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 人为的巨大灾难

2023/10/11  
  
本站分類:其他

日本核污水排海  人为的巨大灾难

24日,日本开始将福岛核电站事故产生的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水排放入海洋,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担忧。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危害:

首先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放射性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氚、锶、铯等,这些物质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可能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包括生长异常、繁殖问题和基因突变。海洋生物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可能导致种群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到整个食物链。例如,受污染的浮游生物可能会被鱼类摄取,进而影响到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更高级消费者。此外,放射性物质可能对珊瑚礁等敏感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核污水进行严格的处理和监测,直接排放入海无异于对全人类的犯罪。

核污水排放可能导致渔业资源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渔业产量和渔民的生计。受污染的鱼类和海产品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导致消费者对海产品的信心下降。这可能导致渔业市场需求下降,进而影响渔民的收入。此外,受污染的渔业资源可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增加了渔业生产的成本。日本开始排放核污水后,已经对邻国韩国的水产业产生巨大影响。韩国已经宣布中小学食堂不在使用日本产海鲜。

其次是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放射性物质进入食物链后,人类可能通过饮食海洋生物来暴露于这些物质。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2023年5月,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捕获的石斑鱼、黑鲉等先后被检测出辐射水平超标,有些海鱼体内被检测出放射性元素超标180倍。如果长期且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对于孕妇,可致胎儿畸形;对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可导致发育畸形;对于成人,可引起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再有就是跨国影响:海洋是全球连通的,废水的排放可能会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这可能引发国际争议和跨国责任问题。2021年4月14日,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尽管日本政府声称经过处理的废水已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但是这个决定仍然引起了许多国内外的担忧和争议。无论日本政府如何粉饰,核废水对世界的危害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国际社会必须联合对日本进行打击,终止这场人为的巨大灾害。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11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