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時代如何改變文學創作與文獻研究?--《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精裝限量版】》

2018/8/1  
  
本站分類:創作

數碼時代如何改變文學創作與文獻研究?--《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精裝限量版】》

▌數碼時代如何改變文學創作與文獻研究?從網路文學到古典文學資料庫,華文世界最全面分析資訊化對文學影響的學術論著

電腦及數碼科技的普及,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深遠。從現當代文學的研究角度來看,作家或以網絡為媒介,或以之為寫作對象和內容,創作大量文學作品,蔚然成風。從文學與讀者的角度看,網絡文學易於流通的特性,理應視之為當代最受注目的文學類型,或者說是最重要的文學傳播方式。同時,不限於科幻文學──另一個主要的流行文學類型──網絡成為我們日常的主要生活形態,文學創作必然借此發掘人的喜怒哀樂與生老病死的命題。
本書嘗試回顧數碼化中國文學(及研究)的現狀,探討兩岸三地文學作品對數碼科技的運用與描寫,以及電子資料庫對中國人文學科研究的優勢與局限,俾便研究者繼續深入相關議題。本書擬從宏觀角度,全面討論數碼時代下的中國古典文學和文獻、當代文學和古今文化,冀望能提供嶄新的角度和深入的學術成果。

立即訂購《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精裝限量版】》

 

內容試閱

【內容簡介】
數碼文化在現今社會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獲香港研究資助局撥款支持,於2015年成立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Digital Culture and Humanities, RIDCH),為本港第一所專注於這個新興學術領域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下設數碼人文學科研究中心(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re),探索數碼文化怎樣使人文學科獲得革命性的改變。
電腦及數碼科技的普及,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深遠。從現當代文學的研究角度來看,作家或以網路為媒介,或以之為寫作對象和內容,創作大量文學作品,蔚然成風。從文學與讀者的角度看,網路文學易於流通的特性,理應視之為當代最受注目的文學類型,或者說是最重要的文學傳播方式。同時,不限於科幻文學─另一個主要的流行文學類型,網路成為我們日常的主要生活形態,文學創作必然藉此發掘人的喜怒哀樂與生老病死等命題。
此外,立足於古典文學的視野,數碼科技容許研究者有系統地整理典籍,並利用最新科技重塑經典,大大促進學術發展。浩如煙海的歷代文獻本非人力可以窮盡的龐大資料,獲益於數碼科技的創新,在彈指之間,研究者可以採用更多元化的角度審視古典文學,進行更有新意巧思的探索。
職是之故,本書嘗試回顧數碼化中國文學(及研究)的現狀,探討兩岸三地文學作品對數碼科技的運用與描寫,以及電子資料庫對中國人文學科研究的優勢與局限,俾便研究者繼續深入相關議題。
目前有關中國人文學科與數碼文化的研究,其中以網路小說的研究較為豐富。這些書籍包括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所編《網絡文學評價體系虛實談》、李玉萍的《網絡穿越小說概論》 、周志雄編《網絡文學的興起─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文獻史料輯》 、楊若慈的《那些年,我們愛的步步驚心─臺灣言情小說浪潮中的性別政治》 、歐陽友權主編《網絡文學評論100》 、《網絡文學關鍵詞100》 及《網絡文學五年普查(2009-2013)》等。在中國文獻數位化研究方面,研究多集中在古籍整理和數位化,相關書籍有王立清《中文古籍數字化研究》 、王薈、蕭禹《漢語文古籍全文文本化研究》 、許逸民《古籍整理釋例》 和張三夕、毛建軍《漢語古籍電子文獻知見錄》等。另一方面,現有書籍亦有以文化角度討論數碼時代下的人文情懷,例如黃欽勇《數碼行腳:人文浪漫與數碼理性交錯的東方紅》。
本書擬從宏觀角度,全面討論數碼時代下的中國古典文學和文獻、當代文學和古今文化,冀望能提供嶄新的角度和深入的學術成果。有見及此,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定期舉辦研討會及學術會議,徵集有關學術論文付梓出版,其中包括:

輯壹 古典文學與文獻研究
第一章  論六朝文獻裡之孔門十哲(潘銘基)
孔子為萬世師表,後世有所謂「弟子三千」,以言學生之多。孔門弟子之中又有「七十二賢」與「十哲」之說,當中尤以孔門四科十哲事蹟眾多,最為後世傳誦。此十哲者,包括顏回、閔損、冉耕、冉雍、宰我、端木賜、冉求、仲由、言偃、卜商等十人。此十人追隨孔子既久,師生情誼亦多,是以在唐開元八年(720)即塑像於孔廟之內,配享先聖。
孔門十哲在先秦以後之古籍文獻裡,記載頗多,且不一定出自儒家,亦有見於其他思想學派之典籍裡。六朝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轉折之重要時期,各家思想已告重組,並互相融合、吸收、變化,何晏《論語集解》、王弼《周易注》都是援道入儒之重要著述。在六朝各類型的著述之中,孔門十哲又在兩漢時期之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和改造。這不單是孔門十哲形象上的變化,更可由此得見各思想學派、文學潮流等之發展。
本篇之撰,以《論語》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載為基礎,利用古文獻電子資料庫(包括「漢達文庫」、「漢籍電子文獻」、「中國基本古籍庫」等),稽查和討論孔門十哲在六朝文獻裡的發展和變化。

第二章  「漢達文庫」與古籍研究(梁德華)
現今數碼技術發展一日千里,不少研究機構、公司都相繼開發中國古籍數位化系統,以輔助古代文獻之研究。古籍數位化,不單便於保存及傳播文獻,有的系統甚至提供精密的檢索功能,讓學者能迅速尋找所需的資料。關於古籍數位化的進程,不少學者已經做出專門討論,本文旨在以「漢達文庫‧先秦兩漢一切存世文獻」資料庫為例,嘗試指出如何利用檢索功能進行學術研究,以反映古籍數位化對古籍研究之影響,進而探討現代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係,略補前人研究之未足。

第三章  詞彙資料數據化與古文獻之研究(李洛旻)
香港中文大學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於近年開拓新研究領域,先後展開第一及第二期古代詞彙研究計畫。透過重新整理古籍所見詞彙,中心人員將古書詞彙資料全面數據化,並配合資料編寫電腦程式,建立「中國古代詞彙」電子資料庫。電子資料庫之建立,冀可以啟發學者開展不同範疇之研究,俾使對古文獻及古書詞彙有更深之認識。以電子資料庫的方式全面網羅古書詞彙,不但便於統計,對古文獻之研究亦不無裨益:(1)補足以往辭書。由於資料庫收錄先秦兩漢古籍的所有詞彙資料,有利於詞彙溯源之工作,追溯最早出處,因而能補充以往辭書未收之詞彙、辭書未收之文例及辭書未收之義項。凡此種種,均可補足以往辭書內容,讓學者能把握先秦兩漢語料全貌。(2)重考古書之成書時間。古書成書或成篇年代,向為古籍研究者所措意。透過全面整理詞彙,蒐集古書中具時代標誌的用語,無疑亦是考證古書年代的佐證。(3)重探古書關係。先秦時代百家爭鳴,漢初雖然獨尊儒術,但究其各家思想吸收諸子精華甚多。古書用語,代表了撰作者立論的基調;若比對各家相近用語,亦可求索其學術淵源。這些詞彙資料,正是考論學說之間關係的重要參考。

第四章  論「漢達文庫─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之價值及局限:以《孔叢子》研究為例(伍亭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自2006年起開展「先秦兩漢詞彙綜合研究─古代漢語多功能網絡詞典之構建」研究計畫。此計畫旨在全面整理及研究先秦兩漢詞彙,為先秦兩漢詞彙發展的研究提供數據資料,並編纂及出版各種「先秦兩漢文獻詞彙資料彙編」與專門詞典,以及建立先秦兩漢傳世文獻及出土文獻多功能網路詞典「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本文即以《孔叢子》研究為例,親身利用上述資料庫及工具書搜證分類,從「〈詰墨〉與兩漢傳世文獻詞彙相合例證舉隅」及「〈公孫龍〉與兩漢六朝傳世文獻措詞相合例證舉隅」兩方面,推敲今本〈詰墨〉與〈公孫龍〉曾經漢代或六朝人之手潤飾其文。其中發現「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尚有不足之處,因而建議學者因應研究需要,善用「漢達文庫」內不同類型之電子文獻資料庫如「先秦兩漢資料庫」、「魏晉南北朝資料庫」等,互為補足。無論於每個資料庫之檢索方法及技巧,抑或於文本細讀、歸納推論等治學工夫,學者仍須以人腦善用電腦,研究方能事半功倍。

第五章  資訊科技與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試論(曾智聰)
隨電腦科技發展及互聯網流行,借助資訊科技進行中國語言及文學研究成為新趨勢,綜觀近年相關研究,其主要成果有:成立網站平臺,協助教學及交流;建設資料庫,幫助典籍編校與傳播;設計程式進行計量統計,輔助分析研究等。這些研究主要應用於古籍校讎或文學賞析的研究上,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應用則相對較少。以資料庫建設為例,雖然不同學術機構已建設多種古籍資料庫,但所收錄的多屬經史一類,鮮見以中國文論為主題的資料庫。中國文論一向予人「很少受到有系統的闡述或明確的描述,通常是簡略而隱約地暗示在零散的著作中」 的印象,近世學者因而致力對中國傳統文論作「更有系統、更完整的分析,將隱含在中國批評家著作中的文學理論抽提出來」,在積累已豐的成果中,可見文論研究的一些特色與局限。本文參考近年資訊科技於古籍校讎、文學賞析等方面的研究經驗,嘗試反思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方法,並思考資訊科技對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發展的影響。

第六章  唐代人物大數據: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和數位史學(徐力恆)
本文章分析了「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計畫對歷史人物資料進行數據化的工作情況和學術價值。CBDB是由哈佛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共同主持的大型資料庫,計畫目標在於收錄中國歷史上所有重要的傳記資料,目前已有超過41萬人的傳記數據。CBDB中不同欄目的資料相互關聯,這些資料來自學者對史料進行的「數據化」。文章集中介紹CBDB團隊2015年以來對唐代人物資料的數據化處理,包括如何利用半自動化模式處理各個文史專家的唐史研究成果,以及如何運用「碼庫思」(MARKUS)等數碼人文工具標記和記錄一手史料中的人物資料等。通過探討這些最新的研究和整理工作,論文展示了CBDB的數據化工作不只仰賴電腦科技,也是充分地建立在人文學界研究和素養的基礎之上,體現了數碼人文的內涵。總而言之,該文章總結了對中國歷史人物資料進行數碼化處理的經驗和最優方案,點明了利用歷史人物大數據做研究的路向,並從人文學科的角度做出務實的反思。

第七章  從異文看古籍校勘─以《韓詩外傳》為例(王利)
古籍異文可大致分為兩種:版本異文與重見異文。版本異文較為常見,即同一種文獻不同版本之間存在的異文。重見異文,則是不同文獻相同內容之中的異文。陳士珂纂《韓詩外傳疏證》,發現是書290餘條,十之七八見於其他古籍,而重見部分存在諸多異文,對於校勘、理解《外傳》意義深遠。於校勘四法之中,重見異文可歸入他校,即以他書校本書。要點大致有二:第一,異中求「同」,即重見部分或《外傳》引自他書,或有相同材料來源,或後世引《外傳》,然多同事而異詞,共理而相貫,故可互相參證;第二,同中存「異」,即《外傳》作為一獨立典籍,自有其特殊之處,不可處處以他書改本文,否則便失去其之所以為《外傳》之特質。

輯貳 當代文學、數碼文化與電子媒介
第八章  從中國言情小說傳統看大陸網路小說特色─以桐華《步步驚心》及其電視劇改編為例(梁慕靈)
中國言情小說傳統歷史悠久,由唐傳奇到晚清狹邪小說,已自成一個影響龐大的文學系統。至20世紀網路發展日益迅速,中國讀者對網路小說的追捧成為熱潮。例如桐華於2005年在晉江原創網上連載的穿越小說《步步驚心》,受到網路讀者的廣泛歡迎。隨後《步步驚心》於2011年經李國立改編為電視劇,這一改編舉動更把這部小說的受歡迎程度推向高峰。然而,在中國大陸對網路小說及其影視改編實行限制起,穿越小說/穿越劇成為了被禁制的創作或改編類型。隨著穿越劇帶來的影響廣及社會、文化及政治層面,本文因此關注這種在近年興起的閱讀及改編文化與中國言情小說傳統的關係,探討《步步驚心》小說和電視劇具有的文化意義,並分析其與網路文化的關係和形態上的發展情況。

第九章  虛擬與身體:閱讀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黃自鴻)
賀景濱的《去年在阿魯吧》,延續科幻經典《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的網路空間主題,獲得注目。本文嘗試以「虛擬」與「身體」兩方面考察,欲指出《去年在阿魯吧》以各式虛擬和虛構為書寫主體,卻有著身心二元的經典論述。此外,電腦叛客的創作類型,促使讀者反思科技與人性之間的糾葛。

第十章  八十年代的現代性想像─論劉慈欣《中國2185》(郁旭映)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在2015年以小說《三體》獲得雨果獎,被認為是「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高到世界級水平」。其完成於1989年的《中國2185》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賽博朋克」(cyberpunk)。彼時的中國尚未出現互聯網,也無計算機仿真技術,劉慈欣以超凡的想像力製造出以數據形式永生的「人類」。它們是保存著人類個體記憶的電子幽靈,以自我複製的方式在網路繁衍、擴張,直至建立國家─「華夏共和國」。這個與現實中國具有「文化同源性」的「華夏共和國」力圖證明和確保華夏文化的「永生」,並為此而與現實中熱衷於革新的中國展開了殊死之戰。有論者指出《中國2185》超越了「民族寓言」,因為其預言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失控危險是世界性的議題。本文試圖指出小說表面上的後人類(post-human)與人類、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爭戰,其實質是民族主義與民主、現代民族主義與傳統文化主義(culturalism)之間的矛盾。這兩組矛盾說明《中國2185》的後現代外衣之下潛藏的正是對中國現代性烏托邦的想像,而並非批判現代性或反烏托邦立場。

第十一章  論香港網路小說的佔位與區隔:以《壹獄壹世界》為例(鄺梓桓)
近年,網路小說對香港文學與文化場域的影響日益增加,網路文學的社群生態亦漸具規模。不少網路作品陸續由發表於個別網上論壇的小眾平臺,進佔電影舞臺的大眾娛樂層面。這種「佔位」(position taking)的過程顯示文學場域的結構變動,也標示嶄新的創作秩序正在誕生。本文選取最近期改編為電影的小說作品《壹獄壹世界》做個案分析,藉發掘其特殊「區隔」(distinction)來揭示網路創作在香港文學場域中的潛在能量。
本文的關注範疇有二:(1)網路小說社群的生產與流布;(2)網路小說與電影的互動與美學特質。因此,本文將探討《壹獄壹世界》文字與電影文本的美學特質,創作者與讀者社群的互動關係,以及網路論壇文化如何帶動文學生產的機制,用以窺探網路作品的獨特形態,證明網路小說在香港文學發展脈絡上的佔位意義。

第十二章  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電影改編在香港的接受情況(葉嘉詠)
本文以陳果改編的《紅VAN》為討論重點,從網路影評加以分析,探討《紅VAN》在香港的接受情況,從中發現《紅VAN》之所以受到多方注意,與導演陳果以及電影中呈現的「本土」特色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嘗試集中在這兩項線索,分析《紅VAN》如何為香港觀眾接受。本文分別從兩部分討論:一是《紅VAN》導演陳果,二是《紅VAN》的本土香港元素,而兩者又互有關聯。

第十三章  早期語料庫分析在當代詞典編纂的應用─以粵語「埋」的歷時演變及現代釋義為例(何丹鵬)
「埋」在漢語中一般理解為埋葬、隱藏的意思,並引申為覆蓋,在多種漢語方言中都有如此用法。如粵語「埋死人」、「夾生埋活埋」屬「埋葬」,「埋伏」、「匿埋」、「收埋收藏起來」、「執埋收拾並安放好」屬「隱藏」義,「埋沒」、「壅埋頭睏覺蒙頭大睡」、「埋頭讀書」屬「掩蓋」義。除此以外,「埋」在粵語的用法還相當豐富,從詞性的角度看,虛實並有,可以是動詞、形容詞、動詞後綴(或稱謂詞詞尾);從句法的角度看,可以做謂語或謂語中心、定語、補語。今天通行中國各地的「埋單」一詞也源於粵語,其意義如何理解?又怎樣從埋藏演變到結賬,甚至十分常見的虛詞用法?也有人認為作為後綴表示趨向、完成、總結等義的「埋」,跟一般的埋藏義沒有聯繫,可能是從少數民族語借用而來的。
過去涉及粵語「埋」的研究不少,如詹伯慧(1958)、林蓮仙(1963)、張洪年(1972[2007])、羅偉豪(1990)、莫華(1993)、植符蘭(1994)等。陸鏡光(2005)對其語義討論較為深入全面,總結了前人的成果,對「埋」進行義項歸納,並據「由實體的移動過程變為視覺、心理以及其他比較抽象的過程」和「由表示在空間裡發生的活動變為表示跟空間沒有直接關係的事件」兩個原則分析各義項的衍生過程。江藍生(2010)根據漢語類化構詞和類同引申規律,考證「埋單」一詞以及由「埋」組合的一系列合成詞的意義來源及引申脈絡。
前人研究較少關注早期文獻中的粵語使用情況,以致一些對「埋」意義的闡釋和演變過程的分析有所偏頗,也未能掌握「埋」的幾個核心語義及其間的關係,使編纂粵語詞典時顯得凌亂和不夠概括。本文利用以傳教士整理的早期粵語文獻製作的語料庫,概括「埋」的用法和語義,分析它的核心意義及其引申過程,並聯繫現代粵語的用法,重新整理「埋」的義項,從而更好地理解某些特別用法的釋義和來源,以便準確地編纂方言詞典。
簡言之,我們可以總結出粵語「埋」的四個主要義項:1.埋藏、2.聚合、3.接近、4.連帶,其核心義項是收藏,並經歷了「收藏→聚合→接近→連帶」這一個語義引申過程,可以統轄早期及現代粵語中的用法。我們在歸納方言詞的義項時,不能只根據翻譯成普通話的相應成分來分類,否則就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義項。其次,前三個義項可以充當多種句法功能,而最後一義(即連帶義)只有虛詞的用法,充當補語。但根據歷史語料,「埋」表連帶義並非一早如此,而是經過一個逐漸形成的階段,大約在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產生。因而「埋」做動詞後綴表連帶義來自壯侗語的說法難以成立,因為在其產生的時間,粵語區的主體居民大概跟少數民族沒有什麼接觸,也無從借用。

第十四章  農場類遊戲:消費社會中的鄉村懷舊與都市焦慮(孫靜)
中國大眾媒體中的「鄉村」意象往往是一種想像性的敘述。自2009年至今,農場養成類遊戲一直頗受中國玩家追捧,有很強的遊戲粘性。本文以當前比較受玩家歡迎的《卡通農場》遊戲為個案,分析農場遊戲如何表徵「鄉村」,並提出農場遊戲的悖論,即一方面,農場遊戲中的「鄉村」意象體現出玩家對「黃金時代」的懷舊與守望;另一方面,這一意象卻是經過都市符號和消費文化改寫後的產物。也就是說,玩家們試圖通過田園生活來治癒自己的都市焦慮,卻在無意識層面遵循了消費社會的資本邏輯。

第十五章  應用景觀資源分類理論於魚路古道人文地理資訊系統之建置(吳佩玲,孫劍秋,陳國淨)
臺灣眾多的古道中保存了本土文化與先民生活之遺跡史料。早期古道發展因人民生活需要、伐採林木或戰爭討伐而修建,在社會形態及生活環境已逐漸改變的今天,許多古道已經轉型成休閒旅遊之用,除了自然生態與保育的觀念不斷在加強外,人文史蹟方面的巡禮也將成為旅遊的重點項目。然而,這些珍貴的資料在保存、更新、取用、分析、展示、再創造等工作上,並未建構便利且具延伸性的平臺,且目前管理單位所蒐集與展示的資訊多偏重在自然資源方面,例如動物、植物、地形、水文和氣候等,較少人文方面的資訊。因此,本研究採用田野調查與深入訪談的方式,蒐集魚路古道上的第一手人文資源資訊,並輔以文獻和舊照片,再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對影像和資料處理上的強大能力,依據景觀資源分類系統將經數位化處理後的圖資建構至平臺中。所以,將人文史料運用數位化方式管理與創新,建構一古道數位人文地理資訊系統平臺,是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而此平臺將有助於管理單位掌握古道動態資訊並提升管理效益,進而提供遊客更豐富的古道人文史料資訊,進行深度旅遊體驗。

第十六章  從香港文學改編建立的「華語科幻片」類型:以《秦俑》、《餃子》、《枕妖》為例(吳子瑜)
香港電影自發展以來,都創作了多齣深入民心的科幻電影,但對比於其他出色的電影類型來說,科幻片始終頗受忽略,原因可能香港的科幻片歸根究柢都是挪用西方科幻片的科學觀為主,而未有真正發展出一套可以容納中國科學觀的科幻片類型。由此,為了建立「華語科幻片」的電影類型,作者會先釐清兩地「科幻電影」的不同,並嘗試以三套有關傳統中國醫學的電影為例,解構香港電影如何以中國科學觀創作電影,藉此綜合出「華語科幻片」的類型特徵。

 

了解更多請至秀威網路書店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26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