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鐵達尼號」──沉默的歷史,太平輪海難事件

Top

沉默的歷史,太平輪

 

日前基隆市林右昌市長在臉書進行了 #十本最近買的書challenge,而其中一本,便是獵海人出版社的《怒海沉舟:太平輪海難歷險及尋恩記》──究竟市長為什麼會說這本看似無關的書「和基隆相關」呢?

 


(圖:喬鍾洲同部分華爾蒙哥救命恩公合影)

 

太平輪沉沒事件,發生於西元一九四九年,正是中國的多事之秋;政治形勢劇烈變動,由上海航向基隆的太平輪,匆忙地擠上了許多欲往海島的,沉重的貨物與人。途中夜航時,為了躲避嚴格的宵禁而只好關燈航行;卻因此而與另一艘輪船攔腰相撞──當下,被撞上的輪船直接沉沒;45分鐘後,太平輪也沉沒了。就這樣度過了絕望無邊的數個小時,與漂浮物一起在黑暗的海上不斷搖盪的微弱生命,才終獲救於一艘澳大利亞海軍驅逐艦。

 


(圖:事件當時,獲救人員登上小火輪)

 

整起悲劇高達932人罹難,最後生存的只有50多人;而由於時代局勢變動,有很長一段時間,太平輪事件都塵封於歷史中,不為人知。本書即是太平輪號倖存者家屬喬尚銘先生依父親遺願所撰,根據父親生前的口述,詳細記錄下當年的海難經過以及日後的經歷;其中更包含了多年後遠赴澳洲尋找恩人時,那場令人激動的再會──正如此書簡介,「作爲少數存活下來的幸運者,幾十年後在大洋彼岸尋找救命恩人的經歷,才有機會從另一面瞭解了當時獲救的真實過程,以及人性的溫暖與無奈。」太平輪事件造成無數生離死別與家庭破碎,但也意外讓語言不通、素昧平生的生還者與伸援者,建立起長達數十年的友誼。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