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十幾年,原因竟是頭髮不吹乾?
我曾遇到過一個頭疼的病人,頭疼了十多年,一直被醫生當成神經血管性頭疼來治,當然一直也沒有治好。到我這兒以後,我先給她檢查身體上跟頭疼相關的穴位,診斷她的脈象,然後詢問了一些問題。結果我發現她的頭疼跟頸椎有密切關係,我根據這個判斷對這個病人的頸椎進行了相應的治療,當時她就不疼了,非常高興地回去了。結果過了幾天又回來了,我根據原來治療的方法又給她治好,她又高高興興地回去了。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我就有點奇怪了。當時我就想,頭疼是由頸椎病引起的,那麼頸椎病又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分析了很多原因,都沒發現問題。後來我就和她聊天,從她的生活習慣聊到工作習慣,發現她的工作、生活都很有規律。每天早晨起床、洗澡、吃早餐,然後去上班。我從她的回答的細節中提問了一個有可能導致頸椎部位生病的問題,問她:你早晨洗澡以後,頭髮吹乾了嗎?她說不吹,因為化妝師告訴她,頭髮吹乾會影響發質,所以她每天都濕著頭髮去上班。我馬上就說,你頭疼的真正原因找著了!今天我給你治完了,從明天開始,你把頭髮吹乾了再去上班。結果從那以後,她的頭幾乎再也沒疼過。
為什麼頭髮不吹乾容易導致頭疼?原因特別簡單,洗頭以後,尤其是在天氣比較涼的時候,濕頭髮肯定會導致頭頸部的溫度降低,這會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度增高,自然要壓迫這個地方的血管和神經,或者導致頸部二側肌肉緊張度不平衡而影響頸部生理彎曲。這都會成為導致頭疼的原因,也是導致頸椎出問題的原因。瞭解了這些細節,治病就變得輕而易舉。
普通感冒的正確治療方式
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玉機真藏(臟)論」中,有這樣的說法:「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這裏講得就非常科學。大家想一想,人受寒以後,汗毛都是豎起來的,汗毛豎起來就意味著皮膚肌肉是收縮的,皮膚與肌肉一收縮,它的空間便會變得閉塞。正常情況下皮膚的空間是很廣泛的,內臟細胞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要透過皮膚向外散發,如果這個時候因為受寒導致皮膚收縮,空間變得狹窄的話,意味著內熱散不出去,就會使內熱積累於體內而致病,所以「皮膚閉而為熱」。
說到這兒,我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一個現象。目前我們在治療普通感冒的時候存在一個問題,一旦有人感冒了,嗓子上火,很多醫生就會給你開清熱解毒的藥,像雙黃連、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丸之類的。這些都是涼性甚至是寒性的藥物,吃了之後當時嗓子是舒服了,可是看了上面剛才講的這個原理,大家還會認為是對的嗎?實際上這種治療是有缺陷的。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要解除引起「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的原因,也就是說,一旦把風寒解除了,皮膚就能舒張,身體內部的熱量透過皮膚的空間散發出去,內熱自然就沒了,火也就降下去了,炎症也會消除。這就是中醫最基本、最常見的「辛溫解表法」。在《傷寒論》一書中,這方面的藥方比較多,比如「麻黃湯」、「葛根湯」都是解表的,體表皮膚與肌肉的空間一舒張,身體一發汗,這種風寒就去掉了,皮膚閉鎖的原因被解除了,內熱不就沒了嗎?相反,如果單純清熱解毒的話,內熱雖然能得到暫時性的緩解,但是皮膚閉鎖這個原因沒解決,新的內熱會繼續產生,因為你內臟細胞不可能不代謝。
用激素治療「強質性脊椎炎」=飲鴆止渴?
中醫是從人體正氣的虛實與外界致病因素的侵入這兩個方面來認識風濕病的。說得通俗一些,就是作為病人內因的腎氣等越來越虛弱之後,再受到風寒等致病因素的侵入就會導致風濕病的產生。它的病因、機理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強直性脊柱炎為什麼會疼痛?當然是因為神經受到了壓迫才會出現疼痛症狀;為什麼神經會受到壓迫?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壓迫?由於肌肉緊張度增高,它會牽引脊椎,導致脊椎的生理彎曲發生變化,然後由於對血管造成壓迫,對骨骼和周圍的肌肉造成一些代謝性的障礙,時間長了之後,由於缺乏營養,骨骼會變形,肌肉也會變得萎縮、纖維化及硬化等。
這樣看來,我們目前治療的方法顯然是錯誤的,例如我們用激素來治療,激素本身就可以導致骨質疏鬆,用能夠導致骨骼系統出問題的藥物來治療骨骼系統的疾病,怎麼可能把這樣的疾病治好呢?我跟學生講這個疾病的時候就說,這種療法無異於飲鴆止渴,反而會加重對骨骼的損害,加快它的退化。
濫用激素的後果還遠不止這些,它很容易導致體內內分泌方面的新的問題產生。再如,用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它總在干擾身體的免疫系統。本來免疫系統異常的問題是其他原因作用的結果,而我們把它當成一個病因來治,結果必然是越治越複雜,病人越來越虛弱,體質越來越差。
遺傳性高血壓無法根治嗎?
我在門診曾遇到過數例有類似經歷的高血壓病人,開始被診斷出有高血壓病之後,醫生告訴他要終生服藥,吃了幾年以後,就覺得自己的血壓怎麼總是不穩定?於是就換藥,過了一段時間又不穩定了。醫生也沒有辦法了,就會問,你父親有沒有這個病?你母親有沒有這個病?甚至還問到你爺爺有沒有這個病?如果你說有,他就會告訴你,這是遺傳導致的,沒辦法根治。
實際上,高血壓、糖尿病、風濕病、強直性脊柱炎這一類疾病,很多時候都會被認為跟遺傳有關係。它們到底是不是遺傳病?我也認為與遺傳有一定關係。那是不是就不能治了?當然不是。如果從「短板效應」(註1)的視角來看,有不少高血壓病是由於肝腎陰虛導致的肝陽上亢引起的,這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父母如果有高血壓,很可能下一代也會有相同的體質;注意,遺傳給下一代的只是這種體質,而不是疾病本身。我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改善了這個人的體質,培補好了他的「短板」,導致高血壓病發病的前提機制就不存在,就不會發病了;即便是發病了,只要我們能認識到是由於身體的「短板」導致的,就可以針對「短板」進行培補,身體一旦變得強壯起來,對血壓的調節能力也會隨之提升,血壓就能穩定。
(註1)「短板效應」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首先提出來的,意思是說,一隻木桶盛水量的多少,最終取決於木桶最短的那塊木板。在我們的身體中,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我們的身體是由各個器官、各種組織組成的,一個人的身體機能要想發揮正常,各個器官、各個組織功能必須協調正常。如果某一個器官虛弱,勝任不了它的工作,就會影響到整個身體的狀態。那麼這個弱勢的器官,就是我們身體的「短板」。
什麼是生活方式病?
像心臟病、腫瘤這一類的疾病,基本上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的,它與這些因素有關:第一,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基礎因素,就是人的個體差異。我們體內哪個器官先天比較弱,就是導致身體出問題的基礎因素。第二,身體之外的因素占的比例也非常大。首先就是不良習慣,比如我們運動少、飲食不節制、休息不好,有時候甚至是通宵達旦地工作,不休息。其次就是不良嗜好,例如酗酒、抽煙等。這些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是導致身體素質下降、身體產生疾病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就是工作習慣問題。例如長期伏案工作,它可以導致一些疾病。總是盯著電腦看,就會視覺疲勞,腰椎部位、頸椎部位也都運動少,頸椎病就是伏案工作者的常見病。另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我們的生活方式病呢?自然環境因素。像溫度的變化,夏天總是對著空調吹,天氣降溫後不注意保暖,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疾病的產生。
講到這裏,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剛才說的這些原因裏面,其實很多是藥物根本解決不了的。比如我們的許多不良習慣,靠藥物能解決嗎?肯定解決不了。所以,這一類的疾病要想根治,一定要從改變不良習慣入手。正是這些不良習慣,慢慢導致了身體的功能失調,最終導致一些指標的改變。當內臟產生了問題以後,身體的自我調節機能就必然會出現問題,於是很多疾病就來了。像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等等。這些疾病的產生,都是我們的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以及對自然因素的漠視所造成的。這些因素的影響就像「溫水煮青蛙」,你意識不到它對你身體逐漸加重式的影響與損害,等你意識到感覺到的時候,就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
分享: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