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報導】光原社會企業,致力改善原住民生計

Top

「光原社會企業」小檔案

共同創辦人:王鵬超、李志強、陳雅楨

社企理念:推廣原住民所栽種的有機農產品,包括阿里山有機烏龍茶、金宣、咖啡及時令季節蔬菜等。

網址:http://www.o-power.com.tw/zuixinxiaoxi.html

光原logo(正確版).jpg

    ●光原logo

Top

深耕原住民有機農業

「光原社會企業」的前身,是印度籍神父鄭穆熙所帶領的輔仁大學原住民專案辦公室,在十三年前開始從事原住民的教育服務工作,實際深入部落後才真正了解,原住民地區的大部分問題都根源於經濟貧困─部落無法創造就業機會。在二○○五年成立「瑪納生活促進會」輔導原住民在阿里山上利用廚餘有機耕作,進而打造「有機部落」,期望利用部落現有的天然資源,在地建立一套新興產業方案,提升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品質。

01-愛土地,愛作物,愛部落,是一種幸福。.jpg

    ●愛土地,愛作物,愛部落,是一種幸福。

但高山地區耕地有限,生產規模小、運費成本高,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業仍屬於競爭市場上弱勢的一方,二○○八年進一步成立「光原社會企業」,為原住民有機農產品拓展銷售通路,以公平貿易的概念,保障部落農民的生計,讓他們能更安心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生活。多年擔任原住民社工的陳雅楨、從事貿易,善於銷售的王鵬超,及擁有專案管理、教育訓練能力的李志強是「光原社會企業」的創業團隊,從公司成立之初便共同經歷資金短缺、大大小小的風災、產品斷貨等層出不窮的困難,但三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專長、不同的處事風格,著實為公司激盪出更多的發展潛能。

「找對的人、上對的車是很重要的!」李志強笑著說,每每遇到問題,三人都會發揮自己的專業,從不同的角度檢討、盤點現有資源,商討出當下最佳的解決方案。成立四年,公司營運已達損益兩平,但堅信「原住民的成功,才是光原的成功」,三人一致的信念是推使光原團隊不斷前進的動力。

鑒於有機栽種的門檻較高,為納入經濟上無法承擔的小農,團隊特別設計了相關配套措施,例如:提供小額融資租賃土地或購買所需的種苗、肥料,待收成後才從收購金額中扣除資材費用;前兩年保價收購,共同分擔轉耕風險;制定透明的價格與流程分級收購,以合作取代競爭。

現在也進一步提供低利率的微型貸款,鼓勵原住民更靈活地運用資金或創業。

光原的目地是讓原住民在地就業、收入穩定,做自己的主人,至於部落的觀光休閒或文化復育產業,我們不涉入,希望由原住民朋友們自行經營發展。」

03請適當裁切,把左邊的白紙裁掉-在農地裡的歡笑聲,是餐桌上的幸福。-2.jpg

    ●在農地裡的歡笑聲,是餐桌上的幸福。

目前「光原社會企業」的有機農產品已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在里仁、慈心等連鎖據點上架販售。團隊也研擬利用高山地區的氣候及地形優勢,栽種具有高經濟價值的中藥藥材,並計畫在都會區設立綠色有機餐廳,消化賣相不佳的蔬果。

「光原社會企業」三位創業青年從在地經濟著手,深入部落源頭解決問題,建立起一條有機農業價值鏈,由負責生產訓練的瑪納與主導銷售通路的光原相輔相成。此原住民與市場接軌的合作商業模式,可望複製在其他原住民部落,協助原住民朋友真正脫離貧窮。

Top

企業成功的原因

光原社會企業以部落永續發展為願景,透過有機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期待協助建立穩定的經濟支持,讓部落能夠逐步發展在地產業,吸引青年回流,讓原鄉部落美好的文化與智慧得以傳承。隨著社會企業發展的腳步,光原開始探索協助都市原住民朋友創業的方式,並對原住民青年進行培力。此外,光原也渴望能與更多有共同願景的社會企業一起努力,建立連結並攜手前行。

04-當小蝌蚪回來了,生機也回來了。.jpg

    ●當小蝌蚪回來了,生機也回來了

曾有人問光原,為什麼要創業。光原的答案是:「創業,是為自己的理想負責。」在光原成立五週年及Manna社企Cafe的開幕式上,深感自己的責任,因此說:「夢想的起點,是責任的開始。」讓別人成功而獲得成功,總比讓別人失敗而獲得成功,需要更多的愛,更多的付出,也可能需要走更長遠的路。對光原來說,協助的原住民夥伴們能夠成功,才是成功的時刻。

分享: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1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