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國華文作家融融《愛情懺悔錄》的懺悔意識

Top

摘要

首圖來源:Free-Photos

自盧梭和奧古斯汀的《懺悔錄》傳到中國並產生了一定影響之後,中國文壇也產生了一定規模的以懺悔為主題的文學作品。融融的長篇小說《愛情懺悔錄》講述了一段愛情與懺悔交織的故事。小說通過波瀾起伏的情節,在表現男女間的情感糾葛的過程中,將各種人物所表現出的精神與心靈的懺悔和自我救贖的行為從不同層面呈現給讀者。除了寫人物在愛情中的懺悔,小說也一定程度地提及了時代與社會的懺悔。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愛情懺悔錄》中的各個人物的懺悔過程來論述小說中體現的懺悔意識。

Top

《愛情懺悔錄》出版於2018年8月,是旅美作家融融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段愛情與懺悔交織的故事。「懺悔錄」(confession)是西方文學寫作的一種題材,公元400年左右由奧古斯丁開創,18世紀六七十年代盧梭《懺悔錄》確立典範並使宗教懺悔世俗化,最終形成一種以自我揭露、描寫真實為基本特徵的現代自傳文本。」[1]但是也不只有自傳文本中會出現懺悔寫作,懺悔寫作也會體現在諸如小說、詩歌、散文等能夠展現作者真實生活經驗的作品中。懺悔是一個有著複雜內涵的概念,常常被定義為宗教用詞。漢語語境中的「懺悔」則藉用了佛教概念:「懺」字本意指「請忍」、「說罪」,也就是求得他人對自我的容忍、諒解,而'悔'字就是自述其罪,有追悔莫及之意。」[2]簡單來說就是,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說出過錯決心悔改以求脫罪。而西方文化中的「懺悔」則和基督教教義中的原罪與救贖有關。《聖經》中記載,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偷食禁果,於是受到了懲罰,這種懲罰禍及子孫,成為了人類一切災禍的根源。故而人從出生開始便是帶有「原罪」的,只有通過向上帝禱告,不停悔過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罪孽求得上帝的寬恕。所以,無論是佛教文化中的懺悔,還是基督教文化中的懺悔,都是有罪之人自述其罪祈求救贖的行為。懺悔者,則可以理解為是因自身犯下的過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故而進行自我批判與解剖,並採取一定補償行為,由此期望獲得自我和他人諒解的人。

小說的男主人公羅雲龍是個出身貧寒的鋼鐵廠工人。文革中,他由於在報紙上發表了幾篇文章而被選進報社實習。在報社,他邂逅了同樣來實習的,開朗愛笑的女主人公李小鳳。二人迅速墜入愛河。實習期滿,水平一般的小鳳留了下來,信心滿滿的雲龍卻被淘汰。自卑讓雲龍漸漸遠離了小鳳。與此同時,老革命葉彬想招雲龍為上門女婿,機會面前,雲龍與小鳳分手,娶了葉彬的獨女葉紅。可是雲龍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葉紅的冷淡讓他越發惦念小鳳,小鳳也放不下雲龍,二人一直藕斷絲連。後來,小鳳不告而別去了美國,六年後雲龍才偶然得到了小鳳的聯繫方式,借公幹的機會赴美與小鳳相聚。雲龍回國後想與葉紅離婚,不想在攤牌時了解了葉紅曾經的悲慘遭遇,同情使他不忍再提離婚。小鳳查出懷孕,卻發現雲龍仍然愛著葉紅,心灰意冷之下決定徹底退出這段感情,回到美國與白人同事傑克進一步發展。在小鳳離開的當晚,雲龍在兩難中飲酒過度而死。小說在表現男女間的情感糾葛的過程中,將各種人物所表現出的精神與心靈的懺悔從不同層面呈現給讀者。

Top

《愛情懺悔錄》出版於2018年8月,是旅美作家融融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段愛情與懺悔交織的故事。「懺悔錄」(confession)是西方文學寫作的一種題材,公元400年左右由奧古斯丁開創,18世紀六七十年代盧梭《懺悔錄》確立典範並使宗教懺悔世俗化,最終形成一種以自我揭露、描寫真實為基本特徵的現代自傳文本。」[1]但是也不只有自傳文本中會出現懺悔寫作,懺悔寫作也會體現在諸如小說、詩歌、散文等能夠展現作者真實生活經驗的作品中。懺悔是一個有著複雜內涵的概念,常常被定義為宗教用詞。漢語語境中的「懺悔」則藉用了佛教概念:「懺」字本意指「請忍」、「說罪」,也就是求得他人對自我的容忍、諒解,而'悔'字就是自述其罪,有追悔莫及之意。」[2]簡單來說就是,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說出過錯決心悔改以求脫罪。而西方文化中的「懺悔」則和基督教教義中的原罪與救贖有關。《聖經》中記載,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偷食禁果,於是受到了懲罰,這種懲罰禍及子孫,成為了人類一切災禍的根源。故而人從出生開始便是帶有「原罪」的,只有通過向上帝禱告,不停悔過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罪孽求得上帝的寬恕。所以,無論是佛教文化中的懺悔,還是基督教文化中的懺悔,都是有罪之人自述其罪祈求救贖的行為。懺悔者,則可以理解為是因自身犯下的過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故而進行自我批判與解剖,並採取一定補償行為,由此期望獲得自我和他人諒解的人。

小說的男主人公羅雲龍是個出身貧寒的鋼鐵廠工人。文革中,他由於在報紙上發表了幾篇文章而被選進報社實習。在報社,他邂逅了同樣來實習的,開朗愛笑的女主人公李小鳳。二人迅速墜入愛河。實習期滿,水平一般的小鳳留了下來,信心滿滿的雲龍卻被淘汰。自卑讓雲龍漸漸遠離了小鳳。與此同時,老革命葉彬想招雲龍為上門女婿,機會面前,雲龍與小鳳分手,娶了葉彬的獨女葉紅。可是雲龍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葉紅的冷淡讓他越發惦念小鳳,小鳳也放不下雲龍,二人一直藕斷絲連。後來,小鳳不告而別去了美國,六年後雲龍才偶然得到了小鳳的聯繫方式,借公幹的機會赴美與小鳳相聚。雲龍回國後想與葉紅離婚,不想在攤牌時了解了葉紅曾經的悲慘遭遇,同情使他不忍再提離婚。小鳳查出懷孕,卻發現雲龍仍然愛著葉紅,心灰意冷之下決定徹底退出這段感情,回到美國與白人同事傑克進一步發展。在小鳳離開的當晚,雲龍在兩難中飲酒過度而死。小說在表現男女間的情感糾葛的過程中,將各種人物所表現出的精神與心靈的懺悔從不同層面呈現給讀者。

Top

古今中外,愛情都是文學創作的主題之一。《愛情懺悔錄》中無時無刻不帶著愛而不得的遺憾與層疊無盡的懺悔,男女主人公在愛情這一情感世界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的情節時常出現。

羅雲龍出賣自己的愛情婚姻換取了體面的工作,他也曾感到愧對妻子,「他應該跪下來,應該請求葉紅的寬恕」。[5]可是冰窖一樣的家讓他時刻處在巨大精神折磨中,尤其是他得知師兄英年早逝之後更是悲痛地感嘆:「老天呵,如果讓我重新活一遍,我絕不活得像現在這樣。我一定把愛放在第一位!人生在世,怎麼能沒有愛?沒有愛,等於白活了呀!」[6]小鳳不辭而別,六年杳無音信,六年的相思與遺憾使羅雲龍再次見到小鳳時激動地請求小鳳給他一次改正的機會,他要離婚娶小鳳,並說「我對不起你。……我們應該受苦,應該受到懲罰。」[7]可當羅雲龍與妻子葉紅攤牌,卻聽到了葉紅年輕時被人拋棄打胎的經歷時,又不可遏制地對葉紅產生了同情,面對回心轉意的葉紅,他在信誓旦旦承諾娶小鳳之後,無法控制地「做了另一個女人的俘虜」[8]。小鳳懷孕回國,在興奮的小鳳面前,羅雲龍的情感被羞愧所佔據,「他要坐下來,把一切都告訴她,請求她的原諒。」[9]當小鳳得知真相從夢裡哭醒,「雲龍跪在床邊,額頭頂著床單,不知跪了多久。」[10]他再次向小鳳懺悔:「小鳳,我對不起你,你在夢裡哭。」[11]最後,小鳳和葉紅都離開了,羅雲龍孤獨絕望地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刻,小說寫道:「小鳳也好,葉紅也好,兩個女人他都愛,欠他們的,他無法還清。」[12]在倍感遺憾的愛情和充滿壓力的婚姻中,羅雲龍嘗盡了背叛愛情的苦楚。

女主人公李小鳳有一個愛她、支持她的男朋友傑克,可她享受了傑克的關愛的同時卻又為了羅雲龍疏遠了傑克,她在一段自我批判之後表示:「你的心裡早就沒有傑克的位置了,你的胸懷與傑克相比,差遠了。……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利用傑克對自己的感情。」[13]傑克是基督徒,時常向上帝傾訴和禱告。在基督教中,有罪之人想要洗清罪孽,必須求得上帝的寬恕,必須進行心靈的懺悔達到與上帝相同的境界,靈魂才能獲得救贖。小鳳原本沒有信仰,可是內心的痛苦和個人懺悔的需要使她完成了對於基督教的皈依,她向上帝祈求保佑她的丈夫和兒子,向上帝呼喊:「神啊,救救我,救救我。」[14]

羅雲龍在對愛情的悔恨和對婚姻的失望中不斷懺悔,李小鳳則在對男友的愧疚和對情人的思念中不斷懺悔,二人都希望通過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來減輕罪惡感,實現自我解脫的願望。

Top

《愛情懺悔錄》中除了寫人物在愛情中的懺悔,在談及社會背景時,更深層次地提到了葉紅的老革命、高幹父親葉彬的多重懺悔。

葉彬為了給被日本侵略者殺害的哥哥報仇而參加革命,土改時,他的父親因為有祖上傳下的土地而被殺,頭顱被掛在城牆示眾。他心裡知道父親雖是地主,卻一直正直善良,和氣待人。可是身在革命隊伍,他選擇了沉默,沒有為父親說一句話。隨後到了文革,整個中國都在政治鬥爭,社會一片混亂,黑白顛倒,意識僵化,人心惶惶。沒有人敢冒時代之大不韙表達真實想法,只有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才能避免被波及。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裡,出身不好葉彬也犯下了許多罪過。為了表現積極,派人去抄別人家,被他冤枉的人跳樓自殺;他怕迫害輪到自己身上,又「提供」了很多人,那些人被發配去了邊疆,死了很多。葉彬的痛苦是雙層的,為此多年來他一直背著沉重的負擔。

「時代造就了一種懺悔心理的社會基礎,尤其是在災難過後,痛定思痛之際……一批作品從政治、道德、人性等各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這段歷史的反思」[15]這樣的特殊情況使葉彬的懺悔心理成為了一種必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葉彬所背負的壓力越來越大,他開始回憶自己的人生,反問自己走到這一步到底對不對,夢中都會不堪重負地喊出「爹啊,我對不起你!」[16]。尤其是曾經的秘書向他帶來了被他們迫過害的人們的消息時,葉彬不能平復自己悔過的情緒,向妻子女兒坦白了當年犯下的種種罪惡,進行深刻的懺悔。

懺悔的開始,便是救贖的開始。但是僅僅意識到自身的罪惡還遠遠不夠,懺悔者想要解脫還需要有行為上的悔改。葉彬便選擇了和同事一起成立基金會的方式來彌補過去的罪過。他拿出自己工資的一半去資助那些被他迫害過的人,傾家蕩產也要去道歉。他找到了活著的意義——「活著就能贖罪,活得越長越好。」[17]

「良心是自己給他人造成災難和痛苦時產生的罪惡感、羞恥感、內疚感。有這些感情的人強烈的感到要用自己的行動去贖清、補償自己給別人造成的損害,以求得心靈上的安寧。如果沒有機會這樣做,他便會永遠背負心靈的重負,至死不得輕鬆。」[18]

總之,《愛情懺悔錄》所體現的懺悔意識是有普遍性和具體性的,小說中出場的人物幾乎都是有罪或是有錯的,這些過錯已經對他人造成了傷害,難以挽回。他們在自我批判的過程中都背負著沉重的情感枷鎖,伴隨著強烈的心靈折磨,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是懺悔者,都需要通過懺悔獲得救贖。懺悔意識可以彰顯人性善,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思想意識。文學是人學,探討的是人的本質。在這一點上,懺悔意識與文學創作是相契合的,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Top

參考文獻

[1]張娟、施瑋《叛教者》的懺悔意識[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8(03):55-60。

[2]黃瑞成,「懺悔」釋義[J]。基督教研究,2004(1):3。

[3]王平,生的抉擇[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0:151。

[4][5][6][7][8][9][10][11][12][13][14][16][17]融融。愛情懺悔錄[M]。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

[15]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225。

[18]王松江,悲劇人性與悲劇人生[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80。

Top

作者介紹

張文一,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當代文學。

王成軍,江蘇徐州人,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比較詩學與比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中西小說敘事。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