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藤…企業文化 植入社會責任基因/薪火新苗

2017/4/17  
  
本站分類:食記

綠藤…企業文化 植入社會責任基因/薪火新苗

他們,一路從建中、北一女念到台大財金,放下金融業優渥待遇,反倒捲起袖子種起有機活體芽菜,走上市集,向人群介紹芽菜的美好。

懷著「為人更好」的理想,綠藤生機從吃的延伸到用的,比如賣洗髮精時明明可以多賣一瓶潤髮乳,他們卻要客人別買,「我們要倡議正確的洗髮觀念。」創辦人之一的鄭涵睿說:「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比賺錢還重要。」 

B型企業 栽培有機芽菜 

對綠藤而言,這不是一盤算計,而是為美好生活而設計的一門生意;培育芽菜也是一樣。

一走進台大創新育成中心的綠藤生機辦公室,友善與簡單的素材,不刻意裝飾的空間布置,反映的是「真實生活」。在這裡可以看到綠藤的發芽足跡,不只是綠色與環保的倡議者,還是台灣第三家B型企業。

2010年,台灣第一個有機活體芽菜栽培技術在此誕生,回想當年走上研發芽菜這一條路,鄭涵睿卻認為﹕「這是一題錯誤的創業題目。不管是有機芽菜或是一瓶理想的洗髮精,都算是市場上低涉入的產品,沒有很好的市場,一開始經營十分辛苦。」 

逆境大啟示 走想走的路 

「一開始遇到很多壞球」,鄭涵睿等三位創辦人邊走邊修正,使得綠藤不斷成長,如同球場上不會總是順境,但他們從逆境中得到更多正面的啟示。不選擇好走的路,而是走一條想走的路,要有意願持續走下去,三位創辦人堅持要去別人沒有到過的「最好的地方」。他們從腦海中創造想要的產品,那會是一個人人都需要的產品,也相信只要有先進的技術加上設計好的包裝,到市場一定好賣。

結果卻相反,大多數消費者對於「活酵素來源的芽菜」一知半解,大眾需要先被教育何謂芽菜;原定的「好吃、吃好」行銷策略,也因芽菜在口感上一點也不好吃,而不斷修正策略。這時,他們才發現對「市場」的預期與假設,完全是錯誤的。

然而,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們馬不停蹄擺設攤位並舉辦試吃活動,站在第一線面對消費者後,才掌握客群對象,再經過五年的努力,漸漸地打開通路市場。找到了「Product-Market Fit」將客戶回饋的訊息轉換成適合公司永續經營與發展的關鍵。

「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讓鄭涵睿與團隊獲得市場的認同,公司經營也交出了成績,2016年的營收達到新台幣億元,相較於2015年的數千萬元,成長數倍之多。目前股東包括國內知名的中華開發等企業。

綠藤生機能由荊棘中走出一條路,除了來自團隊的努力之外,鄭涵睿也傳承了父母親、台大園藝系教授鄭正勇與橘子工坊創辦人林碧霞的智慧,也因為有了父母的專業指導,綠藤生機很快地掌握技術專利,對趨勢的洞見與創新成為他們的優勢。

「前輩諄諄教誨,使我們獲益良多。」除了父母之外,包括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的鼓勵與支持,也敦促他們持續努力。 

創新優勢 掌握技術專利 

「公司成長很快,技術不用擔心,但人員與系統跟不上腳步。」鄭涵睿認為,一位領導者面對快速轉變的市場必須跟著學習進化,建立團隊共識,自己也要破除本位主義,帶領團隊往同一個方向前進。

「增加營收、減低成本、增加社會影響力」是綠藤生機能創造佳績的關鍵,但他們更堅持的是初衷。「賺了10億、100億,我們都不會覺得是成功。」綠藤對事業成功的定義是「對社會有著正面的影響力」。

綠藤生機讓外界看到新一代的創業模式,於創業之初即將社會責任基因深植於企業文化裡,他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儼然是新創業者的典範,未來將引領更多新創事業懷抱使命感,回應社會的期待。

本文由美商中經合集團提供,已獲作者朱永光先生同意授權轉載。

作者介紹 朱永光先生 / YK Chu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47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