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出一篇文辭並茂的新聞稿,先從熟悉古典詩詞開始!

Top

推薦序/詩詞潤澤每個人的生活與生命

首頁圖來源:condesign

文/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 柯淑惠

「散文是米炊成飯,而詩則是米釀成了酒」,詩詞曲雖然各有特色,但同樣以濃縮的語言、精鍊的文字表達深厚的情感與意涵;同樣以字字珠璣連綴成篇。《中學生必讀的中國古典文學》不僅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更令人回味再三。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此時若能提供有效的引導與啟發,對孩子的待人接物會有深遠的影響與薰陶。閱讀良好的課外讀物則是極為優質的自主學習與充實的途徑,不僅可從書本中獲得樂趣、涵泳情思,還能增長知識。尤其是中國古代的詩詞曲,其辭藻之雋美典雅,蘊含作者細膩的情感抒發,以及對當時社會環境、政治世局等複雜感觸的心境呈現,更展現作者本身的品格、情操與修養,值得青少年賞析與學習,從而陶冶讀者的身心。

「溫柔敦厚,詩教也」,詩詞教育就是美感教育,透過詩歌的美感情意 ,潤澤每個人的生活世界與生命情境。藉著詩詞教育的潛移默化,進而培育發展成健全的人格。於此,秀威公司為了善盡社會責任,將唐詩、宋詩、元曲等精華,有系統集結成冊。選材平易近人,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鑑賞部分能提綱挈領,深入淺出地引領孩子進入古典詩詞的殿堂,是有效增進閱讀能力的課外讀物,特此為文推薦! 

這一本精緻小巧的口袋書,除了收集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詩詞之外,令人驚艷的是全彩美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插畫精緻唯美,與詩作情境相契合,足見編者之巧思與用心。所選畫作皆源於國際少年藝術大展的作品,是一本非常有質感且賞心悅目的書籍,值得閱讀、更值得您珍藏。

Top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作者】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北朝時文學家、史學家。吳均出身貧寒,自幼聰慧好學,多有文名,愛好史學。他寫作《齊春秋》三十卷,真實地記錄了齊梁間歷史,可惜沒有流傳後世。在撰寫《通史》時,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吳均擅長詩歌、散文,散文多為寫景送別之作,時稱「吳均體」;詩歌清麗新穎,成就也頗高。有《吳朝請集》、《續齊諧記》。

【注釋】
①山際見來煙:山際,指遠處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煙,山間瀰漫的霧氣。②窺:指從竹林縫隙中看。③簷:房簷。鳥兒多將巢築在人家屋簷下。

【名句】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鑑賞】
吳均以寫山水風景詩見長,這首小詩正是其代表作品。詩描繪了山間日常景致,用語清麗,意境清幽,可見詩人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在,更可由此體會他恬淡寧靜的心境。全詩四句,句句有景:山間煙嵐瀰漫,可見其高峻深邃;夕陽西下,脈脈餘暉將竹林染成斑駁,可見其蒼翠茂盛。晚歸的鳥兒在屋簷上呼朋引伴,只聞鳥聲不見人,可見其靜謐幽深。白雲繚繞,彷彿在窗間穿梭,可見其遠離塵囂。作者就好像一個高明的畫家,將種種慣常的景物如煙嵐、竹林、歸鳥與白雲,一一點染,組合成一幅山居夕陽圖,清幽而超脫,正是作者心境的完全體現。

【今譯】
山邊飄來濃濃的霧氣,竹林間灑下落日的餘暉。小鳥飛向山間人家的屋簷,雲朵從窗戶中穿來穿去。

Top

回鄉偶書/賀知章

回鄉偶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作者】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現在浙江蕭山)人,唐代詩人。賀知章少年時即有文名,三十七歲被推為進士,以後一直在朝做官,直到八十六歲時才告老還鄉。他的詩文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人齊名,世稱「吳中四傑」。他為人曠達詼諧,與李白等人多有往來,是杜甫筆下的「飲中八仙」之一。賀知章的詩以絕句見長,通俗清新,自成一格。

【注釋】
①偶:偶然,隨意。②無改鬢毛衰:無改,沒有改變;鬢毛衰,形容頭髮稀疏斑白的樣子。

【名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鑑賞】
天寶三年(744),賀知章辭官回歸故里。此時他八十六歲,離別家鄉已近五十個年頭。家鄉風光依舊,人事卻多有不同,而自己也早已不復當年的風華正茂,思之令人頓生滄桑之感。這首詩抒寫的正是這樣一份情懷。
詩的第一句回首往事,敘寫早年離鄉久居在外的經歷,以「少小」與「老大」相對,既有久別歸鄉的激動與喜悅,又有光陰易逝的感慨和無奈。接句直寫詩人自歎年華老去,卻以不變的鄉音暗示:故土之情深刻如許,是不因時間地域而改換的。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幅戲劇性的場面:村邊玩耍的孩子看詩人風塵僕僕的樣子,都圍上來笑嘻嘻地問:「遠方的客人你是打從哪來的?」雖寫得饒有趣味,卻又笑中帶淚,藉天真爛漫的孩童之口,直接說出久別成客的事實;敘述雖淡然,卻飽含惆悵之意,思之令人感慨萬千。

【今譯】
小時候離家老年了回來,家鄉話沒改那鬢髮花白。小孩子看到不知道叫誰,笑嘻嘻問道:「你從哪裡來?」

Top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作者】
劉長卿(?-785?),字文房,今河北河間縣人,唐「大曆十才子」之一。曾做過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劉長卿性格剛直,曾因得罪權貴而被誣入獄,並兩次遭到貶謫。他的詩歌,有的反映安史之亂後人民生活的痛苦,有的抒發遭貶謫後的憤懣不平,更多的是描寫山水隱逸的情致。他的詩五絕、七律成就較高,在當時頗負盛名,自稱「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注釋】
①宿芙蓉山主人:宿,投宿;芙蓉山,地名,今址不詳;主人,指山中人家。②日暮蒼山遠:日暮,傍晚;蒼山遠:形容青黑色的遠山。③白屋:指貧窮人家住的簡陋屋舍。④柴門:農舍人家用樹枝或木板做成的門。⑤夜歸人:指詩人自己。

【名句】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鑑賞】
這首詩描寫日暮時分,旅人借宿山中人家的所見所聞。詩歌前兩句對仗工整,意境清遠;後兩句形象鮮明,畫面突出。以極短的篇幅,將雪夜投宿的時間、地點、環境、心情寫得曲折細膩而回味無窮。
詩的前兩句以「所見」寫作者日暮投宿、悽惶不安的心情。以「日暮」點明時間,交代投宿的原因。而「蒼山遠」則勾畫出一幅暮色蒼茫、山寒路遙的畫面,旅行的勞累困頓和旅人孤寂而急切的心情躍然紙上。第二句點明投宿的地點。跟隨詩人的腳步,我們看到了那間茅草屋,暮色寒天中更覺簡陋貧寒,卻令風雪中趕路的旅人倍感溫暖。第三、四句以「所聞」寫作者終於找到住處的喜悅感覺。有「犬吠」劃破雪夜的寂靜,隨之,主人出迎,使人看到希望之光。以「歸」字形象地刻畫出作者旅途的疲乏和急於求宿的心情。一個人長途跋涉,又恰逢天寒日暮,此時乍聞犬吠,乍見燈光,會使人感到特別親切、溫暖,回家的感覺油然而生。所以,詩人以「夜歸人」自比,其內涵不言而喻。

【今譯】
暮色沉沉,籠罩著遠山越加蒼青;寒天低垂,孤獨的茅舍更顯得淒冷。幾聲犬吠,柴門打開了又輕輕合上;伴著風雪,歸來了夜行的旅人。

本文節錄自《中學生必讀的中國古典文學──詩(漢~唐)》,原作者秦嶺、秦乙塵

對這篇文章有興趣的人也會喜歡
9789868908031_01.jpg 9789865731120_01.jpg 9789865731434_01.jpg 9789865731106_01.jpg

更多作文相關書籍

分享: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8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