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觀 -應邀而寫
詩歌是一道道門,為我們打開別樣的世界,詩歌也是一雙雙翅膀,帶我們飛向遙遠的天地。然而無論詩歌如何千變萬化,每一首好詩一定是源於生活,這是我二十年海外移民生活和詩歌創作的感受。好的作品,背後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在詩歌創作中,我是帶著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背景和感情色彩進入的,寫完後往往自己眼里也有淚水。而這樣的詩其實並沒有華麗的言詞,也不用高亢的情緒,相反往往是沈靜的,質樸的,由內而外是沁人心肺的真實和光彩。
在海外有很多寫作班和詩歌交流平台,詩友們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去提高寫作技巧,但真正的詩心和創作源泉還是來自內心,來自生活。2004年多倫多发生的一個悲劇(一個華人移民10歲女孩被綁架而後殺害),讓我悲痛無比,寫了一首“多倫多,不再哭泣”的詩渴求公義祈禱平安,沒想到詩歌獲獎。這是我第一首英文詩獲獎。後來陸續更多詩歌獲獎,在加拿大國家電台和媒體傳播,我感慨萬千,因為我知道詩歌是一面面鏡子,照見我們的生活以及靈魂深處的渴求。詩人寫詩不僅是和自己的靈魂,也是和外界真誠地交流和探討的過程,是一個发現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也是對人生的求索和社會現象的思索。我一直相信詩如其人,詩歌也不斷給我們療傷,給我們營養,引導我們。每一次寫詩像是心靈感應也是繆斯詩神的相約。這樣的經歷和感受是通靈的,奇妙的,很多時候我會被震驚到。
我有幸2015-2017年被加拿大第六大城市密西沙加市聘任為第一屆桂冠詩人,其中一個任務就是為市里一些重要活動寫詩以及推廣詩歌和藝術。為國慶慶典和新年活動,我用來自民間的真實素材,发自內心的真情實感譜寫了樸實真誠的讚詩,也為綠化環保和社會問題寫了“生命瓶罐” 以及博愛平權的詩歌。2019年我的第五本詩集《愛的燈塔》雙語詩集出版是我多年詩歌創作的見證也是期望,我想無論何時我都會堅守詩人的初心與使命,以心寫詩,詩如其人,以詩為伴,愛如燈塔。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28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