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婦女節的由來
( Photo from pixabay CC by 547764;下段文字引自維基)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儘管後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並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後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
詩題:告別
去年春天
我們一起在雨中賞花
妳欲言又止
心事都迎著斜斜的細雨 飄散了
那些說了又說的陳年往事
突然不再提起
妳說 就讓落花隨風而逝
去年春天
我們一起在陽台看晚霞
看那顆出奇安靜的夕陽
怎樣緩緩滑落天際
落日餘暉為何特別沉默
妳說 就讓夜色來說清楚
我問難道是無言的道別
妳笑而不答
轉身只見暮靄蒼茫湧來,只見
妳滿眼嫣紅的繁花
在霞光裡
盛開著一片寂然
後記: 去年年初,我專程返台陪伴獨居的母親,前後兩個多月,那是我們母子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一如往昔,她一再訴說的陳年往事,不論歡樂或者眼淚,總是照例地重覆著;說實在,那些說不完的回憶,確實是她晚年不可或缺的糧食。
母親多愁善感,也許她自知年老多病、來日無多,到我要離開的前幾天,竟沉默不語,但我已然感覺,我們在斯時便相互告別過了。一年後(二○一○年一月十三日),母親溘然離世。在和她共度的最後一個黃昏裡,我見到一生中最美的夕陽。
詩題:電話
戶籍除了
屋子空了
再也熟悉不過的電話號碼
竟然是空號
我不信打錯電話
試了又試,撥了又撥
鈴聲響個不停
從入夜一直響到天明
最後嘶啞了
詩題:嫁妝
妳的嫁妝
我從未見過
妳講的故事卻聽過數回
故事有幾個說法
全都讓我感傷
而我尤愛三十年代小說的版本
因為那些嫁妝
似曾相識
不在我們一起看過的黑白電影裡
就在妳珍藏的回憶中
靜靜塵封著
詩題:繡花鞋
不知尺寸不合
還是捨不得穿
這雙簇新的緞面繡花鞋
始終未見您穿過
臨行匆匆也忘了帶走
據說託夢一定要鞋來帶路
所以我不放在鞋櫃
也不藏在衣櫥
窗台床前似乎皆不宜
只好擺在您的畫像前供著
如此就容易認路
且不至於迷路
詩題:媽媽,對不起
在車站
我們曾隔著車窗
頻頻揮手
在機場
也曾隔著登機閘口
不住揮手
每次離別都是妳淚眼相送
千言萬語只有一句
保重
這回送妳
妳一直微笑,不再哭了
我一直跪著,不再揮手
千言萬語也只有一句
媽媽,對不起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3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