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鄉差距、偏鄉教育、數位學習等教育議題引發各界關注,無論是政府或民間企業投入很多的資源,卻仍有許多的問題待解決,台灣偏鄉教育的問題關鍵在於「人」,而偏鄉孩子需要的老師可能和外界想的也不一樣。
培訓偏鄉教師
在另一個教育現場,有一群「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TFT)」的熱血青年主動走進偏鄉教育最前線,想要發揮一己之力,實踐一場溫柔革命。
概念來自美國Teach For America,透過培訓優秀的青年教師到低收入及偏遠地區的學校任教,改變教育不平等的現況,為孩子創造機會。2013年,劉安婷放棄美國的工作,義無反顧地返回台灣創辦「Teach for Taiwan」,期待能透過相同的運作方式,翻轉台灣偏鄉教育的困境。
社會各界一直投資很多金錢與資源在教育上,包括硬體設備與課程的改變,但若不從一個老師或執行者的質與量的分配不均或不足來看問題,再多的教育投資到最後都沒有辦法轉換成學生真正需要的。
簡單地說,「TFT」是兩年全職教學專案計畫,招募有使命感的青年,投入有教師需求的偏鄉小學,並提供持續的教師培訓與支持系統,成為台灣優質教育的推動者,並朝著發揮長期影響力的目標前進。
「這是一個投資人的工程」,劉安婷為「TFT」下了這樣的註解。
偏鄉學校需要老師的特質、心理素質和事前的準備工作與一般都會區的老師很不一樣。參與者除了需具備同理心、抗壓性、善於組織與溝通、激勵他人等人格特質,還必須完成500小時課程訓練,包括教學力、領導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帶動他人的能力、找尋資源的能力。
這些能力不論到任何領域都能夠發揮,更是企業需求人才應具備的技能。「TFT」不但投資年輕人、投資未來領導者,也投資孩子。
「TFT」的知名度快速拓展,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有心參與並成為支持理念的推動者,招募教師人數逐年增加,至今三屆已培訓57位老師,前往雲林、台南、屏東、台東、花蓮等地的學校服務。執行的成果顯示,不但有效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和成效,並能進而帶動學校其他老師一同參與,為學校帶來正向的提升、動能與資源。
創造改變契機
兩年的教職工作結束後,有人回到社會創立了非營利組織,有人繼續當教師,也有人去國外學習實驗另類教育,有朝一日能將所學帶回台灣持續為社會貢獻。啟發參與者思考自我人生的定位與志向,離開的校友未來能在不同領域、產業持續發揮影響力,這也是劉安婷期許「TFT」能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多改變的契機。
「TFT」的理念與使命獲得許多企業的贊助與認同,包括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與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等人的長期支持,其他還有來自各大基金會的金錢捐款。從大額贊助、小額定期捐款,100%自募的「TFT」,一年將近3,000萬的經費預算,加上政府支付偏鄉老師的薪資,有著可觀的成長。
然而,這些資金湧入無非是對新世代有深厚的期許,投資年輕人,支持的動力超越商業利益,這也讓身為創辦人的劉安婷,可以直接得到父執輩的企業家傳承給新世代的一股力量,而對支持TFT的人而言,不只是贊助的角色,也是對社會的投資。
「TFT」正在創造真實的改變,不只是在教育界談愛心,更重要的是能持續在社會各界發揮影響力。
本文由美商中經合集團提供,已獲作者朱永光先生同意授權轉載。
作者介紹 朱永光先生 / YK Chu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