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社企開發」小檔案
(上方圖說明:若水時代與夥伴們的照片(左到右):Jossy, Ray, Mico, Tom, Penny, Kevin)
總經理:陳一強
社企理念:開發改變社會的投資機會,能自給自足、可持續擴展,並且連結社會創業家與社會投資者兩端,與他們一起發展值得被投資的社會企業商業模式。
網站:http://www.livingwater.asia/
自我定位:開發社企的平台
作為台灣社會企業的先行者,在國內各項推動社會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動中都可以看到陳一強熱情的身影。二○一一年創立「活水社會企業開發」,希望結合自我專業經驗及人脈,為台灣社會企業建構出一個完善的創業、投資生態,加速社會企業的形成與發展。
陳一強將活水定位為一個「開發社會企業的平台」,一方是充滿理想並以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為使命的社會創業家,活水提供資金、商業模式、產業資訊等育成服務,讓他們的創業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則是擁有資源、資金的社會投資者,活水提倡用投資取代捐贈,為出資者打造高度透明的投資架構,並邀請主要出資者擔任諮詢管理委員,實際參與社會企業的開創與營運。
現行台灣法規的制度下,對社會企業的發展有相當多的限制,為了能兼顧企業營利與社會關懷,陳一強發展出一套引進私人資本、創立非營利社會型公司的創新投資模式。「非營利社會型公司」是由代表私人資本的社會創業家創立新公司或由原有的企業轉型,而後將公司大部分的股權捐給非營利組織,成為公益股權,使公司獲利流向非營利組織,跳脫企業不以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實現解決社會問題的理想,之後再以特別股的方式增資,吸引社會投資人,這樣一來就不會稀釋非營利組織持有的股權,對投資人而言這不是慈善捐款或借款,不但有機會可以拿回原始資本,還可以優先獲得配發股利。
「好工作社會企業」是第一個操作案例
雖然社會或環境的問題相當廣泛,活水尋找投資開發的主要議題包括弱勢者就業、無障礙旅遊、小農生計等,商業營運上是可以自給自足,並且具有可複製性,都是具備成為投資標的的條件。「好工作社會企業」是活水投資開發的第一家企業,也是在上述投資架構下的台灣第一個非營利社會企業公司。
「好工作」為弱勢團體及庇護工場行銷、販售客製化的產品。目前主要是與勝利手工琉璃庇護生產中心合作,擬定手工琉璃產品的行銷策略、開發企業客戶及與其他機構洽談長期合作事宜,接獲訂單再生產的零庫存營運方式,大大降低庇護工廠成本及營運風險,也讓廠內身障人士更專注於產品產製。目前依規畫進行第二階段→以發行特別股方式增資,也將是第一個台灣社會投資的實例。
「活水社企」使命和成功模式
為了引進前述新的民間公益資本,「活水社企開發」的使命定為:開發改變社會的投資機會,也就是能自給自足、可持續擴展、具創新精神的公司型社會企業。在活水,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通常源自市場失靈或政府失能)的組織。例如:提供弱勢所需的產品/服務、創造弱勢的就業機會、採購弱勢的產品/服務、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永續的產品/服務,以及提供更有效運用資源的技術/產品/服務等。其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的成長、繼續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活水社企開發」對投資的目的很執著,希望創造不求最大化股東報酬,只求回收本金、循環運用的民間公益資本,但手段卻很多元,有的是先找到天使投資人創立公司之後,再把股份全數捐給非營利組織,成為「非營利社會型公司」;有的是投資股份,同時要求導入符合社企精神的股東協議書、公司章程與董事會;有的是提供策略與財務諮詢、以社企名義登上創櫃版;有的則是協助找到對的人才、發展業務;有的則是設計以發行特別股增資的模式、創造股東回收本金的機會。
新成立的「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除了將實際驗證「影響力投資基金」的運作與績效、形成創業家與投資人的群聚效應、促進群眾募資模式、探索可能的退場機制之外,更希望能與所投資的社企型公司,共同追求以下十項核心價值,不但做公益,也要行公義(雖然很難,但值得一試):
一、運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但不求股東報酬最大化
二、決策考慮利益關係人及環境保護、願意分享及創造共享價值
三、努力發展能自己自足、可持續擴展的創新能力及社會影響力
四、善用盈餘、改善營運並擴張、創造股東回收投資成本之機會
五、重視治理機制、迴避利益衝突、發揮董事會及獨立董事功能
六、維持高度透明、財務報表經會計師簽證,並繳納應繳之稅款
七、遵循政府法規、提供依據可接受國際標準所編製的公益報告
八、競爭但不以侵害或犧牲其他個人或組織利益以增加己方利益
九、積極與非營利組織、營利公司及其他公益公司共創多贏機會
十、勿忘初衷且心懷喜悅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5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