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間,米家路的冥想跨越多重身份和地域界限,自覺行走於古典與現代、本土與西方文化纏繞而生的迷幻森林,演奏出日常與夢想、流散與歸鄉、秩序與自由相斥相吸的生命樂章。
他融合中國與西方文學語境,將其一生的曲折、見識、遭遇、感悟,化為一行行一篇篇精緻的詩作,因此推薦給那些還在尋覓好的抒情詩集者,打開它,看米家路的詩,來一次心靈的深呼吸吧。
以愛情為主線揭示人的命運,以懺悔為鏡子,給人盼望和出路。
讀《記得我曾經存在過》,一直感覺到制約──也許是因為收錄地方縣市文學獎得獎作品所顯像規模與格局之熟識常見,也許是詩集有著自覺的、工整的排列,像是人造意志的體現──似乎制約感是此詩集遍布的質地。
李魁賢詩的題材和風格多樣,大都以自然與現實互喻,涵蓋台灣和世界現實的參照,也涉及特殊辯證運用,展現李魁賢創作求新求變的多元風貌。
最早讀到張鋒的詩是在1980年代後期。在當年後朦朧詩的大潮中,張鋒的詩獨具荒誕派的風格,他用撕破優雅而直面粗鄙的方式,對當代現實生活的無聊和荒謬進行了無情的描摹。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