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针对柏文蔚的未遂谋杀

2016/10/15  
  
本站分類:創作

孙中山针对柏文蔚的未遂谋杀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内部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谋杀案,其中的陶成章、宋教仁、陈其美、程璧光、邓铿等重大命案的暗箱黑幕当中,都隐约闪现着革命党最高首领孙中山的影子,却又难以找到第一手的确凿证据。

最近翻阅中华书局1983年版《孙中山全集》第三卷,意外发现孙中山针对柏文蔚、李烈钧、陈炯明等人白纸黑字的谋杀指令。此项指令从来没有被相关学者认真解读过,甚至于连柏文蔚本人,在生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面临的生命危险。

1914年5月14日,田桐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发布通告,说是在中华革命党未成立以前,先行组织筹备委员会,由孙中山委任柏文蔚、周应时、陈其美、刘承烈、邓家彦、胡汉民、杨庶堪、居正、侯度生、张肇基、凌钺、文群、陈扬镳、张百麟、田桐等人为筹备委员。
随着中华革命党成立,加上又称“欧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奉黄兴为精神领袖的李烈钧、李根源、柏文蔚、钮永建、章士钊等人,于1914年8月在东京成立欧事研究会,主张暂时停止暴力革命。
1914年9月8日,孙中山在致邓泽如的信函中写道:“兹遇欧洲战乱,无暇东顾,袁氏更无后援,只有待毙,此时机会更不可失,海内同志已预备进行。惟以饷糈极绌,未能应时发展,亟望兄等在南洋提倡筹款,以为接济。……据闻陈竞存、李烈钧俱有巨款约十万,交陈楚楠、林义顺两君经营商业,不审确否?乞密中一调查报知。”
在接下来的一封书信中,孙中山干脆授意邓泽如对李烈钧采取直接行动:“兹得同志某君来函云:陈□□、□□□已先后回南洋,此两公皆挟有厚资,而□尤厚,据江西同志云总有二三百万。……兹请兄以本党财政部长名义与□□□立约,若彼肯出此资,兄可签押,许以竭力运动同志举彼为第三次成功之总统也。……否则彼所挟之资,乃民国之公款,实非彼一人之私财也。彼若不肯挪公款为公用,则属自私自利,不仁不义也,则望兄等当筹适当之法以对待之也。”

到了1916年3月下旬,孙中山更是明确授意居正(觉生)联合日本人萱野长知设法除掉柏文蔚: “觉生兄鉴:十八、二十两日寄书,均悉。柏已宣誓入党,最近亦有书来达意,果到青岛,请当日人面与之会见。叩其服从弟命令否?如彼唯唯,则兄应以总司令地位临之,使就范围。否则,当托萱兄设法去之,毋使纷扰。柏虽曾充都督,然以较内务部次长,未免稍逊,望勿自馁。津事此间已得门径,京、津、保定三处事,兄暂不必兼顾(俟此间头绪弄清,即行介绍至兄处,再加审查定夺),请着意经营山东,毋落人后。萱兄赴青岛前,力言青岛方面可筹十万,即以此款办山东事,所需者惟统一之人,故烦兄负此艰鉅。”

 

1916年3月下旬,孙中山更是明确授意居正(觉生)联合日本人萱野长知设法除掉柏文蔚: “觉生兄鉴:十八、二十两日寄书,均悉。柏已宣誓入党,最近亦有书来达意,果到青岛,请当日人面与之会见。叩其服从弟命令否?如彼唯唯,则兄应以总司令地位临之,使就范围。否则,当托萱兄设法去之,毋使纷扰。柏虽曾充都督,然以较内务部次长,未免稍逊,望勿自馁。津事此间已得门径,京、津、保定三处事,兄暂不必兼顾(俟此间头绪弄清,即行介绍至兄处,再加审查定夺),请着意经营山东,毋落人后。萱兄赴青岛前,力言青岛方面可筹十万,即以此款办山东事,所需者惟统一之人,故烦兄负此艰鉅。”

【本文节选自张耀杰著《民初命案:陈其美的黑道传奇》,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出版,“耀杰微书店”有售。由于“你懂的”的原因,本书的大陆版删除了相关的内容。】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24  回應:1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

張耀杰    
張耀杰
第一次用这个。多指教。
回應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