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灣蘭花重鎮
近年來,為鞏固台灣「蘭花王國」的美譽和產業實力,政府規畫了蘭花生物科技園區,也制定許多相關的政策。總統蔡英文今年春天時,造訪台南新營參觀台霖生物科技,除了瞭解蘭花育種過程,也與蘭花業者座談,提出了三階段計劃,希望「讓全世界只要提到蘭花,第一個就會想到臺灣。」
2003年(民國92年)行政院農委會為因應我國加入WTO對農業產生的衝擊,亟需加速發展高科技農業,以提昇我國農業全球營運競爭力,設置「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是其中的一項。該園區不同於過去一般農產品專業生產區,主要係透過園區內的產業聚落效應,針對具國際競爭力的品項如蝴蝶蘭,採「公辦民營」方式甄選園區經營主體,協助進駐園區的花農業者創新研發新品種,再以衛星農場體系結合園區內外花農從事大規模生產,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以解決過去農民單打獨鬥、缺乏通路的問題,進而打造台灣成為世界級的「蘭花王國」。園區位於台南縣後壁鄉,由台南縣政府向台糖公司洽租土地,在農委會資助下開發工程,提供每戶花農最高額度四千萬元之貸款。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TOP)被號稱為世界唯一的,政府期待能夠帶動民間投資,吸引大陸台商回流,創造整體經濟效益;發揮產業群聚效應,創造產業升級,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打造台灣成為世界蘭花產業的領導者,為台灣提供農企業成功的範例與楷模。──《王者的園丁──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P246-247
由徐元民教授、劉黃碧圓老師所合撰的《王者的園丁──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不僅記錄了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先生的生命史,也從這位蘭花達人的人生故事中,見證近一甲子的蘭花產業發展。
古籍中所記載的蘭花,有「王者之香」的美譽,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也是高貴、脫俗的象徵。這位蘭花達人劉黃崇德先生,卻以只有小學畢業的學歷,力爭上游,在國際間打造嘉義「愛蘭園」傳奇,並以積極自學的精神,突破語言的障礙,在日本、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為台灣拼搏出蘭花市場中的一片江山。
●劉黃崇德1969年(民國58年)攝於長榮街愛蘭園
●攝於長榮街愛蘭園,左起:劉黃崇德、吳慶福、不詳、陳澄鐘
從「劉黃」家說起
●劉黃崇德之二姊劉黃玉英大他15歲,雖然自幼送人當童養媳,出嫁後仍歸寧親娘家,留下一幀全家福合照。前排左起:三姊劉黃品鳳、母親劉黃賴好、大堂弟劉黃克銘、二姊劉黃玉英、二姊夫、父親劉黃朝金、劉黃崇德本人;後排右一:大哥劉黃德生
●日本時代的戶口名簿
劉黃崇德出身嘉義鄉間雲霄厝,說起「劉黃」家姓的由來,與早期漢人移民來台拓墾有關:
在閩南地區有劉姓和黃姓二位要好的青年,相偕渡海來台謀生,由於聽聞許多移民發生意外情事,因此約定若一方無法延續香火,另一方願意冠上其姓,事後果真劉姓青年無後,黃姓青年就信守承諾,將自己的子女改姓劉黃。然而,民國之後,已有少數劉黃宗親為了簡化,而更回黃姓。(訪談稿,20150214)──《王者的園丁──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P54
劉黃崇德小時候的生活,與許多老一輩,居住在都市邊緣的普通人家一樣。劉黃崇德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居住在嘉義雲霄厝就已經被貼上市區邊緣人的標籤;和其他家庭類似,當時每戶人家子女眾多乃是常態,只是他的兄姊命運欠佳,有3位提早辭世,所幸,還有父母和之後的岳母得以撐腰。
書中對於劉黃崇德的童年描述雖與蘭藝事業無直接關聯,卻也能與本書第一輯日本時代的歷史背景相互呼應,反映出日本時代那些有能力玩蘭花的社會階層,和一般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有著強烈的對比。
跑單幫打天下
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後半段開始,台灣蘭業步入低潮,波及到劉黃崇德的蘭藝事業,為了養家活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他隨時在找機會突破難關。1970年代(民國60年)代初期起,不論是時勢造英雄,抑或是英雄造時勢,劉黃崇德走出國門奮鬥了二、三十年,從泰國開始,遍及東南亞蘭業先進國家,進而闖入日本、美國等蘭花高消費國家,改變了劉黃崇德蘭花事業侷限本島的劣勢。
劉黃崇德第一次出國是在40歲(1973年,民國62年)的時候,台灣蘭藝協會組織一個東南亞考察團,他回憶當時還向別人借了錢湊足旅費的往事,他說:
我鼓起勇氣就報名參加,見識到國外的蘭花市場,也習得出國的程序與要領,刺激了我向國外發展的動力,也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我們東南亞走了一圈,藉此經驗我了解了出國手續、出入關、搭機要領,之後我就有信心單槍匹馬至泰國。這旅行團是台灣蘭協組團的,成員都是蘭友,主要是參觀蘭園和考察蘭花市場,當然也順道觀光,當時台灣尚未開放觀光,有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約一周的時間,由當地的蘭友接待,雖然是走馬看花,卻體悟到出國的重要性。(訪談稿,20150228a)
緊接著,就單槍匹馬的到香港,做起跑單幫的生意。其實,到東南亞考察時曾經過香港,跟著團員購物回台轉售,還可以賺些許機票錢,有了此次經驗,發現有利可圖,於是試著跑跑看,劉黃崇德說:
跑香港那一陣子,是因為台灣的蘭花業不景氣,組織分生已推出,台灣的銷路停滯,從國外帶回的品種乏人問津,從台灣外銷國外之時機尚未成熟,所以我就改跑香港,擔任美思蘭園的顧問,因他需要建設新的蘭園,雖沒薪水,兼跑單幫的生意,當時淑景(劉黃崇德的外甥女)住香港,我可住她家,我有朋友幫她做保證人,她後來移居新加坡也是我找新加坡友人幫她做保的,這都是我的蘭友們的功勞,尤其是香港的吳志達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我住他家時,他的床讓我睡,自己去睡地板,他是我在香港辦花展認識的,跑單幫主要是拿大陸貨,帶回台灣很好賣,那可是用搶的,吳志達很識貨,帶我去玉市選購,丹丸類的中藥銷路也很好,很多港貨都算舶來品,我也到二手店買皮衣,跑了好幾年,當然經常需要和海關「魯」打稅事宜,但我不太喜歡過這種生活。(訪談稿,20150228a)
這對劉黃崇德的蘭藝事業並沒有直接的幫助,為了過生活也出於無奈,想做蘭藝事業又苦無資金,但這幾年出國的經驗,卻也增加了出國與人交易的經驗,奠定了遠赴泰國買賣的根基。
●愛蘭園與香港大觀園蘭園合辦蘭展
劉黃崇德從1954年(民國43年)正式步入蘭界,直到1977年(民國66年)長達24年的奮鬥,仍然住在違章建築的長榮街愛蘭園房舍,初期蘭價尚高,頗有利潤,但購買品種也需付出高額代價,四處奔波參與蘭會和蘭展,差旅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加上7個孩子漸漸長大,教育經費更是捉襟見肘;然,後期蘭價已大不如前,試著轉換跑道到香港跑單幫,看似有點利潤,但須走海關免稅的漏洞,劉黃崇德總覺得並非長久之計;由於有了出國的經驗,遂想到將觸角延伸到國外,劉黃崇德回憶說:
入道3、4年之後,開始向人家購買泰國、夏威夷、美國引進的品種,因為他們有進口的門路和方法,利潤已被這些進口商賺走,因此我就思考是否可以自己進口,但又缺乏資本,也沒有國外的旅行經驗,無法直接到國外採購,後來有個機緣,就是我民雄那塊地有人要求賣給他,那塊地已買了近10年之久,因苦無資金尚未建設,對方出了價我就賣了,當時有一風聲說嘉義縣政府要遷至民雄,我鄰地的主人邱科長就有意買我的地,成交價240萬元,我用180萬元買嘉義師專旁的三樓透天房,另60萬元當資金跑國外線,初期做泰國的生意,由於我以忠厚老實的態度面對交易,頗獲好評與信任,因此交易相當順利。
初次出國到泰國曼谷,住不起高檔飯店,就找一部計程車,問他是否會英語,包它一整天,先載到商務旅館,之後再載到蘭園,與業主碰面之後交換名片,幾次的交易加上相互的介紹之後,就認識了許多的蘭友,每一趟要去之前,就可先行聯絡,不假他人。
購買的品項由我做決定,我以我的眼光與判斷力選擇台灣蘭友喜愛的,就直接用現金交易,但無法接受台灣蘭友指定的品項採購,那會耗時又不易尋覓的到,此時正是台灣蘭界產業化的起步時期,尤其是那些半職業性的蘭友對新品種的需求大增,而泰國本身特有的品種頗受蘭友青睞,這些熱帶的品種可以適應台灣南部的生長環境,而日本卻必須要種在高成本的溫室方能培養,以致台灣的蘭友期待引進泰國品種培養繁殖,再轉售到日本賺取利潤。
走泰國線時,由於泰方對我的風評不錯,購買回來的各品種蘭花很快就銷售一空,這些貨對台灣蘭界而言頗為稀罕,貨還沒到家,客人已經在家裡等候了,貨一到家,幾乎在24小時內就賣完了。
泰國這條線約維持有7、8年,我都單槍匹馬行動,一方面行動自如,說走就走,要到哪不必遷就別人,另一方面我做生意的竅門也必須有所保留,當然,單槍匹馬行動也須防範危險,例如泰國業者有招待客戶的風氣,尤其是泰國的色情風氣很盛,但我一向謝絕一切的應酬,曾經有日本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在應酬場合質問主人為何沒有邀請劉先生參加,泰國的業者都知道我不會出席,所以會回答說:這時他已經在睡覺了。所以我秉持著潔身自愛的個性,跑泰國期間連觀光的時間都沒有,只顧做生意,我心想:我是客人,我是拿錢來買貨的,為何要應酬?我是以一位顧客的立場做買賣,我點選的品項要求業者列出清單與價目表,現場付現成交,這種顧客到哪裡都受歡迎,也是我成功的要素之一,我只要求對方如期寄達。
泰國的kasem和我很要好,我在泰國買的蘭花60-70%都是向他買的,他有自己的蘭園,生意做得挺大的,許多日本花農也是他的常客,他非常熟悉他的蘭園四周的蘭花農民,建立完善的蘭花情報網,客戶需要的品種會透過他去尋找,但是他很好色,認識了一位有夫之婦的舞女,他們經常交往被其夫知情,準備了槍枝要置他於死地,於一次約會行程在車上被打了一槍,結果打中其妻身亡,kasem雖逃過一劫,卻引出許多黑道向他勒索,他也不干示弱,找朋友出面講和解決這一事件,我就勸他不要如此花心,要收斂一點,何必賭自己的生命呢,之後他也蠻聽我的話的。(以上6段訪談稿,20150228a)
劉黃崇德憑藉著一股初生之犢的膽量,加上一筆天上掉下來的資金,以及婚前在補習班學習一年的英語,就這樣獨闖泰國,做起夢寐以求的國外蘭花的生意,這比一般貿易商僅憑商業目錄購買蘭花還要精準確實,加以他本身已經擁有二十幾年的蘭花專業經驗,以獨到的眼光採買,也難怪乎殘貨不多,便有利潤可賺,這可是台灣第一把手的蘭花貿易商。
後來,他又讓嘉義愛蘭園聲名遠播到日本。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若說台灣蘭業得以順利進入日本蘭花市場是劉黃崇德一個人打下來的,說起來不太有人會相信,也不太有人在意這一段歷史。俗語說:凡走過必留痕跡,在那個年代,台灣的蘭業陷入低迷狀態,國內滯銷,外銷無門,台灣的蘭業信譽在日本幾乎破產,幸好有一個蘭界小兵劉黃崇德獨闖日本蘭界,以專業、誠實、信用的態度做生意,居了首功,這些走過的痕跡歷歷在目,有跡可循。再說,劉黃崇德是當時「台灣蝴蝶蘭業的救世主」,恐怕也只有身受其惠者方能體會。其實,對劉黃崇德而言,他並沒有那麼偉大的志向,要為台灣蘭業起死回生,要做「打天下的救世主」,他只是在為養家活口而打拼,為維持自己的良心行事而已;也或許是老天爺藉由劉黃崇德這位蘭花販子忠厚老實的本質,為台灣蘭業寫下這一段歷史。──《王者的園丁──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P192-197
每當我們看著新聞中不時出現的「台灣之光」,又有誰知道這些光芒背後多少無名英雄默默地付出?《王者的園丁──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以劉黃崇德的人生故事為主線,搭配多幅老照片、第一手口述訪談資料,讓讀者在閱讀小人物的故事同時,也同時見證了大歷史的軌跡,更進一步瞭解在那個艱困的年代,蘭界前輩們如何一步一腳印地,在世界地圖上留下台灣蘭花的足跡與榮耀。
本文編輯整理自《王者的園丁──台灣蘭花達人劉黃崇德》,作者徐元民、劉黃碧圓
編輯/整理:徐佑驊
延伸閱讀
台灣傳統手工藝全記錄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