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圖來源:vborodinova
小孩子在一起玩,難免發生口角。小秒針與朋友玩得起衝突時,我一般不聞不問,由著他們自己解決矛盾。即使打起來了,只要不厲害,不發生流血事件,就聽之任之。我總覺得,小孩子不打架是有問題的。打架可以強健體魄,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和手腳配合能力,增進以後多鍛煉身體的決心和動力。而且,只有打架打到兩敗俱傷,才知道打架不是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小時候把該打的架打完了,長大以後才會理性,不隨便訴諸武力。
吵架也好,打架也好,後果一般都是發展成冷戰、僵局,嚴重的就斷交。這一類的把戲,我小時候也是常演的,動不動就斷絕外交關係,還要求歸還過去送的禮物,如同兩國斷交要撤回大使一樣。
雙邊關係冰凍嚴重的時候,我還是會干預的。問清楚情況,分清責任,誰的錯多,就批評誰多一點。但對於小秒針,即使他一點錯沒有,也總有一點是要批評的:沒有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
然後就鼓勵他做「破冰第一人」。我告訴他,將僵局進行到底的人,不僅沒氣量,而且很愚蠢。走出破冰第一步的人才是大度的人、高貴的人、讓人生敬的人。
小秒針沒什麼氣性,只要兩句好話,心情就一片陽光燦爛,所以,即使主要的錯不在他,他也常能勇敢地首先道歉。這一點讓我很欣賞。他一主動道歉,對方也就說對不起了,兩人就此和好,皆大歡喜。
但是我發現,很奇怪,小秒針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做「破冰第一人」。有時候,他會非常強硬地堅持不道歉。而且,他的強硬態度並不與事態的嚴重程度和據理多少成正比。有時候,他沒錯,讓他道歉,也很容易,有時候,他明明錯了,卻不肯道歉。其中的規律,我不得其門而入。
這一天,又出狀況。錯在小秒針,他就是不服軟。那個得了理的小朋友連同家長,都在一旁冷冷地看我的表現和作為。我萬般努力地拋開自己的面子,按捺著性子,跟小秒針說道理,第一,有錯就要承認、要改,第二,人要大度。
只好再講一次六尺巷的故事。宰相張英的家人跟鄰居都要蓋房子,爭地爭得不可開交。張英有氣量,寫信回家: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便把自己家的牆往後挪了三尺,鄰居一看,不好意思了,也往後挪了三尺,留出一條互相謙讓的「六尺巷」來。
小秒針直哼哼,翻著白眼球對我:「你往後挪三尺,別人要是又往前進三尺呢?你不是白讓了嗎?問題還是沒解決。」還配合以動作:雙手一攤,白眼一翻。
一時間,我腦子裡鑼鼓轟鳴,醍醐灌頂。
小秒針的強硬態度,原來是與對方的通情達理程度成比例的。某些小朋友,你道歉,他就接受,他也會道歉,下次還會跟你搶著做「破冰第一人」。某些小朋友,你道歉,他更得勢,得理不得理,都不饒人。對後者,小秒針很清楚其中的邏輯:不是他的錯,他先道歉,倒成了他的錯,這個黑鍋,他不背;是他的錯,道歉了對方也不體諒,他白白丟了面子,這樣的傻事,他不幹。所以,不管怎麼著,他就是不道歉。
小秒針的問題是對的,你先讓三尺,等於放棄了主動權,現在問題能否解決,控制權在對方手裡,他可以不退,還可以再進三尺。我教育小秒針主動破冰,等於將他置於某種「危險」—─至少是很有風險─—的境地,而結果是要他自己來承擔的。率先表示友好,如果熱心貼上了一張冷臉,豈不受傷?平白損失了自己的利益,還是不能解決問題,豈不犯傻?
我深吸一口氣,無言以對。
回到家,我給小秒針講了個童話:一座花園裡撒滿了花籽兒。花長出來之後,有兩種選擇,一是開出花來,這樣花園會很美麗,但花瓣很嬌嫩,很容易被劃傷。另一種選擇,是長出刺來,刺不會被別人傷害,還可以刺傷別的花瓣,但是每多一根刺,花園的溫度就降低一度,如果溫度太低,花園裡所有的花和刺都會死。
我問小秒針:「你開花還是長刺?」
小秒針左算右算,權衡不清利弊。我握住他雙手,中斷他的權衡算術。我要告訴他的是,世上的事,有的要靠「能力」做到,比如運動會跑步第一名、學習成績總是很好;這些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努力了,盡心了,就問心無愧。
有的事,要靠「意願」做到,比如過馬路遵守紅綠燈指示,在公共場合不留下任何垃圾。這樣的事,每個人都能做到,就看你做不做,有修養的人,會做到。
還有一些事情,是要靠「信仰」才能做到的。人活著,要做正確的事,即使它會損害你的現實利益。現實利益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也不是重要的標準,人要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你認為花園裡的花比刺好,你就做花。不管別人做什麼。你開出花來,花園就多一朵花,你長出刺來,花園的溫度就低一度。這就是你能為整個花園做的事。別看你小,你並不是微不足道的,你一個人或許不能決定整個生態環境,但你肯定能影響生態、改變生態,你可以決定花園裡是多一朵花少一根刺,還是少一朵花多一根刺。你可以為生態環境盡到你的一份力,一份責任。而且,你必須選擇,要麼是為美麗和改善出一份力,要麼就是為降溫和惡化出一份力。沒有中間道路。那麼,為了整個花園,為了你內心的信仰,你能犧牲一點現實的利益,冒一份被刺傷的危險嗎?你能的,因為你高貴,因為你超越,因為你知道人應該怎麼活著。
還有,花園裡總會有刺。你可知道,該如何面對那些刺呢?你痛恨刺,為此,你可以變成比一般的刺更厲害的刺,把這些小刺統統折斷。但你的出現,會讓花園裡的溫度降兩度。這叫做以惡抗惡,它只能讓惡越來越大,刺越來越粗壯。但這是背離我們的初衷的,因為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沒有刺的花園。所以,要換一個思路想問題:要相信自己,不要小看了自己的感染力,你不只是被刺對待、被刺傷,你也在對待刺,用你的花瓣對著刺,展示著刺沒有的美麗。
刺可能會感化、會嚮往、會羞愧、會自卑、會轉化。而且,別的那些還沒有決定做花還是做刺的植物,會在你的感染下做出好的選擇。所以,堅定地做你自己,你越堅定,越能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你要做的就是:因為你的存在,花園更美麗,而不是更寒冷,這是你對花園的交代;做你認為該做的事情,這是你對自己的交代。
別的,不必考慮。
就像《荀子》說的:「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計其功。《詩》曰:『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
小秒針看著我,似懂非懂地點頭。我把小秒針攬在懷裡,萬分憐惜。是我把他這麼嬌嫩的花兒,放進了有刺的花園裡,置於又苦寒又遼遠的天地之間。但是,天地自有常,花園裡總會有刺,刺總會遵循叢林生存原則。所以,除非植物不生在花園,否則就要面對刺和選擇。但願我的小秒針能做堅強和堅定的花。但願花園會越來越美麗,而不是越來越冰冷。
孩子,希望你長大後會明白今天的童話,希望你作正確的自己,讓自己快樂和滿意。
本文節錄自《菁英教養獨門祕訣──一位哈佛生母親的手札》,原作者幽蘭
秀威兒童書展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