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聞絕大部分都是可以享有著作權,授權利用是基本原則。如果可以梳理出網路新聞傳達的事實,依據這些無法被壟斷的事實另行獨立行創作,應該是更佳的選擇...
文化部主辦第40屆金鼎獎頒獎典禮12日下午隆重舉行,圖書類由讀書共和國文化有限公司《群島藝術三面鏡》奪得,雜誌類則由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文學》獲得。
創社作第一本書沒能成功打響知名度的話,出版社可以收了,或好好考慮另起爐灶吧?!
出版產業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文化產業的興衰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國力底蘊,韓國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該國政府大量扶持出版產業,有了出版才衍生了後來的影視產業,進而帶動了該國的觀光產業
台灣的出版產業抽掉了翻譯書,還剩下什麼?剩下來的書,足夠養活台灣的出版產業嗎?如果是否定的,是否代表台灣的出版業太過倚賴翻譯作品所創造的市場價值支撐?
一本書之所以改版重出,最常見的原因是賣不好。賣不好,把封面裁掉,版權頁換掉,找人重新設計封面,另訂文案與書名,重新到市場上發行推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