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就是把郵票放進集郵冊就好?如果還這麼想,你就落伍了!

Top

郵票的分類

(依外觀)

1 未使用郵票和使用過的郵票

2 無齒郵票和有齒郵票

3 無背膠郵票和有背膠郵票 

圖1.jpg
●日本在1956年5月5日發行一款「世界兒童之日制定記念」郵票,面值5日圓,圖案主題是日本的男童和女童、左邊是飄揚的鯉魚風袋(寓意鯉魚躍龍門、望子成龍)。此款未使用過的郵票發行日期至今已經超過五十幾年,但仍然被稱為新票。注:5月5日是日本的男童節,女童節是在3月3日。 

1. 郵票依使用情形區分,分為未使用郵票和使用過的郵票

未使用郵票通常是指沒有銷蓋郵戳的郵票,在國內集郵界通稱為「新票」(英文稱為mint或是unused)。「mint」在英文原本指剛從造幣廠鑄造出來的嶄新貨幣,現代郵票問世以後,集郵界就借用「mint」來表示和新發行時一樣、外表如新、完整無瑕疵而未使用的郵票,後來將「未銷蓋郵戳的郵票」稱為「unused」。 

圖2.jpg
●民國96年11月03日發行臺灣鳥類常用郵票第1輯,共4款,其中面值25元的圖案主題是黃尾鴝,戳片上蓋著新竹復中里的實寄掛號郵戳。 

圖3.jpg
●日本在1998年2月16日發行的普通郵票,面值120日圓,圖案主題是百舌鳥,戳片上蓋著寄到外國郵件的英文郵戳,郵戳內由上至下刻印「SHIBA TOKYO」、「10.X. 09」、「JAPAN」就是「芝局‧東京」、「2009年10月10日」、「日本」。 

郵務人員在郵票上面蓋郵戳,則表示失去郵資效力,這種被稱為使用過的郵票,國內集郵界通稱為「舊票」(英文稱為used)。「蓋過郵戳的郵票」又分為「郵寄蓋戳郵票」和「非郵寄蓋戳郵票」。「非郵寄蓋戳郵票」又稱為「指定銷戳郵票」,在英文有個專有名詞稱為「Cancelled-to-order stamps」簡稱為「CTO」。國內集郵界將「指定銷戳郵票」俗稱為「銷印票」,將「郵寄蓋戳郵票」俗稱為「實寄舊票」。其實「非郵寄蓋戳郵票」最初是因應集郵人士而產生,在歐美各國有不少集郵人士堅持傳統觀念只集「蓋過郵戳的郵票」,因為「新發行的郵票」要集未使用的全套容易,正常情況只要在郵局集郵窗口就可以買得到,但是「新發行的郵票」要在一、兩個月集全「郵寄蓋戳的」確實不容易,於是集「蓋戳票」的郵迷就在集郵窗口請經辦人員在「新發行的未

使用郵票」上蓋發行首日郵戳或一般郵戳,此種完全因應集郵人士所需、並未用於實際郵寄的蓋戳郵票,稱為按照集郵人士所指定的銷戳郵票,就是英文所稱的「Cancelled-to-order stamps」。 

圖4.jpg
●瑞士(正式國名HELVETIA赫維提亞)在1986年11月25日發行一組贊助青少年(PROJUVENTUTE)基金的附捐郵票,圖案主題是小朋友喜愛的玩具。
面值「35+15」分:絨布製作的泰迪熊寶寶。
面值「50+20」分:彩色陀螺。
面值「80+40」分:蒸汽動力式的壓路滾輪機。
面值「90+40」分:賽璐珞製的洋娃娃。
每一枚郵票的左下蓋著非常清晰、位置一致的發行首日郵戳,這是瑞士的首都─伯恩(BERN)郵局蓋的指定銷戳郵票。 

2. 郵票依有無印打齒孔區分,分為無齒郵票和有齒郵票

郵票的周邊有凹凸相連的半圓形孔,國內集郵界將它稱為「齒孔」,其目的就是方便將全張中的郵票撕開。當1840年出現的世界第一款郵票和一些最早期的郵票並沒有印打齒孔,賣郵票的郵務員必須拿剪刀將全張中的郵票剪開來,非常費時又麻煩,如果稍不注意,郵票的周邊就被剪歪了。亨利•阿契爾(Henry Archer,生於1799–1863去世,愛爾蘭人)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在1848年獲得專利,1853年將專利賣給英國郵政當局,英國在1854年才發行世界第一款的有齒孔郵票,接著其他國家或屬地的郵局就陸續發行有齒孔的郵票。 

圖5.jpg
●左:英國在1841年2月10日發行的第三款郵票是無齒郵票,面值一便士。
●右:英國在1857年發行的第十款郵票是有齒郵票,面值一便士。 

圖6.jpg
●日本在1946年發行第一次新昭和(天皇年號)普通郵票,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是戰敗國,物資缺乏,所以郵票的印製很節儉,將打齒孔的過程都省下來,因此戰後發行的第一次普通郵票都是無齒郵票並且是無背膠郵票。面值壹圓(EN)的圖案主題是富士山,面值五圓(EN)的圖案主題是金魚。 

圖7.jpg
●香港在2006年發行以鳥類為圖案的常用普通郵票,齒郵票的左、右排圓形齒孔中插入一個弧形齒孔,面值2港圓的圖案主題是「小白鷺」,面值10港圓的圖案主題是「白鶺鴒」,更妙的是在面值「$」的中間打直條孔、「1」的外圍和「0」的內外圈也打上細小的齒孔。 

近年來有些國家和地區為了防止偽造或增加趣味性、吸引集郵者購買,設計特殊形狀的齒孔,例如在有齒郵票的左、右排圓形齒孔中插入一個弧形齒孔,在小全張當中有齒郵票的四個角打上五角星形的孔。 

圖8.jpg
●民國45年4月4日發行第25屆兒童節紀念郵票,肆角、壹圓陸角、貳圓,由中央印刷廠承印,郵票的背面沒有刷膠。 

3. 郵票依有無背膠區分,分為無背膠郵票和有背膠郵票

印製郵票的最後一個流程是打齒孔,而前一個就是在郵票的背面刷上黏膠,集郵術語簡稱為「背膠」,其目的是為了方便寄郵件的人將郵票貼在郵件上,只要在背膠沾上口水或清水後,就可以將郵票貼在郵件上。世界第一款郵票──黑便士印製時就已經有了背膠。無背膠郵票簡稱無膠票,有背膠郵票簡稱有膠票。民國31年至56年之間在國內印製的郵票大都沒有刷背膠,這類郵票被稱為「無原背膠郵票」,簡稱為「無原膠票」。

Top

集郵的工具和用品

集郵必備工具:郵票鉗、放大鏡、量齒尺

集郵必備用品:護郵袋、插票冊 

1. 郵票鉗

在國內集郵界通稱「郵票夾」或簡稱「夾子」。

因為一般人的手指頭有時會流汗,直接用手指頭去拿郵票,汗漬會留在郵票上,經過一段時間會產生黃斑,如果手指頭沾了飲料,再去拿郵票,接觸過的部位甚至會變質成為暗棕色痕跡,降低郵票的價值,所以為了避免受到污損,集郵者一定要用郵票鉗來挾郵票,在整理和欣賞郵票之前也要養成把手洗乾淨的好習慣。

郵票鉗採用不鏽鋼材質製成,好的郵票鉗必須具備兩個要件,一是富有彈性,挾郵票的時候感覺輕鬆自如;二是鉗端扁平滑順,夾的時候兩片鉗端要吻合。 

2. 放大鏡

為了進一步欣賞郵票精美的圖案,那就要買一把放大鏡,仔細瞧一瞧其中精采、細緻、奧妙的所在,這也是集郵的另一項樂趣,一般集郵者購買5倍放大率的放大鏡就可以。 

3. 量齒尺

郵票齒孔的大小度是指一排或一列齒孔當中兩公分內所打的齒孔數目,例如在兩公分的長度打了12個圓孔,就稱為12度,圓孔大的數目就少,圓孔小的數目就多。量齒尺就是為了量郵票的齒度而製造的工具,量齒尺上印有不同的齒度,從兩公分長之內打7孔的7度到兩公分長之內打18孔的18度。使用法就是將郵票的齒孔去比對量齒尺上印的各排齒孔,比到齒孔完全吻合,然後再看各排一端或兩端註記的度數,就可確定該枚郵票的齒度。 

有的郵票四邊的齒度完全一致,有的郵票橫向邊和直向邊的齒度不同。有些常用票在添印時為了區別起見,添印版的齒度和最初版的齒度不同,因此利用量齒尺可以辨別郵票的印刷版次。有的版次發行量比較少,價格就比較貴。 

圖9.jpg
●量齒尺 

圖10.JPG
●德國在1948年9月1日發行一套常用普通郵票,其中一款面值20分尼,圖案主題是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布蘭登堡大門,但有兩種不同版式。
左:上下邊和左右邊的齒度都是11度
右:上下邊和左右邊的齒度都是14度
由於後者的數量較少,所以目錄價格是前者的6倍。 

圖11.JPG
●為了提倡集郵,鼓勵青少年培養集郵興趣,印製集郵專題郵票1組,我國郵政在1972年(民國61年)8月9日、第10屆集郵節發行。
面值1.00元:「首日封表達時間的記錄」
面值2.50元:「用放大鏡欣賞集郵冊上的郵票,表達怡情的主旨」
面值8.00元:「左側印放大鏡、右上印量齒尺、右下印郵票鉗,表達集郵的工具和用品」 

圖12.JPG
●為了推廣集郵風氣,以整理與鑑賞郵票為主題,印製集郵專題郵票,我國郵政在1982年(民國71年)8月9日、第20屆集郵節發行。
面值2元:「用郵票鉗挾郵票」
面值18元:「用放大鏡欣賞插票冊上的郵票」 

圖13.JPG
●墨西哥在1976年5月7日發行一款1976年費城國際郵展(Interphil 76,展期:5月29日至6月6日)紀念郵票。
面值1.60披索:圖案主題是標記從11度至14½度的量齒孔,右上印費城國際郵展的標誌和西班牙文「Exposición FilatélicaInternacional」即「國際郵展」之意,右下印「AEREO」即「航空」之意。本款郵票是幾度呢?(14度) 

圖14.JPG
●位於巴哈馬群島東南端、英國所屬的特克斯和開口斯群島(TURKS & CAICOS)在1980年5月6日發行一組1980年倫敦國際郵展(展期:5月6日至14日)紀念郵票。
面值25分:「用放大鏡欣賞郵票,郵票下面是量齒尺」
面值40分:「用郵票鉗挾郵票,郵票下面是量齒尺」 

4. 護郵袋

為了保護郵票、信封、片卡等集郵品免於受到污損(郵票最怕受潮黏在插票冊上和變黃)而製造的集郵用品,因為最早期的製品是用玻璃紙摺成的小袋子,所以習慣稱為護郵袋。現今採用高級塑膠薄片做成長條形,有各種不同的尺寸規格,適用於各種不同長寬幅度的集郵品。近年來最受集郵者喜歡的是由透明塑膠薄膜製成的護郵袋,製造過程很簡單,將選定好尺寸的長方條塑膠薄膜先用壓平機對摺,接著依所需尺寸切成一小段,然後將兩邊經高溫壓合,只留一邊開口,集郵者用郵票鉗將集郵品挾入當中,由於新款護郵袋既薄又輕,所以秤重量按半公斤或一公斤出售。 

圖15.jpg
●護郵袋 

5. 插票冊

為存放郵票而設計、製造的專用簿冊,也稱做插票簿。有各種不同的格式,依固定與否可分為固定式和活頁式,依材質可分為紙片式和塑膠片式。活頁紙片式的有單面式和雙面式的兩種,活頁塑膠片都是雙面式,每一面分成從七或八行格到一行格等款式,一行格存放大全張、兩行格存放小全張或小型張、八行格存放票幅最小的郵票。 

現今集郵者大都選用塑膠片式的,因為郵票放在其中可免於受潮後黏在上面,也不用再買護郵袋,可以說是省錢又省事。集郵者將郵票插入放在插票冊裏面,除了供自己欣賞,還可和郵友共同欣賞、互相交換集郵心得及意見,享受另類集郵樂趣。 

圖16.jpg
●德意志聯邦郵政(DEUTSCHE BUNDESPOST)在1989年4月20日發行一款「在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集郵文具用品展」(INTERNATIONALE PHILATELISTISCHE LITERATURAUSSTELLUNG FRANKFURT AM MAIN 簡稱IPHLA'89)附捐郵票,面值「100+50」分尼,圖案是象徵郵票冊和郵差使用的吹號(在19世紀以前的歐洲郵差佩戴黃銅製的吹號,在出發前或到達時吹、提醒民眾趕快來交遞或領取信件)。附圖是蓋發行首日紀念戳的圖卡,一位集郵者正在閱覽郵票目錄,桌上放著集郵雜誌和插票冊。

Top

郵集的主題

製作郵集就像寫一篇文章,當然寫文章要先選定題目,製作一框郵集也是要先選主題,製作郵集就是以郵票和相關的集郵品為主體,而這些集郵品的圖案就得和主題相關。這些具有主題性圖案的集郵品,在集郵界稱為主題集郵品,所組成的郵集則稱為主題郵集,所以一框郵集就是屬於範圍較小的主題郵集。 

「主題郵集」是如何形成呢?在1840年第一枚郵票問世後,就開始有人收集郵票,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全世界發行郵票的國家和地區大約一百個,郵票的圖案以各國元首頭像和當地的景物為主,種類不多,當時集郵人士大都以國別和地區別來收集,由於英國和法國有很多屬地,所以在當時最風行收集英國和法國屬地發行的郵票,尤其是小屬地發行的郵票更是吸引郵迷。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佔領的地區恢復獨立,紛紛發行各種新專題郵票,美國的集郵界人士在1949年成立美國專題協會(American Topical Association簡稱ATA),以倡導收集專題郵票為宗旨,這就是最初有組織性的宣傳收專題郵票,結果影響以往按地區別的集郵方式,也使得各國郵政當局開始注重發行專題郵票。到了1960年代,非洲有很多國家獨立開始發行郵票,圖案以當地特殊的動植物或景觀為主,不少國家也發行運動類、太空類郵票,接著出現其他各種專題的郵票,各地集郵界人士逐漸轉為以圖案分類的專題收集方式,郵展也出現各種爭奇鬥豔的

「主題郵集」,也就是從專題郵品組合成「主題郵集」。 

初集者就以自己喜歡、有興趣或熟悉的事物來選專題,當然先從本國發行的郵票和相關集郵品著手來挑選和收集,中華郵政公司在網頁上也提供各種專題供集郵者選擇,搜尋方式:先鍵入「中華郵政公司全球資訊網」,然後在「集郵資訊」一行中的「集郵專區」點入,再點入「集郵類別」的「我要去逛逛」,接著出現「專題類」等九類,再依序點入各類的說明。另外在「集郵資訊」一行中的「郵票寶藏」點入,畫面出現後在左邊有「郵票分類」和「所有分類」欄位,分別一點之後就會出現「七大類郵票」和「各種專題」,按自己的興趣分別點選後搜尋。 

據全世界最著名的美國SCOTT郵票目錄公司的統計,發行種類較多的專題有卡通人物、童話、飛機和太空、鐵路車輛、汽車、船、蝴蝶和鳥類、花卉、鯨魚和海豚、動物、名畫、音樂家、建築與風景等類。 

太空類專題郵票

1. 全世界的第一次太空人飛行─蘇聯的「東方號」計畫

蘇聯在1961年4月12日啟動代號:「東方一號」(Восток-1)的太空飛行任務,發射「東方3KA」型太空飛行器(spacecraft俗稱太空船)第一次載太空人「由里•軋軋林」(Yuri Gagarin生於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死於試飛失事)繞地球一周飛行成功。 

「東方6號」太空飛行任務:1963年6月16日09時29分52秒發射「東方3KA」型太空飛行器,第一次載女太空人「瓦蓮緹娜•特蕾秀可娃」(Valentina Tereshkova)繞行地球48周成功,歷時兩天22小時50分,1963年6月19日08時20分平安降落於一處農場,也結束了「東方號」太空飛行任務。 

圖17.JPG
●左:蘇聯(CCCP)在1961年4月13日發行一款郵票,紀念1961年4月12日第一次載太空人「軋軋林」的「東方一號」飛行成功,面值3K,中心圖案是「軋軋林」肖像,左邊是「東方1號」,右邊是「軋軋林」獲頒的勛章。
●右:蘇聯(CCCP)在1963年7月19日發行一款郵票,紀念1963年6月16日「東方6號」第一次載女太空人「特蕾秀可娃」飛行成功,面值10K,中心圖案是「特蕾秀可娃」肖像,左上印飛行中的「東方6號」。 

圖18.JPG
●蘇聯(CCCP)在1963年6月22日發行一款郵票,紀念1963年6月16日第一次載女太空人「特蕾秀可娃」的「東方六號」飛行成功,面值6K,圖案右方是「特蕾秀可娃」肖像,背景印一朵慶賀的康乃馨及飛行中的「東方6號」。 

圖19.JPG
●羅馬尼亞郵政(POSTA ROMINA)在1964年1月15日發行一組太空人專題郵票,其中面值5BANI、面值1.40LEI的中心圖案分別是蘇聯第一位太空人「軋軋林」、第一位女太空人「特蕾秀可娃」(背後印蘇聯國旗)。 

圖20.JPG
●馬爾地夫共和國(REPUBLIC OF MALDIVES)在1974年2月1日發行一組太空專題郵票,其中面值3L的圖案主題是第一位太空人「軋軋林」(圖左是「東方1號」)、面值4L的圖案主題是蘇聯第一位女太空人「特蕾秀可娃」。 

2. 美國第一次太空人飛行 

圖21.JPG
●美國在1962年2月20日發行一款實施「水星計畫」(PROJECT MERCURY)宣傳郵票,面值4分以及「U.S. MAN IN SPACE」(美國人在太空)印在圖案左下處,水星計劃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在1959年至1963年執行的太空飛行計劃。1962年2月20日美國的友誼七號(Friendship 7)太空艙由太空人葛林(John Herschel Glenn, Jr.)操控完成美國第一次載人太空艙在軌道上繞行4小時55分23秒,成功返回地球後,官方消息一公佈,當時造成轟動全球,此款郵票的發行也吸引全球郵迷爭先購買,美國郵政總局公佈總共印製了2億8924萬枚。 

3. 蒙特利爾環球博覽會 

圖22.jpg
●南斯拉夫(JUGOSLAVIJA)在1967年6月26日發行一組「1967年蒙特利爾環球博覽會」紀念郵票共六款,並且紀念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所舉行的國際太空航行聯盟第18屆會議(18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eronautical Federation 1951年成立,設於巴黎的非政府組織)。圖案以當時美國、蘇聯和歐洲的太空飛行器為主題,左上印1967年蒙特婁世界博覽會的標誌。

●面值0.30 Dinar第那:上是蘇聯發射成為世界上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衛星一號」(俄文CΠУTHИK-1音譯為史普特尼克),中是「探險者一號」(EXPLORER1),右下是地球的東半球顯示歐、亞、非三洲。
1957年10月24日史普特尼克一號在毫無預告之情況下成功發射,導致美國的極大恐慌,並造成所謂的「史普特尼克危機」,因此引起美蘇兩國之後持續20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期間中美蘇兩強的一個主要競爭項目。史普特尼克一號以96.28分環繞一周,任務持續期間共3個月,直到1958年1月4日返回大氣層時焚毀。
「探險者一號」是美國受到史普特尼克一號的刺激,在1958年2月1日發射成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114.8分環繞一周,至1958年5月23日失去電力,任務期間共111天,直到1970年3月31日掉落太平洋

●面值0.50 Dinar第那:由上至下是美國在1960年4月1日發射的世界第一顆氣象人造衛星「太羅斯一號」(TIROS I)、美國在1962年7月10日發射的世界第一顆通訊人造衛星「電傳星」(TELSTAR)、蘇聯在1965年8月23日發射成功的第一顆軍事通訊人造衛星「閃電」(MOЛHИЯ),右下是地球顯示歐、亞、非三洲。
TIROS 係Television Infrared Observation Satellites「電視紅外線觀測衛星」之簡寫,「太羅斯一號」以99分環繞一周,直到1960年6月15日電力系統故障,任務期間共78天(比預期少15天)。
TELSTAR雖然只運用到1963年2月21日,但根據美國太空觀測單位證實直到2008年6月還在軌道上運行。

●面值0.85 Dinar第那:蘇聯在1966年1月31日發射、2月3日軟著陸於月球表面的「月球九號」(ЛУHA 9)探測器和月球軌道(LUNAR ORBITER)人造衛星,左上是地球顯示歐、亞、非三洲。2月7日,月球9號終於因為電力耗盡而結束了工作。它是世界上第一顆成功地軟著陸於月球的月球探測器。 

圖23.jpg
●面值1.20 Dinar第那:上是美國在1964年11月28日發射的「水手四號」(MARINER 4)探測器、下是蘇聯在1965年11月16日發射的「金星三號」(BEHEPA 3)探測器,左上是金星。
「水手四號」是一系列行星探測中的第四個,經過七個半月的飛行,1965年7月14日、7月15日飛越火星,成為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探測器,它傳回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這張充滿了隕石坑穴、一片沉寂荒涼的照片,震驚了科學界。至1967年12月21日,才失去連絡。
「金星三號」在1966年3月1日撞到金星的表面,成為第一個著陸於外星球的太空飛行物。

●面值3.00 Dinar第那:由上至下是蘇聯在1960年代發射的「東方號」(BOCTOK)太空飛行器(為了人類在太空飛行所準備),中右是美國在1964年至1966年的十次載人太空飛行計畫所使用的「雙子星」(GEMINI)飛行器(俗稱太空船)和中左在太空會合用的「阿根那」太空目標運輸器(AGENA全名Agena target vehicle),左下是地球主要顯示亞洲。

●面值5.00 Dinar第那:太空人在太空中漫步,右下是地球的西半球顯示南北美洲。 

圖24.JPG
●南蘇聯在1965年3月18日發射載兩名太空人的「黎明2號」(英文音譯Voskhod 2俄文ВOCXOД-2)太空飛行器,分別是貝利亞也夫(Pavel Belyayev生於1925年、1970年死於腹膜炎)和雷奧諾夫(Alexei Leonov生於1934年、1991年退休,如今健在),雷奧諾夫的艙外活動在1965年3月18日8時34分51秒開始,進行12分9秒的太空漫步,在8時47分00秒結束,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黎明2號」共繞行軌道17回,並創下離地面475公里的飛行紀錄,共繞行軌道17回,在1965年3月19日9時02分17秒返回地面,任務共費時1天2小時2分17秒。雷奧諾夫的首次太空漫步,對蘇聯執政當局而言似乎又扳回面子。

●蘇聯在1965年3月23日發行一款郵票,紀念「黎明2號」繞行成功,面值10K,圖案主題是貝利亞也夫在艙內操控「黎明2號」,雷奧諾夫做太空漫步、手持錄影機拍攝。 

圖25.JPG
●蘇聯在1965年5月23日發行一款郵票,紀念「黎明2號」繞行成功,共兩款,面值皆為6K,圖案主題是穿太空裝的貝利亞也夫(左)、圖案主題是穿太空裝的雷奧諾夫(右)。 

圖26.JPG
●羅馬尼亞郵政(POSTA ROMAINA)在1965年8月25日發行一組太空專題郵票,其中面值1.75LEI的圖案主題是「黎明2號」,上方印太空人雷奧諾夫離開「黎明2號」在太空漫步,左下是雷奧諾夫、右下是貝利亞也夫。 

圖27.JPG
●羅馬尼亞郵政(POSTAROMAINA) 在1965年8月25日發行一組太空專題郵票,其中面值3.20LEI的圖案主題是「雙子星3號」,上方印「雙子星3號」在軌道繞行,下方印兩名太空人在太空艙內操控。 

4. 雙子星太空計畫

「雙子星」(Gemini)太空計畫係因一個飛行器可載兩名太空人而取名,美國在1964年4月8日首次發射無載人的「雙子星1號」,繞行軌道64回,任務共費時3日23小時。1965年3日23日發射首次載兩名太空人的「雙子星3號」(GEMINI3),繞行軌道3回,任務所需時間4小時52分31秒,操控的太空人是格里森(Virgil Ivan Grissom)和楊格(John Watt s Young)。

美國在1965年6月3日15時15分59秒發射「雙子星4號」,操控的太空人是麥第維特(James Alton McDivitt)和懷特(Edward Higgins White II),繞行軌道62回,任務共費時4日1小時56分2秒,在6月17日17時12分11秒安全返回降落於海面。此次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進行太空艙外的活動(Extravehicular activity),也就是通稱的太空漫步(Spacewalk),太空人懷特在1965年6月3日19時34分打開艙門、19時46分步出艙門,接著做20分鐘的太空漫步,在20時06分結束、進入艙門、20時11分關閉艙門,懷特成為美國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太空漫步的太空人。 

圖28.JPG
●美國在1967年9月29日發行一款雙聯郵票,面值均為5分,左聯印太空人懷特在太空漫步,右聯印「雙子星4號」太空船。1966年11月11日至15日做最後一次(第十次載人)的「雙子星12號」載人太空飛行,操控的太空人是羅威爾(James Arthur Lovell ,Jr.)和愛得林(Edwin Eugene "Buzz" Aldrin),繞行軌道59回,任務共費時3日22小時34分31秒。 

5. 阿波羅計畫

「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或稱為「太陽神(希臘原文之意)計畫」,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自1961年到1972年進行一系列的載人登月任務,在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上月球並且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

阿波羅11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三位執行此任務的太空人分別為指令長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指令艙操控員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與登月艙操控員愛得林(Buzz Aldrin)。1969年7月16日13時32分發射升空,1969年7月20日20時17分43秒降落月球表面,阿姆斯壯和愛得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在月表行走時間為2小時31分鐘40秒,共計在月表停留時間為21小時36分鐘20秒。

1969年7月24日16時50分35秒太空船安全返回地球,降落於威克島(Wake Island)以東2,660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任務時間8天13小時18分鐘35秒。 

圖29.JPG
●格雷那達(GRENADA)在1969年9月24日發行一組阿波羅11號紀念郵票,其中面值1/2分的圖案主題是太空人阿姆斯壯採集月球岩石,左上印 “WE CAME IN PEACE FOR ALL MANKIND”即「我們為全人類的和平而來」之意。 

圖30.JPG
●位於中東的卡達(QATAR)在1969年12月6日發行一組阿波羅11號紀念郵票,其中面值1DIRHAM的圖案主題是太空人阿姆斯壯,面值2DIRHAMS的圖案主題是太空人愛得林,面值3DIRHAMS的圖案主題是太空人柯林斯。之後進行阿波羅12、13、14、15、16號都成功完成登月任務,17號為最後一次。 

6. 最後一次登月的阿波羅17號

阿波羅17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十一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務,也是阿波羅計劃中唯一一次在夜間發射,為阿波羅計劃畫上完美句點。在1972年12月7日升空,1972年12月11日登月,月球表面停留時間74小時59分鐘40秒,1972年12月19日回到地球,任務時間12天13小時51分鐘59秒。本次任務的三位太空人:

★尤金•塞南(Eugene Cernan,曾執行雙子星9A號、阿波羅10號以及17號任務)擔任指令長 。

★羅納德•埃萬斯(Ronald Evans,曾執行阿波羅17號任務)擔任指令/服務艙操控員。

★地質學博士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曾執行阿波羅17號任)擔任登月艙操控員,阿波羅計劃中唯一的一位科學家,他和塞南在三次月球行走時收集了111公斤的岩石。

阿波羅17號創造了阿波羅計劃中的很多紀錄,包括最長的登月任務時間、最長

的在月球表面走動時間(總共3次:22小時3分鐘57秒),阿波羅17號收集了最

多的月球岩石,也在月球軌道中繞行最長的時間。 

圖31.JPG
●多哥共和國(REPUBLIQUE TOGOLAISE)在1973年6月2日發行一組阿波羅17號(APOLLO 17)紀念郵票,其中面值30和40法郎是通用郵票(POSTES)、100和200法郎是航空郵票(POSTE AERIENNE)。

●面值30F法郎的圖案主題是三位太空人,由左至右是「塞南」、「施密特」、「埃萬斯」,左上是阿波羅17號任務標誌。

●面值40F法郎的圖案主題是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操控月球車(VEHICULE LUNAIRE)。

●面值100F法郎的圖案主題是太空人在月球表面發現橘色岩石(LA DECOUVERTE DE LA ROCHE ORANGE)。

●面值200F法郎的圖案主題是阿波羅17號太空火箭在甘迺迪角(CAP KENNEDY)發射升空,右上是甘迺迪總統頭像。

本文節選自《集郵達人來開課:帶你從鑑賞郵票品味世界》,原作者王華南
編輯/整理:洪仕翰

分享:
今日人氣:7  累計人次:54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