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聲韻詩歌生活節 《浮世物哀》銅鑼灣展現衣道與物道

2016/5/10 下午 02:30   資料來源:聲韻詩歌生活節   
本站分類:作家新動態
香港聲韻詩歌生活節 《浮世物哀》銅鑼灣展現衣道與物道

圖片來源/聲韻詩歌生活節

聲韻詩刊主辦--詩歌生活節

詩從生活來,最終又轉化、上昇,比日常多了一重,那一重就是詩意。

空間有詩學、日常有詩學、夢也自有詩學……生活本就有詩意,不如就把時間還給時間,把詩歌還給詩歌,聲韻詩歌生活節由5月1日至6月9日,為期一個月,讓躁熱的城市進入詩意的緩慢,並於6月9日端午節,亦即詩人節進入詩意的高潮。

精彩活動包括詩與物展覽(1/5-9/6)、開幕講座(7/5)、詩與手作工作坊(8/5、11/5、18/5)、詩與歌街頭音樂詩會(21/5)、90後詩人朗誦會(28/5)及閉幕朗誦會(9/6詩人節),由書店去到街頭,由每人的日常、城市的廢墟去到詩歌對生活的詰問,老中青三代詩人各自發聲。──引自聲韻詩歌生活節臉書粉絲團

在這場詩與生活的盛會中,秀威作者方太初與銅鑼灣誠品也共襄盛舉,其中方太初最新作品《浮世物哀》更參與特展,在眾多著作中與各位讀者見面。

浮世物哀在誠品.jpg
●浮世物哀在銅鑼灣誠品

方太初書寫時尚,也書寫了衣飾與人如何穿梭在不斷流動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一眾設計師都在衣飾裡體現時間的痕迹,一如三宅一生的禪意,一如川久保玲刻意鬆開織布機的螺絲,使成品無法估計其最終面貌,一如馬丁‧馬吉拉在細節顯露過往不被知悉的製作過程。表面指涉衣服的不完美,最終也回歸穿衣者自身:身體本非完美與不朽之物,此所以川久保玲的設計千瘡百孔,此所以馬丁‧馬吉拉老在耍透露時日痕迹的小把戲。」 

東方與西方兼論,古典與當代互涉,《浮世物哀》是一本融合了詩學、美學、哲學與文學的時尚之書。正如葉輝所說:「她嘗試穿越穿衣者的『衣道』與『物道』,穿越一切的生死哀戚,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她與浮世萬象無數瞬間的『凝視』──時時刻刻與人、與物、與詩、與藝境多所『凝視』,互有所感而互有所悟,乃有《浮世物哀》這本書。」

延伸閱讀
雙性戀影星瑪蓮‧德烈治因為穿褲裝被警察請出法國?!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6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