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出版風向球
圖書館不但能保護冷門知識與非主流意見,還能拯救人心!
「我認為你們(圖書館員)的專業是世上最棒的一種。我真的要強調,你們的角色有多重要,以免你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我可沒有要你們謙遜。你們讓知識平民化,世上沒有別的事比這更重要了。」上面這段話,是近日美國女權先鋒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於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15 年度研討會上,在一場演講中對著滿場的圖書館員所說的。
在這場演講中,史坦能談到了她漂泊的童年,並且朗讀了一段她即將出版的新書《我飄零的人生》(My Life on the Road,暫譯),這本書紀錄她從居無定所的童年,到她站上第一線成為社會運動組織人的人生。
現年已經 81 歲的史坦能,出生於俄亥俄州的托雷多(Toledo)。童年時隨著父母到處遷移,居無定所,曾經待過密西根、佛羅里達與加州等地。期間父母離異,史坦能與患上心理疾病的母親同住六年。一直到 11 歲,史坦能才有機會進入正規的學校教育。
也就是這樣的日子,讓史坦能和圖書館與書結為摯友,從而「徹底地沉浸在書堆中。」
圖書館能拯救人生
「我被圖書館員拯救了,」她在演講中這麼說。「圖書館員跟我說『可能妳會喜歡《哈迪男孩》(Hardy Boys)和《魔女南茜》(Nancy Drew)吧。』沒有錯,還有其他無數的圖書,我因此讓圖書館員拯救了我的人生,我的內在人生。」
史坦能借用她自己的故事,企圖告訴台下的圖書館員,他們能夠改變人的一生。因為圖書館員有能力保護非主流的意見以及冷門的歷史知識。
她也談到了審查制度。她在 1972 年主導創辦了女性雜誌《Ms.》,但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Ms.》總是成為圖書館審查制度的首要目標。也因此,她讚譽了當年大埔嶺(Mount Diablo)的學區運動人士;當年基本教義派企圖查禁《Ms.》,而運動人士則努力抗爭,想將這本雜誌保留在學校圖書館架上。
數位化時代裡,圖書館重要性仍在
談到圖書館逐漸轉向數位化的年代,她認為實體圖書館仍然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因為圖書館能成為社區、資訊與對話的集散中心,能夠將社群中的人們連結起來。
「按下『傳送』,並不是一種社會組織行為。」她說。
除了朗讀自己的作品,史坦能也為現場聽眾推薦了兩本書:薇樂莉‧哈德森(Valerie Hudson)的《性與世界和平》(Sex and World Peace,暫譯)以及桃樂絲‧迪納斯坦(Dorothy Dinnerstein)的《美人魚與牛面人》(The Mermaid and the Minotaur,暫譯)。
談到階級與權力的關係,她說:「投票亭是世上唯一一個最有錢的人擁有的權力並不會比最窮的人多的地方。」藉此鼓勵人們多注意國家關於立法與行政方面的行為。
1992 年,史坦能出版《內在革命:自尊之書》(Revolution from Within: A Book of Self-Esteem,暫譯)時,曾在一篇《時人》(People)雜誌的訪談中說:「想要成就真正的社會革命,我們就必須是長途跑者。而你必須擁有內在力量,才有可能成為長途跑者。」
現在看來,史坦能似乎從未拋棄這樣的信念。這場演講,正好印證了她從那時起到現在對知識與內在力量不變的尊重。
演講的最後,史坦能提起她曾在一篇美國民間故事讀到,「笑」是唯一一種自由的感情,因為你可以逼迫他人恐懼或愛,卻不能逼迫他人笑。
「別去你不能笑的地方。你們應該在圖書館立一張告示:『不要喧嘩,但請盡情地笑』。」她如此作結。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s. Foundation for Women
資料來源:
- ALA 2015: Gloria Steinem Says ‘Librarians Saved My Life’
- Gloria Steinem Biography
- Gloria Steinem: Rescued by Librarians
- My Life on the Road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