿吃食作比方,在孔老夫子的眼裏,詩歌是個超大號的大餅,但不知什麼原因,經過朝代的更易變化,餅子竟愈做愈小,到了五四新文學運動、五、六十年代台灣的現代詩,餅子變得更小,等到後現代文風來襲,人們以「輕」「薄」為時尚,餅子簡直小得不成樣子了。到了今天,很少再聽到詩運與國運、詩魂與國魂並列的慷慨壯語了。這,算不算是一種失落呢?唐德剛先生有一次寫信告訴我,說新詩發展雖然不到一百年,但舊詩(傳統詩)所有的毛病它都有了。想一想也確實如此。

  洪書勤在詩歌探詢的路途上,也有很多轉折變化。他曾在信中告訴我,他早期的作品用字剛烈,強調氣勢,總企圖以自己的作品與歷史對話,但通過深刻的省察,他發現生活欠缺歷練,空洞的吶喊只不過是一種自傷。在軍中生活,難免受到某些束縛,為了不使自己的意志和思考受到壓抑,他發現只有藉詩創作此一管道,觀察周遭人事情感,才能「涵攝返己」。他說:「創作貴乎自然,人格實即詩格。創作的主體為人,若汲汲營營於字詞堆砌,而未見靈魂與氣味,詩作不過就是一張紙罷了。」這樣源自靈魂深處的反思,對年輕詩人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學者劉再復談當代的文學,也發出類似的感喟,他說:「在詩歌愈來愈像謎語的時代,在詩人們逃離道義承擔的時代,在人們的靈魂逐漸感到衰弱的時代,在中國文壇玩語言技巧玩出許多酸氣的時代……讀中禧的詩,反而感到清新,並感到中國詩人的靈魂底層還有不死的力之美與不死的正義之美,由此,便又想到米蘭‧昆德拉的話有道理:不可輕言絕望。」又說:「秋瑾是個『詩人』,但首先是個『人詩』。她的人生非常精彩,本身就是一首極美的詩篇。…」劉再復先生這段話出自他為在台灣、香港都生活、工作過的女詩人陳中禧女士詩集《刮風的日子》寫的讀後感。壯哉斯言!這絕對是黃鐘大呂之聲。而這段話,與洪書勤說的「創作的主體為人」,非常相似,都是急於「燃薪成燼,抽絲為帛」,一種裝備文學的真誠想望。

  青少年時代的洪書勤羨慕李白謫仙一般的狂放不羈,涉世漸深後,他又對蘇東坡的縱橫開闔、磊落曠達神往不已。他效法前賢,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真誠慈悲」的詩人,他希望在人生即將進入「青年期下半場」的當下,調度一切潛能,嘗試把軍事的薰陶、法學(他唸的是法律研究所)的專長,以及他長期浸淫佛教的信仰全部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一個完整的精神體,藉此試探建立詩美學「新感覺結構」的可能。

  孔子編纂的《詩經》有三百多篇,取其成數曰「詩三百」,內容多元,林林總總各種類題材都有,但編輯者卻把「關雎」放在首篇的位置,這樣的設計,說明一種均衡觀,詩的界定和價值取向,乃是質的問題不是量的問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廢墟漫步指南》這本詩集的卷帙安排,也是把情詩放在前卷。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巧合。洪書勤也許認為他「新感覺結構」的牛刀初試,應該是以情詩開始,這樣比較容易發揮吧?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詩有三個層界,抒小我之情,抒大我之情與抒無我之情,年青詩人自第一個層界出發是自然的事。

  在本集中,比重很大的情詩表現成熟而圓融,證明他嘗試的「新感覺結構」為自己的表達開闢了新版圖。他,在詩神的號召下勇敢出列。本來,單打獨鬥是他一向的主張,但他卻絲毫沒有予人張揚之感,只是,謙虛的默默進行地下試驗,去尋找那最適合他的藝術氛圍。見諸集中這批男女情愛主題的作品,我可以肯定地說,他的試驗獲得了初步的戰績,套句兩棲登陸作戰術語,那是一種「搶灘」的成功。有了這樣的基礎,「新感覺結構」的成型在望焉。

  不同於擅寫情詩的前輩詩人鄭愁予、林泠、楊牧、敻虹、席慕蓉,和最近幾年表現突出的中堅代詩人夏宇、陳育虹,洪書勤是用另一種低聲調在唱戀歌,大量使用象徵手法是其特徵,在態度上是冷靜的,沉潛的,隱形的,構成方式則接近數學的精準與邏輯的周延。他並且著重兩人世界音聲笑貌的細節描繪與呼應,表現戀愛中人身心靈交感互動的幽微經驗,把一般定義下的戀愛詩,作了很大的提升,這確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試驗。每一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氛圍、顏色、聲音、氣息和慣用的肢體語言,洪書勤緊密地掌握這些元素,淋漓盡致的把它呈現出來,那是屬於他的時代所特有的情人畫像、戀愛戲劇,不是唐宋,不是明清與民國,也不是光復前後的台灣,而是當下、此刻,快筆速寫,他捕捉到了。讀了洪書勤情詩的人,不僅會讚嘆這位詩人真的懂得戀愛,能正確的使用感情,而且會產生一種驚喜,發現E世代的愛情,也可以像秋水般純淨,不染纖塵,這莫非是詩人的夫子自道獻身說法?

  詩人篤信佛教,他是以佛心與禪意的神聖領悟來領悟愛情,他筆下的愛情圖畫,就像一幅針腳細密的精緻繡品,耐人欣賞、思索。也使我聯想到唐朝高僧慧能對神的體會,慧能說學佛者不必去找救世主,你自己就是救世主,只要通過「自看、自審、自明、自度,從而自救」,你就能建立屬於自己的本體論,就有自性、本真。套入洪書勤的愛情觀,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他的那些情詩,重點不在戀愛中人如何尋找愛神,而是通過自性,悟出自己就是愛神、或悟出男女二人彌合就可成為一尊愛神的神性體驗。

  有了這抒小我之情豐碩果實,我們不要忘了具有使命感的洪書勤,他的詩歌大餅也是要做大的,做的愈大愈好。中集後半部就有不少社會性強的作品,已透露出這樣的端倪,從抒情到詠史,才是他作品「不死的力之美,和不死的正義之美」的真諦所在。厚積薄發,總有一天他會噴射出來。而真誠慈悲,一直會與詩人同行。

 

 

Top

〈頓點〉

 

手指是在你軀體上的驚嘆號

當我在清晨翻閱妳

 

沒有聲音

只有風把天色拂醒

 

手機沒有留言

 

耳蝸隨時都有

你全裸的潮音

 

 

Top

〈視訊複寫〉

 

因為黑夜是如此光亮以致

我們看不見彼此即將闔上的眼睛 像一座

浮升在空中的島嶼 悄悄隱沒在

漲潮的東北季風裡 親愛的

猜測過往如同凌晨街道一般冷清

派報生把日期夾進生活

我們則把廣告和競選傳單當作一份

再平常不過的問候與情書

回收再回收 摺成紙盒

盛裝吃剩的油膩閒餘或者

一雙冰冷的雙手

 

在冬天 在如蟻緩慢的長串等待

期待鼻塞著而總是用力咳出另一個明天

想像並不比爭吵過後的口袋更溫暖

然後緩緩走上樓梯 用尖銳怨懟開啟童話的房門

我們隨時可以揀選樣式新穎的寓言

量身訂作 穿上它 撫摸它

順著毛皮的方向感受

成年人一日所需熱量與佯裝的

單純天真

 

深夜裡電話響起 而我們

已然入夢 午后電話依舊蹲踞在

即時新聞的某一個角落

冗長的熟睡正持續著

而日間如此昏暗

我們錯失彼此的側臉

在更多個日常而乏味的取景窗裡

迴旋 搜尋 鍵入熟悉且安全的網址

直接點選我的最愛

 

因為溼度何等敏感善變 因為

距離如同一道無解的謎題

因為我們無時無刻等待著一通

無須再說些甚麼的

沉默來電 因為

因為

 

Top

〈交通〉

 

為了忍氣吞聲

他決定斟滿一杯紅酒

不加冰塊

飯桌上有牙籤

沒有任何一個人剔牙

 

羊肉火鍋裡剩下碎豆腐 而且不是

那種冷凍的 他想起辦公室

碎紙機裡的工作案

或許隔夜的食物只能留下

表層冷凝的油脂

如同錯誤

應當倒在餿水桶裡

而不是水溝

 

窗外下了點兒雨

行人紛紛低頭走過

餐廳的侍者像是

俳句 優雅而意味深長地

象徵無可挑剔的存在

 

終於得回家了

他看著那杯尚未被消化的紅酒

才恍惚地明白

冰塊或許是必要的

 

他突然覺得有些羊肉屑

塞在牙縫裡

 

Top

〈官兵殮葬補助費發放證明冊〉

 

父親

當你走近櫃檯

後邊的青年軍官正在仔細審核

發放證明冊金額是否相符

保付印鑑清晰如同事實

太陽底下

這些日子以來

 

點鈔機快速清點鈔紙

許久以來想必

工作後你慢慢騎車回家

孩子的母親正在炒菜

你拎著麵包

是孩子最愛吃的那一種口味

也許

 

也許成績單在你的面前發著光

深夜裡孩子喋喋不休

關於社團以及生活的小小惡作劇

很長一段時間你為一棟房子努力工作

那裡有你心愛的妻子

還有她子宮裡的

另外一個你

你即將睡著

會有一床被子覆著你 一盞

竟夜不熄的檯燈

 

醒來時是另一個清晨

孩子早已出門

端著槍 佇在部隊之前

大聲向誰問好

軍車來來去去 日夜也是

女孩總在假日來到你的面前臉紅

是孩子的手牽著她

 

父親

當你走近櫃檯

青年軍官將證件整齊放好 喚著名字

有厚厚一疊千元鈔在收付盤裡

他聽見你說謝謝 聲音低沉而真摯

一段旅程的終點

孩子沒有回過頭來

 

父親 你背過身

開始走向大門

大太陽下

你獨自開車回家

孩子在北方的山上望著太平洋

而你望著方向盤

一切一切都正在發生

 

Top

〈療養院素描─外宿〉

 

我相信 星期一是可以外宿的

親愛的哥哥

醫師說 星期一我可以外宿

我沒有說謊

 

你開車來了嗎

為什麼不相信我

用這樣的眼神

像下雨

 

我相信 醫師再過一會兒就要來了

他是可愛的幽靈

可惜眼睛不會發光哪

哥哥你不要怕

他不會飄到我們的車上

可是會說再見

 

我坐在這裡等

不然你問問他呀

是他告訴我的

我相信

 

你什麼時候要相信我

 

像全世界都相信他一樣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